張玉芳
江蘇省泰州市中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此疾病的治療主要是通過檢驗工作定性,再根據定性的情況,制定高效、合理的治療方式,應及時的開展治療工作,有助于其健康性。本文主要選擇110例兒科患兒作為探索說明的對象,總結分析不同檢驗方式的情況。
1.1 一般資料 選取60例患兒,其年齡在3.3歲-12.2歲之間,平均年齡6.34歲。男性占38/60,女性占22/60。實驗組各項情況,年齡在3.4歲至11.7歲,平均6.29歲,男性占17/30,女性占13/30。參照組各項情況,年齡在3.7歲至12.2歲,平均6.22歲,男性占21/30,女性占9/30。
1.2 方法
1.2.1 參照組工作 第一,掌握環(huán)節(jié)。應了解患兒近期的應用藥物、暈血等情況,若患兒在抽血前服用食物,則不能采集,有些患兒暈血的情況,應及時的告知,對于其人群應用特殊的方式處理,若有的患兒疾病必須服藥的情況,應說明,并記錄服藥次數、藥量,并做好標注,便于對于其結果的分析。第二,檢驗環(huán)節(jié)。患者應處于正確的姿勢,核定其參數,對于檢驗工作,應對于工作具有認真度、耐心度、謹慎度,不遺漏某個環(huán)節(jié),在開展中及時的核定環(huán)節(jié),高效的開展工作。抽血前應先核實其信息,避免出現(xiàn)紕漏,并對于其獲取的樣本進行處理,應核實其檢驗結果。
1.2.2 實驗組工作 所有的檢驗工作應按照環(huán)節(jié)執(zhí)行,第一,準備環(huán)節(jié)。先審查所選用的儀器,應核實儀器的參數,若其無誤再使用,若其無誤開展徹底的清潔工作,組織好患者,其參與人員在檢驗的過程中有任何事情,應當將其情況說明再離開,若無其他事情不能離開[1]。在開展檢驗工作之前,應先將其情況說明,一些患兒焦躁不安感、懼怕感上升,若不引導,其內心會陷入自己的內心當中,應說明相關的事宜,其講述應簡單,不能過于深奧,便于降低患兒的鬧騰度,當在采集的過程中,應組織好患者,井然有序的開展采集工作,采集核對好容器與人員是否對應,避免出錯[1]。工作人員應當填寫采集表,所采集人員的基本信息及采集的情況,采集的過程應注意其量的掌控,避免采集的量少或者量多的情況下,影響后期的質量。第二,檢驗環(huán)節(jié)。工作人員對于采集工作應不斷的進行核實,像有些人員在采集的過程中未按照其原先的隊伍排列,采集時若是不核實,必然會造成問題的發(fā)生,應當分工明確,每個環(huán)節(jié)相互連接,核實完一個患者應進行采集,不遺漏不空缺,在進行C反應蛋白的檢測,需要借助相關儀器開展工作,像試劑盒、比色儀,對于其檢驗,檢驗項目不同,應用方式不一,對于其選用金標斑點法,應按照此方法開展,檢測中嚴控工作,按照其操作流程開展相關工作,檢查核對檢測的相關環(huán)節(jié)、質量、方式、結果等,降低其失誤的情況發(fā)生。第三,分析環(huán)節(jié)。對于所獲取的結果進行分析,在分析的過程中應確定其數據科學性,與其正常的情況進行對比,并全面記錄。對于其服藥患者的結果,應注重分析,并將其各項情況說明。
1.3 觀察指標 主要對于其檢驗情況劃分,其涵蓋肺炎、尿路感染、腸炎等,應記錄不同的情況例數,匯總其正確情況、錯誤情況。觀察CRP的數值、WBC的數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于所涉及的數據進行記錄,分析各項情況,依據統(tǒng)計學方式,計所記錄數據,綜合數據所具有的相關性,計算相應的數據,以P<0.05為有較大變化。
2.1 對于其檢驗,實驗組肺炎的情況占比8/30,腸炎的情況占比5/30,尿路感染的情況占比10/30,腦膜炎的情況占比6/30,其檢測正確的情況為29/30,錯誤的情況為1/30;參照組肺炎的情況占比5/30,腸炎的情況占比4/30,尿路感染的情況占比9/30,腦膜炎的情況占比2/30,其檢測正確的情況為20/30,錯誤的情況為10/30。(詳情見表1)

表1 各項情況觀察表
2.2 實驗組CRP的數值為每升(84.16±14.29)毫克,WBC的數值為每升(13.01±4.97)×109;參照組CRP的數值為每升(25.67±8.72)毫克,WBC的數值為每升(4.19±2.18)×109。
3.1 實驗組檢測有誤的情況占比為1/30,正確的情況占比29/30,CRP的數值為每升(84.16±14.29)毫克,WBC的數值為每升(13.01±4.97)×109;參照組檢測有誤的情況占比為10/30,正確情況占比為20/30,CRP的數值為每升(25.67±8.72)毫克,WBC的數值為每升(4.19±2.18)×109。對于其檢測,應用實驗組方式,其各個指數更為科學,出錯的情況減少,檢測的環(huán)節(jié)相對嚴謹、縝密,將其結合應用,可以對于疾病定性 ,患兒相對其他患者而言,因其年齡小,若不能及時確診,患兒哭鬧,其家屬的擔憂感、焦躁感提升,在檢測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銜接度高,避免出現(xiàn)紕漏[3]。
3.2 血常規(guī)檢驗方式應用較多,很多疾病的確診離不開血細胞的各項數據。但是血常規(guī)的化驗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是指其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像藥物作用、溫度變化等,會影響其檢測結果。在檢測過程中若參與人員在前提服用什么藥物未告知的情況下,其檢測后的報告中指數會出現(xiàn)偏差,易造成誤診的發(fā)生。臨床中為了降低這種情況發(fā)生,需要化驗幾次,進行反復確診。
對于CRP檢測,主要是指此蛋白成分可以與患者體內的炎癥相對應的進行反應,當患者體內的炎癥出現(xiàn)變化的情況下,其蛋白成分也會隨之進行改變。其檢測方式受到的干擾小,相對于檢測更為安全、其檢測方式易操作,對于患者并沒有較大的影響,通過物質之間的反應,可以及時的確定其感染源。臨床中開展檢測工作,應當確保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因為檢測是為確診提供依據,若是檢測結果存在問題,一定會影響確診及治療方案的制定。對于采用聯(lián)合的方式檢驗,其更具有科學性、高效性,應及時整理所獲取的報告。
3.3 對于開展各項檢驗工作,其結果易受到影響,應對于其人員開展培訓,其主要是為了提升操作、應變等能力,若其在檢驗中操作方面存在問題,避免會影響結果。在培訓中應多講述操作方式、試劑應用等,才能更好的獲取結果。對于檢驗工作,應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總結檢驗情況,不能忽視對于其結果核查,若未核實,結果有誤的情況下,避免會影響治療工作,檢驗工作是治療前提,應做好此環(huán)節(jié)的工作,每個環(huán)節(jié)銜接度高,不遺漏某個環(huán)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