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錢鷺
編者按:10月27日,2019年WTA年終總決賽在深圳打響。這不僅是深圳建市40年來舉辦的最高級別單項體育賽事,也是這一女網頂級賽事首度落戶中國,并且一落就是十年。同時,1400萬美元的總獎金刷新WTA總決賽歷史紀錄。該賽事持續到11月3日,緊接著一周后,ATP年終總決賽又將在倫敦上演。兩大總決賽不僅是巴蒂、大坂直美、德約科維奇、納達爾們2019賽季的告別巡演,而且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左右年終排位。
中國選手主場作戰
本年度單雙打積分前八的女選手會師深圳。其中女單方面,頭號種子巴蒂(左上圖)與大坂直美、科維托娃和本西奇進入紅組,而卡·普利斯科娃、安德萊斯庫、哈勒普和斯維托麗娜分在紫組。
《紐約時報》稱,40年前,WTA沒有賽事在中國舉辦,而深圳市則剛成立。如今,WTA一年有56站比賽,深圳則獲得年終總決賽十年的主辦權。
1979年,WTA巡回賽中沒有中國選手。眼下女單前200名中中國姑娘占據12席(內地10位,中國臺北2人)。深圳總決賽單打項目沒有中國選手,雙打則有5人,包括今年澳網冠軍張帥/斯托瑟、總決賽4號種子徐一幡/達布羅斯基、來自中國臺北的詹詠然/詹皓晴以及2號種子謝淑薇/斯特里科娃。
除中國元素外,創紀錄的獎金也是本屆WTA總決賽的重要賣點。本屆賽事總獎金從2018年的700萬美元增加到1400萬美元,女單冠軍如果5場全勝,可獨攬472.5萬美元獎金。而此前網壇的獎金紀錄是2019年美網的男女單冠軍,各獲得385萬美元。美國福克斯體育稱,2019年女足世界杯冠軍美國隊,以及今年男子板球世界杯冠軍英格蘭隊全隊的獎金,也不過400萬美元。▲
“90后”全面登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WTA總決賽首次出現單打8位選手全是“90后”的情況,她們平均年齡只有24歲。其中最年輕的安德萊斯庫剛滿19歲。年終第一方面,截至28日,巴蒂排名積分領先第二名卡·普利斯科娃1161分,并在27日2∶1逆轉本西奇取得總決賽開門紅,年終第一看似毫無懸念。同日比賽中,大坂直美2∶1戰勝科維托娃。28日,哈勒普2∶1戰勝安德萊斯庫,卡·普利斯科娃0∶2不敵斯維托麗娜。
男單賽場,納達爾、德約科維奇(右上圖)、費德勒、梅德韋杰夫、蒂姆、西西帕斯已鎖定倫敦總決賽名額,而茲維列夫、貝雷蒂尼、孟菲爾斯等7位猛將,將在本周的巴黎大師賽上為最后兩張門票血戰到底。男單年終第一的懸念似乎比女單還小,截至28日,納達爾冠軍排名積分超出德約1280分。
美聯社稱,深圳賽是WTA總決賽49年歷史上,首次沒有美國選手參加單雙打比賽。小威是最后一位贏得WTA總決賽的美國人,她職業生涯曾5次登頂。去年收獲亞軍的史蒂芬斯,今年排名退步到23位。男單方面更是窩心,桑普拉斯、阿加西之后,美國網球被“四巨頭”壓制了20年。如今巨頭統治松動,美國男單卻依然看不到春天的跡象。▲
下一個“李娜”在哪里?
深圳總決賽也是“中國賽季”的收官之戰。從9月9日開始的WTA鄭州頂級賽到11月3日,中國舉辦總計12站WTA和ATP賽事。在巨星們荷包滿滿的同時,王薔、張帥、鄭賽賽(左圖從上到下)們依靠自身實力和東道主優勢累積經驗,而無數涌進球場的觀眾則把網球的種子撒向四方。
下一個李娜在哪里?下一個中國大滿貫冠軍在哪里?相信這是絕大多數中國球迷在欣賞完頂級賽事后留下的疑問。
過去兩年,穆雷的媽媽朱迪·穆雷在中國參與了一系列WTA倡導的項目,旨在培養一批扎根中小學的網球教師。朱迪近日在英國《每日電訊報》撰文稱,中國人喜歡網球,他們修建了非常棒的設施,對網球的投入令人吃驚,他們也有李娜、王薔這樣的榜樣。孩子們很擅長重復和模仿,教他們并不難。但強調紀律、循規蹈矩,給個性和創造力留的空間就小了。網球是個體項目,很需要動腦筋。不過,朱迪也表示:“如果中國在未來十年左右成為一個網球超級大國,我一點也不驚訝。不斷重復的文化可能有它的缺點,但是通過努力和‘不放棄的心態,你可以在網球上取得很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