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花 林梅珍
摘 要:在“318”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全黨和全國家教育事業發展的全局出發,透徹地闡述了辦好思政課對黨對國家的重大意義,長遠地分析了思政教師對思政教育的關鍵作用,明確提出了關于思政課改革創新的重大舉措,為我們推進思政課的建設發展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提供了重要的理論指導。作為易班指導老師,通過舉辦活動,搭建優課課群、輕應用,發布推文等形式,不斷加強師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貫徹習總書記的講話精神。
關鍵詞:“家國情懷”;“守正創新”;“表率育人”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4379-(2019)23-0298-01
保持著家國情懷,心里裝著國家和民族,在黨和人民的偉大實踐中關注時代、關注社會是作為思政教師的基本要求。易班作為一個網絡教育平臺,著力加強思想道德引領,重視網絡文化傳播,以互聯網+思政教育的方式,深入拓展易班網絡育人功能,是我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新平臺。所以在五四青年節、八一建軍節、十一國慶節等具有愛國紀念意義的節日里,筆者都會積極組織工作站的成員編寫推文、開展各種活動,通過這些方式加強同學們的愛國意識;在國家重大會議、重大事件發生時,除了及時發布相關推文外,筆者也會組織搭建相關輕應用等,來引領教育學生,加強學生對國家大事、對社會熱點、對百姓民生的認識了解,從而豐富學生的社會主義思想,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懷。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培養中國共產黨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要基礎,有助于青少年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圩?。“易起學習十九大精神”輕應用通過全校師生集體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會、“喜迎十九大,翰墨寫忠誠”河源公安文化校園行,走進我校開展專題書畫展、我校召開專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會議、我校第十八期“青馬班”第五課《十九大報告精神解讀》開講活動、我校易班學生工作站開展“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黨走”主題宣傳活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宣傳、視頻重溫十九大會議等活動,進一步把十九大精神更加全面深刻地傳授給學生;在“熱議北大講話,學習五四精神”中,通過介紹五四的來源、在線觀看習近平總書記的北京大學考察座談的視頻及在校學生代表熱議北大講話等方式,在全校師生中引起了強烈反響。
思政課作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教師要創新課堂教學,要關注現實,更要面向未來,要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結合。“易班”作為提供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的綜合性互動社區,創新并豐富了教育教學模式。
(一)在《新時代文明傳習所》中,創建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中國夢的科學內涵與實現、民族大義五十六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聚焦黨的十九大”等19個課程學習以及相關的知識競賽,加強學生對新時代情況下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夢、黨的十九大等思想政治知識的領悟與學習;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課群中,分別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解讀”、“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北京大學座談會講話”等課程,通過對這些課程的學習,提升了我校學子通過網絡課程深入貫徹、深入解讀關于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的效果。
(二)在《向時代致敬:中國的40年》課群中,建有有“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國際比較視野下的中國道路”等課程,通過這些課群課程的學習,讓新的青年一代能夠清晰地回顧新中國成立的這四十年所變化的一切,進而更加的奮發圖強;
(三)在《第十九期河源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骨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培訓班》開課時,我校團委通過易班開設的課群“青年力量—紀念中國共青團建團95周年”、重慶大學“信仰的力量——微黨課”,講述了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深我校學子對黨對國家建設發展的認識與信心。通過這種創新型的網課教育形式,讓大學生骨干通過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進一步加強自身政治認識與政治修養,增強對國家發展信念的堅定性、國家政治立場的原則性、國家時事鑒別的敏銳性、國家擁護的可靠性,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思政教師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有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就習近平總書記在“318”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重要講話中提出的思想理論要求,筆者將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增強理論素質培養,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水平,做深入的理論研究,積極利用“易班”這個平臺來引導學生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用心鑄夢,用行育人。
[1]鄧暉,葉樂峰.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 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光明日報,2019-03-19.
[2]吳冬平,徐哲民.大思政理念下專業課課程思政改革研究[J].科技視界,2017(2):107-108.
[3]吳月齊.試論高校推進“課程思政”的三個著力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568):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