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恩松 王秀清 單紹平 李書營
摘? 要:平均電流控制升壓型APFC電路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有源功率因素校正電路。文章從電路原理、主要參數計算、硬件電路設計三個方面,對平均電流型APFC電路進行了闡述,并對電路設計進行了實驗驗證。結果表明,該電路對功率因素的控制有顯著效果,可以滿足設計要求。
關鍵詞:平均電流;升壓型;APFC;UCC3818
中圖分類號:TM46?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27-0086-03
Abstract: Average current controlled boost APFC circuit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activ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ircuit. In this paper, the average current mode APFC circuit is described from three aspects: circuit principle, main parameter calculation and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the circuit design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ircuit has a remarkable effect on the control of power factors and can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Keywords: average current; boost type; APFC; UCC3818
引言
功率因素校正(PFC)分無源PFC(PPFC)和有源PFC(APFC)兩種[1]。但在實際應用中,普遍采用有源PFC電路。有源PFC采用全控型開關器件對輸入電流進行控制,使之與電壓的相位相同,從而提高功率因素。有源PFC的拓撲按主電路類型分類,可分為降壓型APFC、升壓型APFC、升-降壓型APFC等[2]。以上這幾種常見的APFC拓撲中,最常用的是升壓型APFC拓撲。升壓型APFC電路按控制模式分類,可以分為電感電流連續模式(CCM)、電感電流斷續模式(DCM)、電感電流臨界連續模式(CRM)[3]。其中在CCM模式下常用的控制方法有三種: 峰值電流控制、滯環電流控制、平均電流控制,三種控制方法的特點如表1所示。
1 平均電流型APFC電路原理
綜合考慮,本文采用升壓型APFC電路拓撲,應用平均電流控制方法的CCM控制方式。平均電流控制升壓型APFC電路采用雙閉環控制:電壓外環和電流內環。其中電壓外環能夠使APFC電路的輸出電壓穩定于給定值,而電流內環可以使電流波形趨于正弦波,從而提高功率因素[4]。CCM模式下采用平均電流控制的升壓型APFC電路工作原理框圖如圖1所示。
平均電流型APFC電路原理如下:主電路輸出電壓與參考電壓比較,結果送電壓外環PI調節器。PI輸出電壓與正弦半波相乘得到電流參考值,電感電流與電流參考值比較,結果送電流內環PI調節器。PI輸出電壓與鋸齒波比較得到主電路MOSFET的開關信號。當電感電流大于電流參考值時,積分器反向積分,輸定電壓減小,脈沖寬度變窄;同理,當電感電流小于電流參考值時,積分器正向積分,輸出電壓增大,脈沖寬度變寬。在一個控制周期中,開關動作時刻取決于誤差信號的積分結果,因而稱為平均電流控制。
根據上述APFC電路原理,平均電流控制屬于恒頻控制。恒頻工作模式下的平均電流型APFC電路有如下特點:電流紋波小,功率因素校正效果好,電磁干擾小,開關電流應力小。
2 主要參數計算
PFC技術要求:(1)輸入電壓:180~265V;(2)輸入頻率:50Hz;(3)輸出電壓:直流385V;(4)輸出功率:300W;(5)輸出過壓保護:430V。
2.1 升壓電感
由于PFC采用的是升壓電路,因而當交流輸入電壓最小時,占空比取得最大值,此時最大占空比為:
當電感電流臨界連續時,電感電流峰值最大,最大峰值電流為:
電流紋波(峰峰值)?駐I=Ipk×2k,其中k為電流紋波系數,這里取k=0.1,則電流紋波為0.472A。
因而,所需電感為(開關頻率fs取100KHz):
2.2 輸出濾波電容
該電容可以通過兩個原則(最小紋波電壓和最小保持時間)來計算,也可以采用經驗常數來計算:每瓦特需0.5-2?滋F。這里采用最小保持時間的方法來估算,最長保持時間是指斷電后的保持時間,典型的保持時間一般?。狂vt=15~20ms(這里取20ms),則所選取的電容滿足:
實際電路中選取的輸出濾波電容為一個220?滋F/450V的電解電容,可以滿足要求。
2.3 功率開關管
根據原理圖可知:開關管承受的最大電壓為385V,因此選用電壓為600V的開關管。開關管的承受的電流為:
Imax=IPK+0.5?駐I
其中正弦波峰值電流為:
因而,開關管承受的最大電流為:
Imax=2.828A
考慮裕量及MOSFET在較高溫度下電流的折扣,取2~3倍的裕量,所以選擇電流為15A的開關管。
綜上所述,實際電路中采用600V/15A的MOSFET。
2.4 二極管
根據原理,二極管的最大承受反壓為385V,二極管電流為:
Id=Pout/Uo=300/385=0.779A
考慮一定的裕量,實際電路中采用型號為BYC8-600(600V/8A)的快速恢復二極管。
3 硬件電路設計
主電路采用BOOST-PFC形式,控制芯片為UCC3818,采用邏輯電路實現電路保護功能。
3.1 主電路
APFC的主電路如圖3所示,主電路采用Boost變換器拓撲。額定輸入為工頻交流220V,額定輸出為直流385V。圖中JW2為工頻交流插座,FU1為保險絲,YM1為壓敏電阻,NTC1為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其作用是抑制開機時的浪涌。C2、L2、C2、C9、C4構成EMI濾波電路,它能有效地抑制電網噪聲,提高電子設備的抗干擾能力及系統的可靠性。BR1為整流橋,L1為升壓電感,D2為輸出二極管,Q1為MOSFET,D1為普通二極管,其作用是為輸出濾波電容預充電。
3.2 輔助電源電路
輔助電源電路的作用是為主控芯片UCC3818提供工作電源。根據原理圖,該負載電源電路是一種基于TNY268G芯片的反激式電源。其技術參數為:TNY268G的工作開關頻率為132KHz,其內部封裝的MOSFET耐壓值為700V,最大占空比為0.65。圖中,整流二極管D5、D6、D8、D9構成全橋整流電路,為輔助電源高頻變壓器提供原邊輸入電壓。由R41、C28、D7組成的支路與TNY268G的5管腳相連,構成保護電路。該保護電路可以有效地抑制尖峰電壓對MOSFET的干擾(因為開關管關斷時,將在變壓器一次側感應出尖峰電壓)。R42和R43串聯后與TNY268G的4管腳相連,構成欠壓檢測電路。其作用是:當輸入電壓處于欠壓狀態時,可以封鎖TNY268G芯片,避免MOSFET燒壞。WD2是15V穩壓管,與PC817光耦隔離器相連,構成輸出反饋電路。
3.3 控制電路
APFC電路UCC3818芯片來控制產生PWM波形,經過最大占空比限制電路后推挽輸出到MOSFET門極來驅動MOS管的導通與關斷。PFC控制電路的工作過程如下:直流輸出電壓經電阻分壓后送UCC3818的11管腳,與電壓參考值比較,結果送由R33和C29構成的電壓外環PI調節器,PI輸出電壓與正弦半波相乘得到電流參考值,升壓電感電流與電流參考值比較,結果送由R28和C18構成的電流內環PI調節器。PI輸出電壓與UCC3818內部的鋸齒波比較得到PWM波形,并由UCC3818的16管腳輸出。由UCC3818控制產生的PWM波從16管腳輸出,經過最大占空比限制電路后,才能用于驅動MOSFET。
4 實驗驗證
根據平均電流型PFC電路的設計,繞制電磁器件和焊制PCB板,以驗證理論分析。通過對PFC控制芯片未投入工作的情況與PFC控制芯片正常工作的情況進行了對比實驗,驗證采用平均電流控制的PFC電路能夠極大提高網側功率因素的特性。
4.1 PFC主控芯片輸出波形與MOSFET驅動波形
對比圖5和圖6,MOSFET的驅動波形的占空比明顯小于主控芯片輸出PWM波形的占空比??梢?,最大占空比限制電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MOSFET驅動波形的占空比,達到了預期目的。在實際的調試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需要,通過調節充放電電容C13的電容值的大小或改變LM311D的2管腳比較器參考電壓的大小,來增強或減弱最大占空比限制電路的作用效果。
4.2 PFC交流輸入側電壓與電流波形
結合圖7和圖8,PFC未投入工作時的交流側輸入電流嚴重畸形,呈電流脈沖形狀,功率因素很低。因為二極管整流電路不具有對輸入電流的可控性,因而形成電源電壓峰值附近的電流脈沖。結合圖9和圖10,PFC正常工作時的交流側輸入電流趨于正弦波,與電壓的相位基本一致,功率因素大大提高。可見,采用平均電流控制的PFC電路能夠有效控制交流側輸入電流波形,使之趨于正弦波,顯著提高功率因素。
5 結束語
平均電流型的PFC電路采用雙閉環控制,其中電壓外環使主電路輸出電壓實現穩壓,穩定于電壓參考值,電流內環讓電感電流趨于正弦半波,使得交流側輸入電壓和電流相位基本一致,從而提高功率因素。經過對PFC電路的原理分析、主要參數計算、硬件電路實現和實驗驗證,結果表明:采用平均電流控制的升壓型APFC電路能夠極大地提高輸入側功率因素。
參考文獻:
[1]王兆安,劉進軍.電力電子技術[M].第5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224-225.
[2]王建飛.基于UCC3818大功率APFC電源設計[J].變頻器世界,2013,8:51-52.
[3]譚偉.基于DSP控制的BOOST PFC結構和算法實現[D].湘潭大學,2017:5-7.
[4]權保同.基于改進型平均電流控制的單相無橋PFC的研究[J].電氣技術,2018,10:23-27.
[5]劉欣睿,等.交錯并聯CCM Boost PFC變換器研究[J].電子技術應用,2018,08: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