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生州
摘要? ? 農產品質量關系著國家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質量,隨著國家農產品安全質檢力度的持續提高,農產品安全質檢體系逐漸完善,但在持續健全階段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分析了國內農產品質檢中常見的問題,并提出了農產品安全質檢對策,以期為農產品安全質檢提供參考。
關鍵詞? ? 農產品質量;安全;質檢;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 F322?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7-0246-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農業屬于國家最基礎的產業,關乎國家各個行業的發展前途。農業是固國之本,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若食品安全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處理,國家發展將面臨巨大挑戰。近幾年,國家全面建設經濟,針對農產品安全質檢并不積極,造成農產品污染現象非常嚴重,極大地影響了人們身體健康。對此,本文對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存在的問題及相應對策進行了詳細闡述。
1? ? 國內農產品質檢存在的問題
1.1? ? 檢測部門不健全
近幾年,隨著國家及社會群體對食品質量安全關注度的持續提升,農產品質檢的框架已大致形成,但中國地域廣闊,監管工作繁重,不同區域質量檢測部門的具體作用尚待優化。從當前食品質檢的具體狀況來看,很多工作集中于省、市和縣級領域,鄉鎮、村等區域的食品質檢工作依舊后勁不足。各鄉、鎮、村等基層區域質檢屬于食品質量安全檢測的關鍵環節,但卻難以獲得有效管理,極大地影響了食品質量安全控制。
1.2? ? 質檢設施老化
目前,我國農產品類型持續增加,生產科技逐步翻新,質檢要求逐漸提高,檢測方法快速升級。因此,需要質檢設施緊隨時代要求而更新換代,但目前國內農產品質檢與安全管理方面的設施更新并沒有得到高度關注,造成諸多檢測設備不能結合當下的技術要求展開參數調整,降低了農產品質檢的真實性;而且,有些農產品質檢機構存在投資不足、檢測設施老化的現象,降低了農產品質檢效果,使得農產品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
1.3? ? 質檢體制不完善
目前,我國的檢測單位數量和社會需求之間存在明顯差距,尤其是農產品藥物殘留等安全方面的檢測,遠遠無法滿足社會的需求;而且也存在不同區域之間質檢單位分布不均勻的情況,尤其是我國西部區域,農產品安全質檢單位非常少。
1.4? ? 安全監控能力不高
與國外相比,國內農產品安全質檢能力尚待提高。此外,農產品安全質檢速率也應當逐步提高。隨著國家科技的進步,農產品安全質檢技術監查設施持續更新,先進的尖端農產品檢查設施不斷投入應用,以滿足時代的建設要求。但是,檢測者要學習先進的高端農產品質檢設施的應用方式,在工作中找到最佳的檢測方式。該過程耗時長,造成國內食品安全監測水平低。
1.5? ? 檢測者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國內農產品安全質檢過程復雜,要求人工操作檢測設施且需對檢測結果展開分析、比較,以獲得質檢結果。但是,目前國內農產品質檢員工對質檢技術把握不當,許多都沒有通過專業技能培訓,缺少實驗室質監資格證書。因此,亟需進行檢測設施操控與檢測采樣以及提升檢測結果研究的專業性。目前,國內質檢設施及技術持續更新,檢測機構要結合員工的具體技能,組織專業技能訓練;但許多農產品質檢方并未建立完善的員工培訓方案,導致員工技能水平不能得到明顯提高,農產品質檢的精準性無法得到保證。
1.6? ? 資源投入不足
從目前食品安全質監的具體開展狀況來說,存在一個明顯問題,即缺少充足的資源。食品安全質監過程需要諸多的財政投資,包含檢查、執法等各個方面。但是,因為我國各地區經濟發展有區別,少數區域缺少充足的資源開展食品安全質檢工作。此外,少數地區政府或相關部門并未意識到食品質量安全檢查的意義,造成檢測工作不能正常開展。
2? ? 提高農產品質檢的對策
2.1? ? 建立質檢實驗室和加強管理
一方面,要加強投資,為食品質檢實驗室購入符合技術標準的設施及儀器。任何質檢過程均需要高精準的設施及儀器,尤其是在當下農產品生產工藝持續升級的狀態下,同時更新質檢技術設施十分必要。只有提高檢測站點的設施科技水平和質量,才能進一步減小檢測偏差,為食品質檢提供技術保證。另一方面,加強農產品質檢部門的內部環境創建。既要經專項整改,給質檢工作建立整潔良好的環境,又要加強質檢單位內部文化創建,營造積極培訓、提高科技水平的操作環境,避免質檢過程的安全隱患,提高農產品質量管理水平。
2.2? ? 貫徹執行國家發布的質檢法律規定
國家針對食品質量安全檢查始終非常關注,相繼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質量安全法》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安全法》等有關法律規定,法律的涵蓋面非常廣,將法律法規執行到實處非常重要的[1]。因此,基層檢測控制部門應當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展開嚴格監督管理,保證食品安全質檢實現制度化,對部分高風險食品進行相應的專項檢查,并不定期抽檢高風險產品,還應當對高風險食品作風險評定,把食品安全質檢執行到實處,嚴格禁止不達標的食品進入市場。
2.3? ? 確定與細分職責
農產品安全質檢應當結合相應的操作流程與制度嚴格執行。安全質檢者應當認清自身的任務職責,確保檢測結果的精準性。在檢測環節,必須防止盲目操作,應當有目的性地檢測各項指標[2]。對相關質檢安全部門而言,各企業與市場應當制定健全的食品安全質檢機制和相關措施,有效依存與約束、共同監督,保障制度發揮出應有的優勢。相關檢測部門也應加強食品安全質檢,確保食品檢測結果的真實性,秉持公正、平等的態度處理每個檢測結果,不得隨意調整結果,弄虛作假;同時還要立即公開檢測結果,針對檢測結果不達標的食品,應當采用科學的解決方法。檢測部門還要關注國家所新發布的法律法規,并及時更新檢測技術,積極引進先進的檢測方法,提高檢測效率。
2.4? ? 培養優秀的質檢人才
在農產品安全質檢階段,檢測結果是否精確與農產品安全質檢者的專業知識能力和操控設備的技術密切相關[3]。因此,要積極對食品安全質檢人才進行專業知識培訓和技術引導,全面提高安全質檢者的整體素質能力,并且對安全質檢者展開相應法律法規教育。只有在了解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才能確定食品質量安全標準,保障食品質量安全。
2.5? ? 增加資源投入
提高食品安全質監效果需要政府增加資源投入,即財政投資。食品安全質檢工作離不開政府機關的支撐、檢測部門的設立、檢測體系的制定或者檢測模式的研究均少不了政府機關的支持和指導[4]。增加財政投資,可以引進大量高素養人才和先進科技,進而不斷提升監管效果。此外,通過引入專業人員還可以使生產人員及監管方都認識到食品質量的重要性,使生產者與監管方均自覺參與到質量安全管理中。這可以真正提升監管質量,保證農產品質量,為人們提供更健康、美味的食品,為融洽社會的創建提供保障。
3? ? 參考文獻
[1] 王永琦.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的現狀與對策分析[J].南方農機,2019,50(6):60.
[2] 姚翔宇,鐘超,汪德洪,等.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分析[J].農家參謀,2018(23):16.
[3] 趙宏升,賀建業.淺談縣域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今日中國論壇,2013(17):368-370.
[4] 趙輝.關于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探討[J].農業資源與環境學報,2012,29(2):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