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麗娜
摘 要:中阿經貿論壇的成功舉辦及“一帶一路”建設的實施,為寧夏清真食品的出口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近幾年,寧夏清真食品的出口中存在規模較小、產品結構不合理、出口目的國分布集中、缺乏龍頭企業帶動等問題。對寧夏清真食品出口現存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一帶一路”;寧夏;清真食品;出口策略
中圖分類號:F426.8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25-0169-02
“一帶一路”為“海上絲綢之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簡稱,由習近平主席于2013年出訪中亞和東南亞國家時先后提出。針對我國出現產能過剩、外匯資產過剩、鄰國與我國合作意愿上升的現狀,“一帶一路”建設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面向全世界開啟合作大門。寧夏回族自治區是“一帶一路”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點,其獨特的民族及地理區域優勢更是為寧夏“走出去”戰略提供便利。清真食品作為伊斯蘭教規定的唯一“合法”的食品,是全球60多個穆斯林國家和地區、超過15億人口的共同需求。寧夏回族自治區是我國唯一的回族自治省區,為我國五個以發展畜牧業為主的地區之一,在清真食品制作方面原料種類齊全,數量龐大,具有得天獨厚的民族優勢和地理優勢。“一帶一路”建設提出以來,全球穆斯林國家和地區對清真食品的需求日益上升,寧夏作為“中阿經貿論壇”長久舉辦之地,出口清真食品、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走向國際市場勢在必得。
一、研究對象的內涵界定
1.清真食品的定義。清真食品指符合伊斯蘭教“哈倆里”標準的食品,“哈倆里”即阿拉伯語“■”的音譯,原意為“合法的”。實質上,阿拉伯語中并沒有“清真”一詞,“清真”是一個中文詞匯,僅指符合伊斯蘭教教法規定的飲食,與衣、住、行、思想等無關。
2.清真食品的特點。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要嚴格按照教法的規定食用食物,即要飲食清真食品。可供穆斯林群眾食用的清真食品具有以下顯著特征。
首先,食物材料的選取要符合健康、佳美的要求。自死物及動物的血液在伊斯蘭教法中都是不允許食用的,兩者的共同特征是都存在危害身體健康的可能性。自死物在病死、老死、中毒而死,或因其他事故及災害而死的情況下,不是肉質腐壞,就是體內含有毒素、大量的細菌,人食用后對身體健康有嚴重的潛在危害。穆斯林不飲用動物血液,除了飲血被認為是不文明的行為外,還有一點是被現代醫學證實的,即動物血液中帶有大量的病毒,食用后病毒有潛入人體的危害性。而且無鱗魚、兇狠食肉、性情暴躁的動物,如鷹、虎、豹、狼、驢、騾等也不可食用,最明顯的禁忌就是不允許食用豬肉,亦禁食常吃糞便的牲畜的肉及喝此類牲畜的奶。
其次,可食的動物必須由民眾認可的穆斯林宰殺。伊斯蘭教信仰真主,認為真主是萬物的創造者,賦予萬物生命,也應終結該生命,因此由民眾認可的穆斯林在宰牛、羊、雞等符合食用規定的動物時應誦念“以真主之名”,意思是結束該動物的生命是以真主的名義進行的,這樣食用該動物才是合法的,屬于清真的范疇。否則即便是可食的動物,由非穆斯林宰殺,也不屬于清真食品,穆斯林是不能食用的。《古蘭經》中指出:“今天,準許你們吃一切佳美的食物;曾受天經者的食物,對于你們是合法的;你們的食物,對于他們也是合法的。”這句話說明經穆斯林屠宰的可食用食物(如牛、羊、雞等)和他們制作的五谷類食物,對于穆斯林而言是符合規定的,可以食用。
二、寧夏清真食品出口現狀分析
1.出口規模分析。起初寧夏只在本地或國內進行清真食品交易,基本不涉及出口業務。2003年寧夏首次與沙特阿拉伯國家進行清真食品貿易,從而打開了清真食品通往阿拉伯國家市場的大門,這期間主要以出口清真牛羊肉和活畜為主,由于交通不便利等各種原因出口量極小。2010年,首屆中阿經貿論壇在寧夏成功舉辦,清真食品隨之向穆斯林國家全面出口,出口種類不斷增加,貿易額大有提升。自2013年至今,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寧夏和沿線穆斯林國家以及其他國家的貿易關系更為密切,清真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也借此機遇大力發展出口,雖在2013—2014年寧夏對阿拉伯國家的清真食品出口額出現了負增長現象,但對穆斯林國家的總出口額一直處于增長趨勢,這一契機促進了清真食品出口規模的進一步擴大。
2.主要出口目的國家分析。與寧夏有清真食品貿易往來的國家,基本分布于阿拉伯地區、東南亞以及中亞。中國海關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5年,寧夏清真食品出口目的國家約有21個阿拉伯國家和57個穆斯林地區。從2003年至今,阿拉伯國家對寧夏清真食品需求量逐年增長,2011年阿拉伯地區在寧夏清真食品進口額為97.3萬美元,到2015年就已經增長至177.7萬美元,寧夏在阿拉伯地區的主要出口目的國為阿聯酋、埃及、伊朗以及伊拉克等。除穆斯林國家外一些非穆斯林國家如美國、泰國等對清真食品也有需求,但其進口量在寧夏清真食品出口總量中占比很少。
3.出口主體分析。作為我國清真食品出口主要地區之一,寧夏清真食品產業發展蒸蒸日上,越來越多國家已接受寧夏“HALAL”清真食品認證標準,區內有更多新企業加入清真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的隊伍。截至2015年,寧夏共有83家企業進行了“清真食品認證”(寧夏清真食品認證網),成為合格的清真食品經營商,有一部分企業沒有申請認證,但已經做了認證備案。通過認證的企業中多數屬于中小規模,甚至有零散家庭企業的存在。
由下表可知,2017年寧夏從事與清真食品屠宰生產、加工、銷售相關的企業有16 215家,主要分布于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其中經營餐飲服務的企業約占所有企業的74%,而餐飲業基本上是在寧夏各地區內經營,出口涉及甚少。從事出口的企業主要集中于食品的生產、加工與流通,占比約為20%。整體來看,從事寧夏清真食品出口企業數量偏少,企業經營規模小,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