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娟
摘要:“講好山東故事”是在舉國上下打造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依托山東文化資源而做出的積極探索,通過科學系統的文化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本文在深入研究文化建設理論的基礎上,仔細研讀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化自信建設的系列講話精神,深入研究齊魯圣賢文化、沂蒙紅色文化、山東民俗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從中挖掘出符合山東省實際的文化自信建設的對策,講好“山東故事”,增強全省人民的文化自信。
關鍵詞:文化自信;山東故事;實踐路徑
一、文化自信下講好“山東故事”的時代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1)”。講好“中國故事”與堅定文化自信相輔相成,堅定文化自信要以講好“中國故事”為依托,在講好“中國故事”中堅定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是增強文化自信、展現鮮活中國的重要手段。中國故事是堅定文化自信最好的載體,是對中國文化最鮮活、最生動、最直接的表述。同時,中國故事也是中國特色價值觀念的外在展現,講中國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穿透力有助于展現、提升國家文化自信。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及“一帶一路”戰略布局的展開,中國日益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在這個過程中迫切需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好聲音。越是地方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山東省作為孔孟桑梓之邦,革命精神的重要誕生地,文化底蘊深厚,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山東省完全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以文化自信講好中國故事的“山東篇章”,從而為中國故事添彩。
二、文化自信下“講好山東故事”的總體要求
“講好山東故事”是在舉國上下打造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依托山東文化資源而做出的積極探索,試圖通過科學系統的文化工作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貢獻力量。要想將“講好山東故事”落到實處,必須從宏觀角度做好整體規劃,為各項具體工作提供有效的方向指導。首先,“講好山東故事”必須以優秀傳統文化為根基,努力吸取齊魯圣賢文化的精髓,也要不斷發展和豐富沂蒙精神,為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其次,要以辯證的眼光看待外來文化,要能從先進的外來文化中汲取養分,也能在平庸消極的外來文化面前展現出自己的文化自信,開展文化工作也要發揮中國人不卑不亢、積極樂觀的精神。再次,必須堅定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道路。“講好山東故事”,是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下,推進文化事業建設的積極實踐,必須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和山東文化狀況,努力開拓具有特色性的文化建設之路。
三、文化自信下講好“山東故事”的實踐路徑
(一)全面踐行習近平新時代文化自信思想
1.以習近平新時代文化自信思想引導文化道德建設
愛德、誠德、孝德、仁德的“四德工程”是山東省在對習近平新時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全面踐行過程中,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線做出的積極探索。山東省在踐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習近平總書記文化自信思想的引導,將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充分融入社會主義事業建設中,為全省人民積極構建精神家園,將“美德山東”與文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充分結合起來。建設“四德工程”,必須堅持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引導,處理好道德建設與法律建設的關系,處理好道德建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處理好道德建設與文化、社會進步的關系,更要處理好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四德建設離不開對傳統思想文化的繼承與發揚,我們要以更理性的思維去廣泛吸納傳統文化的優秀內容,在揚棄的基礎上推動思想文化的繁榮發展。主管部門要通過各種評選活動、宣傳活動、教育活動使四德建設深入人心,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思想保證,為提高文化軟實力夯實基礎。
2.以習近平新時代文化自信思想推動文化教育進步
一方面,要強化學校教育的作用與效果。山東省應當將高等教育“立德樹人”的重要目標引入到各個教育階段,從廣大青少年抓起,使愛國情懷、優秀品德、社會主流價值觀念能夠在學齡兒童中就開始生根萌芽。需要注意的是,文化自信培養貫穿在整個學校教育過程中,其出發點和著眼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必須依據不同階段、不同層次的教育對象的特點,制定和安排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的教育內容,從而切實保證教育效果。另一方面,要擴大社會教育的影響范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決不能脫離現實社會和廣大群眾,社區、街道,鄉鎮、村落,都將是社會教育的重要陣地,工廠、企業都可以作為社會教育的主要場所,必須通過思想道德引導是人民群眾建立起“家國情懷”,真正做到全體公民共享文化成果、共筑文化自信。
3.以習近平新時代文化自信思想促進文化產業發展
以習近平新時代文化自信思想為指導,可以進一步推動山東省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文化產業發展的推進過程中,山東省除了要加強文化產業的集聚效應,促進文化產業的整體化、規模化發展,打造集文化旅游、動漫開發、新聞出版、影視創作、信息建設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立體化產業模式以外,還要重視對文化產業管理與引導,一方面要對各種低俗、劣質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進行嚴厲處罰,以凈化文化市場空間。另一方面要幫助廣大人民樹立文明健康的消費理念,使群眾以更主動、更積極的態度去選擇適合自身需求的文化產品,文化消費要做到不盲從、不浮夸,能夠在感知文化魅力的同時提高自身的審美品位。
(二)做好齊魯文化資源的保護與創新工作
首先,要建立起完整的齊魯文化研究傳播體系。目前山東省針對文化思想的傳播研究,體系建設主要集中在儒家思想方面,實際上以儒學為代表的齊魯文化還具有更廣泛的傳統文化與民俗文化,它們都是山東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應當得到重視和保護。要在齊魯文化普及過程中提高對民俗文化、紅色文化以及非遺項目的宣傳,使山東文化的整體性和完整性得到保證。其次,構建高效的遺產保護機制。山東省一貫比較注重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采用的“五位一體”保護機制在全國范圍內都有較為明顯的影響力,也被稱作非遺保護的“山東模式”。這種集非遺項目、傳承人、傳習所、生產性保護基地、生態保護區為一體的非遺保護機制,取得了良好的非遺保護效果。在新的發展階段,山東省應當將這種保護模式擴大到民俗文化、傳統文化以及紅色文化的保護中去,使各種文化都能得到高效保護,進而實現高質量的存續。再次,加強非遺傳承人的培養力度。針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山東省要在“齊魯非遺大講堂”現有的“1+3+4”人才培訓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對傳承人的培訓管理工作。要為非遺傳承人打造一個便捷、高效的學習交流平臺,要不斷完善包含認定、評審等環節在內的非遺傳承人制度,打破原有“終身制”的弊端。
(三)提升講好“山東故事”的對外交流水平
對外文化交流一直是山東省致力打造的文化建設工程,就目前而言山東省的對外文化交流工作整體發展較好,特別是以孔子和儒學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海外交流實踐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像在部分地區和國家舉辦的“山東文化周”,成功打造了“孔子故鄉·中國山東”的文化品牌,孔子文化周、世界儒學大會等專題活動進一步擴大了以圣賢文化為代表的齊魯文化的影響力,同時也使山東這片土地被更多人熟知。要想持續擴大山東及山東文化的海外影響力,必須積極拓展對外文化交流的新渠道。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重點企業的帶動作用,使文化產品與版權有更好的輸出通道,像山東影視傳媒集團出品的多部影視劇作,不僅在國內掀起了熱播狂潮,在海外也獲得了大范圍的版權銷售成績,這種模式無疑是經濟價值、文化價值都能得到充分發揮的對外交流渠道。另一方面,要努力發揮海外分支機構的跳板作用。2019年5月31日在塞爾維亞設立的中國尼山書屋在貝爾格萊德旅游學院舉行揭牌儀式。這是2013年以來設立的全球第38家尼山書屋,書屋數量繼續上升,大量能夠反映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圖書通過書屋走向世界,對提升我國文化影響力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在法國巴黎成立的《齊魯晚報》歐洲報道中心,更是借助國外主流媒體渠道迅速打開了海外文化市場。
“弘揚民族精神,傳承經典文化”,是在全球化進程中建設文化強國的必然選擇。在新的發展時期,構建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實現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各族兒女都應當在習近平新時代文化自信思想的引導下,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此背景下,山東省依托豐富的齊魯文化,積極轉變文化建設思想,在大力挖掘和保護文化資源的同時,努力打造多元化、立體化的文化產業,為實現文化強省目標夯實基礎。
注釋: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17-10-28.
參考文獻:
[1]孔艷俠.齊魯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9(3):72-74.
[2]彭耀光.齊魯文化傳承發展與培育新時期山東精神[J].理論學習,2017(4).
[3]秦國楊,鄧小明.新媒體時代沂蒙紅色文化的傳播[J].青年記者,2017(23):65-66.
[4]王強,卜穎輝.濟南文化景觀的地域精神與表達[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32(4):132-134.
[5]邢華華.王志民:齊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J].黨員干部之友,2016(2):24-25.
[6]衛志民,陳璐.提升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傳播能力[J].紅旗文稿,2015(4):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