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摘 要】 目的:探析在腎內科護理管理過程中實施風險管理的價值。方法:選取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研究組,給予風險管理,另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9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未實施風險管理模式,對兩組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及護理質量評分等進行對比。結果:研究組風險事件發生率4.44%低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P<0.05;研究組護理投訴率3.33%低于對照組14.44%,P<0.05。結論:在腎內科護理管理過程中實施風險管理價值良好,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減少投訴率,更加提高了護理質量,意義重大,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腎內科;護理管理;風險管理;護理價值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043-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implementing risk management in the management of renal medicine nursing.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19 were enrolled as study subjects, and risk management was performed. 90 patients admitted between January 2016 and Dec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a control group, the risk management model was not implemented, and the risk occurrence and quality of car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4.44%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nursing quality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P<0.05. The nursing complaint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3.33%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4.44%,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the process of nephr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is good,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risk events, reducing the complaint rate,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and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Nephrology; Nursing management; Risk management; Nursing value
為進一步探析在腎內科護理管理過程中實施風險管理的價值,本文將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研究組,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收治的9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研究組,給予風險管理,另選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間收治的90例患者設為對照組,未實施風險管理模式,研究組:男性70例,女性20例,年齡25-79歲,平均(56.3±4.6)歲,疾病類型:尿毒癥40例,腎功能衰竭23例,腎病綜合征15例,腎炎12例;對照組:男性71例,女性19例,年齡26-79歲,平均(57.1±4.2)歲,疾病類型:尿毒癥41例,腎功能衰竭24例,腎病綜合征14例,腎炎11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P>0.05。
1.2 護理方法 對腎內科患者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包括護理人員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疾病因素,首先,護理人員因素:如護理人員責任意識薄弱,法律意識不強,護理素質有待提高等。其次,患者自身因素:如患者不配合治療和護理,對醫務人員存在一定的偏見,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差,精神障礙等。最后疾病因素:如患者的年齡比較大,治療過程很容易出現跌倒,感染等并發癥,還有用藥復雜,可能誘發治療風險[1-2]。
1.2.1 對照組:未實施風險管理,僅采取常規護理措施。
1.2.2 研究組:在上述基礎上給予風險管理。(1)完善風險評估制度。根據患者的全面情況,認真評估患者病情,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分析,加強對患者的巡視,并對患者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2)對護理人員綜合素質進行加強,加強培訓,增強法律意識,提高專業技能素養。從根本上提升護理人員風險意識,腎內科的患者比較特殊,病情變化比較快,多數患者預后不良,在實際的臨床中,如果發現患者病情發生顯著改變,應第一時間和醫生交流,與家屬做好溝通,得到患者及家屬的認可和理解,促進患者治療的依從性[3-4]。此外,護理人員也要嚴格要求自己,多主動學習和溝通,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技巧,改善護患關系。(3)落實護理管理措施,如防范壓瘡、感染、跌倒等不良事件的發生,定期調整患者體位。完善護理流程,分析傳統的管理機制及工程流程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應急預案,并成立專門的小組,定期開展小組討論,對個別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制定管理流程和處理方案。
1.3 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經護理管理中實施風險管理后的風險事件發生率、護理糾紛投訴率及護理質量評分等。護理質量評分以本院自制調查表進行評分,包括技能操作、溝通能力、基礎護理、制度實施,各項滿分均為100,分數越高說明質量越高。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5.0軟件分析,風險事件發生率及護理投訴率為計數資料(n,%),x檢驗,護理質量評分為計量資料,t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兩組風險事件發生率進行對比 研究組風險事件發生率4.44%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對兩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 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P<0.05;見表2.
2.3 對兩組護理投訴率進行對比 研究組護理投訴率(3/90)3.33%低于對照組(13/90)14.44%,P<0.05。
3 討論
腎內科的患者多數病情比較危重,易反復發作且發展快速,患者預后差,在積極治療的同時,給予風險管理也十分必要[5]。風險管理為目前新型的管理模式,慢慢廣泛應用于臨床,以人為本的里面,通過對風險事件的評估,加強管理措施,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在對患者進行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如對于翻身障礙的患者,易發生墜床,應給予患者防護欄設置,同時按摩消毒受壓部位,減少壓瘡發生[6]。并對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及時處理不良事件,降低護理投訴和糾紛的發生率。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風險事件發生率4.44%低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投訴率3.33%低于對照組14.44%,此結果說明,在腎內科護理管理過程中實施風險管理價值良好,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減少投訴率,更加提高了護理質量,意義重大,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曾增,魏萍,魏銘.風險管理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9,16(02):26-27.
[2] 王麗.風險管理在腎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9(S1):212-213.
[3] 申屠俊.腎內科護理中實施風險管理的作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7,25(09):147-148.
[4] 鄔燕鶯.風險管理在腎內科護理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1):95-97.
[5] 沈珊.風險管理在腎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5,23(11):108-109.
[6] 汪向紅.在腎內科護理工作中實施風險管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04):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