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欣
【摘 要】 目的:對比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與傳統腹腔鏡手術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102例腎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成實驗組(51例)、對照組(51例)。給予對照組患者傳統腹腔鏡手術,給予實驗組患者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結果:實驗組切口長度、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多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手術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相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治療腎囊腫上,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及傳統腹腔鏡手術均效果顯著,但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切口更小,更利于患者恢復,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及應用。
【關鍵詞】 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傳統腹腔鏡手術
【中圖分類號】R84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059-01
目前,臨床主要通過手術治療腎囊腫,微創技術不斷發展以來,腹腔鏡下囊腫去頂術術已被臨床廣泛應用[1]。本文筆者通過對我院102例腎囊腫患者采取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及傳統腹腔鏡手術的研究,探究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的治療效果,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間收治的102例腎囊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檢查均確診為腎囊腫,且均須行手術治療。將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順序分成實驗組(51例)、對照組(51例)。其中,實驗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25-65歲,平均(43.25±8.12)歲;腎囊腫直徑4.2-12.9cm,平均(6.33±3.07)cm;27例左側,24例右側。對照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26-64歲,平均(43.31±8.09)歲;腎囊腫直徑4.2-13.1cm,平均(6.37±3.10)cm;26例左側,25例右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上相比,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且研究對象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首先完成相關術前檢查,期間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調整好生理及心理裝填,為手術做好腸道準備,行抗生素治療[2]。術中行全麻后,給予對照組傳統腹腔鏡手術,即:使患者呈側臥位,于腋中線髂嵴上3cm處行長約2.0cm切口,以氣囊建立后腹腔,5min后取出氣囊,將腹腔鏡及10mm Trocar放置其中,通過腹腔鏡探查情況,確定5mm及10mm Trocar準確放置位置,以做操作通道。于通道內置入手術器械,整體或部分游離腎臟,于鏡下確定囊腫所處部位,清除囊腫表面油脂,在距離腎實質5mm左右處完整切除囊壁,吸出囊液,止血,密切觀察切口出血、滲血情況,未發現異常即可置入引流管,將切口關閉即可[2]。給予實驗組患者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即使患者呈側臥位,墊高腰部,將軟枕墊于腋下,于腋中線髂嵴上3cm處行長約2.5-3.0cm切口,建立腹膜后操作腔,將充入空氣的水袋置入5min后取出,將單孔腹腔鏡及Trocar放置其中,通過氣腹機確保壓力維持在13mm Hg。將手術器械通過通道置入,之后的切除囊腫方法與傳統腹腔鏡手術相同[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通過自制問卷評定患者護理滿意度,100分滿分,分數越高表明護理滿意度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分析所有數據,用(x±s)來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用%比較計數,采用χ2檢驗比較組間率,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對比
實驗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分別為(59.13±16.84)min、(3.09±0.37)cm、(15.68±3.45)ml、(3.82±0.49)d;對照組手術時間、切口長度、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分別為(54.53±15.07)min、(5.46±0.67)cm、(12.38±2.59)ml、(7.12±0.93)d。實驗組切口長度、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多于對照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手術時間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并發生發生情況及護理滿意度對比
實驗組中2例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3.92%;對照組中3例出現并發癥,并發癥發生率為5.88%。實驗組、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分別為(95.09±4.01)分、(93.89±3.83)分。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相比差異不明顯,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近年來,隨診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腎囊腫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盡管腎囊腫為腎臟良性病變,但其也會影響腎臟功能[4]。在治療該病上,因腹腔鏡下切除腎囊腫可減少切口長度、降低術中出血量、縮短手術時間、加快患者術后恢復,因此為臨床所廣泛應用[5]。而與傳統腹腔鏡手術相比,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對醫生技術要求更高,且切口更小,更利于患者術后恢復。本文經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
綜上所述,在治療腎囊腫上,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及傳統腹腔鏡手術均效果顯著,但單孔腹腔鏡腎囊腫去頂術切口更小,更利于患者恢復。
參考文獻
[1] 張曉峰,常德輝,周逢海,等.單孔后腹腔鏡與常規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醫學裝備,2015(5):84-86.
[2] 彭衛華,黎源,張中華,等.單孔后腹腔鏡與傳統后腹腔鏡腎囊腫去頂減壓術的對比研究[J].江西醫藥,2015,50(11):1188-1190.
[3] 陳炳,吳海如,俞加法,等.單孔與傳統后腹膜腔鏡下腎囊腫去頂術的對比研究[J].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16,14(3):307-308.
[4] 朱圣煌,胡軍全,李彤,等.單孔后腹腔鏡與傳統腎囊腫去頂術治療腎囊腫的對比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7,14(33):43-45.
[5] 楊天才.單純性腎囊腫的兩種腹腔鏡手術方法效果比較[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8):1021-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