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康 張劍波 程正來
摘 要: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我們要抓住這一難得機遇期,充分利用好科學技術是強軍興軍的引擎作用,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和高科技軍事人才的培養,加快科技向戰斗力轉化的速度,提高我軍打贏未來現代化戰爭的能力。
關鍵詞:科技;武器裝備;強軍興軍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主席提出“科技是核心戰斗力”的重要論斷,充分肯定了科學技術在生成戰斗力諸多要素中的核心地位,尤其在當今的信息化戰爭中科技發揮的作用更加明顯。外國一些軍事強國對科學技術特別重視,為了加強科技對戰斗力的貢獻,成立了專門的國防科研機構。美國的DARPA就是專門負責高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的部門,重點研究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通過先進的科技在軍事中的應用,旨在改變未來戰爭的作戰樣式。DARPA為美國高新武器裝備研發提供技術支持,保持美國武器裝備在全球的先進性,從而形成戰斗力的非對稱性,導致美國的軍事實力在全球遙遙領先。
從最近世界發生的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幾場信息化條件下的局部戰爭可以清楚的看出科學技術發揮著關鍵性、決定性的作用。科技先進的軍隊,擁有高技術的武器裝備和高科技素養的軍事人才,主宰著整個戰場的進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科技落后的軍隊,想怎么打都擺脫不了被動挨打的局面,勝敗早有定局。誰擁有了科技優勢,誰就能掌握軍事主動、贏得制勝先機,誰忽視了科技進步,誰就會陷入落后挨打的被動局面。因此我們要點燃強軍興軍的引擎,加快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提高我軍打贏現代化戰爭的能力。
一、科學技術是提升武器裝備性能質量的動力
武器裝備作為戰爭的手段,加強了人類的肢體力量,延長了肢體長度,一直追求著打擊距離和殺傷效能的最大化。縱看武器裝備的發展歷程,從石骨兵器到信息化武器裝備,武器裝備每向前發展一步,都會導致戰斗力有質的提升,都深深的烙下了科技的印跡。眾所周知武器裝備是戰爭的手段,在影響戰斗力形成的諸多要素中武器裝備居于關鍵性作用,所以要強軍興軍提升軍隊戰斗力首先要從提升軍事裝備的性能質量入手。
人類歷史上先后經歷三次科技革命,每次科技革命都對武器裝備的發展起著巨大的驅動作用,使武器裝備先后經歷冷兵器時代、熱兵器時代、機械化武器時期、信息化武器時期等幾個重要階段。武器裝備是科學技術物化的結果,因此沒有先進科學技術,就不會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沒有科學技術的創新發展就沒有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軍事裝備作為人類的一種特殊社會活動的手段和工具,是科學技術首先應用的領域。因為先進軍事裝備能夠大大提高軍隊的戰斗力,軍隊戰斗力決定國家的生死存亡,因而把科學技術物化為軍事裝備具有很強的急切性,各國統治階級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一切人力、財力、物力,發展國防技術和國防工業,提高國防科技水平和國防工業能力,加快軍事裝備的更新換代,提升武器裝備的科技水平和戰斗性能。如果國家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搞不上去,發展高新武器裝備只能是一句空話,因為高精尖的核心技術是買不到的,只能依靠本國自己研究開發 。科技的落后就會帶來武器裝備發展的滯后,如果不奮力追趕,就會造成武器裝備的代差,在現代化戰爭中雙方武器裝備一旦形成代差,勝敗輸贏就不言而喻了。所以要打贏未來的信息化戰爭,就必須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相應的就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這一點,從最近世界發生的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幾場高技術條件下的信息化戰爭可以清楚的看出科學技術發揮著關鍵性、決定性的作用。加強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是提高武器裝備性能質量的關鍵因素,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高精尖的武器裝備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世界各國特別重視科技的強國興軍的作用,我國更是如此,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主席提出“科技是核心戰斗力”的重要論斷,并提出了科技興軍戰略,大大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為科技興裝、科技興軍提供強勁了動力。
二、科學技術是武裝官兵頭腦的利器
隨著武器裝備科技含量逐漸增高,對廣大官兵自身的科技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因為沒有科技素養較高的軍人就不能駕馭高技術含量的武器裝備。無論武器裝備發展到什么程度,最終都要通過人的控制,才能使其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用科學技術武裝官兵的頭腦,提高官兵的科技素質,是知裝善用的關鍵,是打贏信息化戰爭的必然要求。指揮參謀人員應該熟悉所用高新武器裝備的戰斗性能、使用條件、優缺點等基本性能特點,以便能夠更好的排兵布陣、靈活使用,充分發揮該武器裝備的戰斗性能。操作使用維修人員應該掌握高新技術裝備的操作、使用、維修、保養方法,確保操作使用人員能夠正確操作高新技術武器裝備,不會出現誤操作導致武器裝備受損或出現安全事故。維修保障人員應熟練掌握該型武器裝備的構造、性能和維修保養方法,確保武器裝備能夠及時維修保養,時刻處于良好的戰技術狀態。要能達到以上要求,就必須靈活采用多種方式方法,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武裝廣大官兵的頭腦,學習有關新裝備的相關科學技術和知識,使其精通武器裝備相關戰技術性能,提高官兵的科技素養。只有指揮參謀、操作使用、維修保障人員的科技素質與高新武器裝備相匹配,才能更好的發揮出高新裝備的戰斗性能。
三、科學技術是產生新質作戰能力的支撐
新型作戰力量指以形成新質作戰能力為標志的作戰力量。任何一種新質作戰能力的出現都是科學技術發展的結果,取決于本國的科技實力。沒有科技的發展和創新就不會有新質作戰能力的產生,新質作戰能力的形成需要依靠與之相對應的武器裝備,而科學技術決定著軍事裝備的發展。因此,沒有先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就不會有新質作戰能力的產生,國家的科技實力決定了能研發什么水平的武器裝備,形成什么樣的新質作戰能力。已初步形成新質作戰能力的戰略預警力量、信息對抗力量、太空作戰力量、防空反導力量、戰略投送力量、遠海防衛力量、無人化作戰力量、特種作戰力量,已經在現代軍事實踐中有所應用,并發揮了較大作用。這些新型作戰力量的應用沒有一個能離開先進的科學技術的,它們都不同程度的應用了現代太空、電磁、網絡、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由此可見,高科技支撐著新質作戰能力的產生和發展。
要高度重視科學技術在增強軍事能力方面發揮的重要的作用,用科技的創新發展提高打贏現代化戰爭的能力。首先,要加強基礎研究,基礎性研究是原創性科技成果,是應用研究的基礎,沒有扎實有效的基礎研究就沒有以后的顛覆性應用技術的突破,就不會有戰斗力的大幅度提升。其次,應提高技術向能力轉化的速度,使其快速形成戰斗力。科技本身是沒有戰斗力的,不能把科技當擺設,必須把科技物化成相應的武器裝備,才能形成戰斗能力。最后,科技研究需要理論研究的指導,因為軍事科技和軍事理論是從兩個不同的維度研究戰爭的制勝機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科學技術的研究需要理論研討指明方向,防止盲目研究,實用性不強。美國為了維持在全球的軍事優勢,先后實施了三次“抵消戰略”,目的是用技術優勢抵消數量優勢。在“抵消戰略”的指導下,美國重點發展能“改變未來戰局”的顛覆性技術來提升美國的軍事實力,強大的科技實力確保了美國的全球軍事的霸主。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我們要抓住這一難得機遇期,充分利用好科學技術是強軍興軍的引擎作用,重視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創新和高科技軍事人才的培養,加快科技向戰斗力轉化的速度,提高我軍打贏未來現代化戰爭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