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前,由于施工管理模式和施工技術水平的滯后,智能建筑電氣運行過程之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嚴重影響了智能建筑的電氣施工建設和整體的施工進度。本文首先詳細介紹了智能建筑電氣施工的特點和施工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并提出共性問題的解決方案,從總體上提高智能電氣施工的效率,為后續研究者指明研究方向。
關鍵詞:智能建筑;電氣施工
1前言
智能建筑是指根據客戶的定制化需求,將通信技術、多媒體技術與現代建筑藝術相融合,通過智能化監控設備,對建筑物內的公共信息資源進行整合管理。智能化建筑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結合當前的流行的物聯網技術,為使用者創造更具人性化體驗。智能建筑的定制化設置,使得其對電氣設備的安裝和施工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其特點如下:
(1)施工隱蔽性。智能建筑的電氣系統(比如電線、電纜等)主要鋪設在墻內,質量標準難以把控,若產生故障,返工成本較高。
(2)建設周期長。智能建筑的電氣系統復雜,施工工序繁瑣,其施工周期甚至長于主體結構。
(3)多系統組合。智能建筑的電氣系統主要由: 安全防范系統、通信及控制系統和多媒體系統組成,每一個子系統相互關聯,必須從整體上宏觀控制,才能控制好施工質量。
隨著科技進步,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智能建筑越來越得到大家的認可,智能建筑電氣施工搭建方便具有工周期短的優點,也從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材料和能源消耗。而如今,工業化建筑最重要的方式是由傳統建造方式向現代化、工業化生產方式的轉變,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將智能建筑電氣施工作為主要的建造方式。當前,隨著科學進步和信息技術的發展,無論是建筑行業還是其他行業,都面臨這工業化、信息化的轉變。近20年以來,國家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使具有低能耗,高效率和低污染的智能建筑建成為新的熱點建筑形式,因此相比木材結構和鋼結構智能建筑結構更適合中國的現狀。
近年來,為了促進智能建筑的發展,一些城市已建立了智能建筑的試點城市。2013年之后,與現代建筑產業化的深入,智能建筑被提升為發展為房地產領域,和智能建筑從試點示范項目開始開發大型應用程序。智能建筑工程在中國的發展是一種新的建設模式和組織形式的建筑生產和管理社會化背景下的大規模生產。在我國中高層建筑的主要建造形式大多以現澆鋼筋滾凝土的建造形式為主,由于建造形式的不同難以形式化,浪費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并產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現在,越來越多的工業化的建筑和新的建筑材料在發達國家使用。標準組件可以安裝的“積木”,拆遷后可以回收。在舊城改造和新城市建設中都要大力推進。
2共性問題
建筑電氣施工質量是建筑項目順利實施的關鍵,它直接影響著建筑業的發展,目前建筑電氣施工主要還存在以下三個方面問題:
1. 技術水準落后。目前,我國智能建筑市場處于高速發展時期,外界對電氣施工管理的技術要求朝著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方向發展,而我國的智能建筑起步較晚,存在著基礎薄弱和發展滯后等劣勢,遠遠落后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當前智能建筑的電氣施工管理技術水平已經不能滿足飛速發展的市場需求。
2. 施工規范缺失。近幾年,智能建筑屬于高速發展時期,國內相對應的智能建筑施工規范準則和法律法規體系還未完善。智能建筑電氣施工過程中,多采用一些傳統的施工經驗,難免出現盲目施工的狀況,嚴重影響了施工效率。
3. 施工隊伍素質不高。智能建筑的電氣施工對施工隊伍的要求較高,相關人員必須具備電氣方面的專業素養和良好的工作態度。然而當前智能建筑的施工隊伍并未經過專業的技能培訓,與傳統施工隊伍差別不打。缺乏專業的智能建筑電氣施工人員,不僅降低了施工效率,同時也使得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難以控制,嚴重影響智能建筑的最終使用。
3建筑電氣施工管理措施
智能建筑的電氣施工管理過程中,能夠從監督現場施工、施工隊伍的人員的管理和規范等方面進行實施。具體來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加強對智能建筑電氣施工建設中的現場管控力度。監理人員應該由智能建筑承包方選派,負責現場監督全方位的監控智能建筑的電氣施工進度和施工內容等。從總體上對施工單位起到督促作用,提高智能電氣施工建設的施工效率和質量標準。
2.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和選拔。工程質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管理技術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的共同作用,他們是影響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在做好施工隊伍磨合工作的同時也要保證施工隊伍的專業性和規范性。為了保證智能建筑的電氣施工建設質量,需要各個專業的施工隊伍之間的相互配合。這就要求在此之前,每個施工隊伍之前必須要有協調溝通交流和適當的磨合來確定各個施工隊伍的施工范圍和責任分配,并且要做好相關的進度管理和交叉領域的管理工作。
3.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組織機構。建立健全的智能建筑電氣施工的構件質量管理機構,建立全面的質量管理領導小組,對施工現場預制構件進行管理和不定期檢測,明確監管機構的權責。 例如,制定項目經理為質量管理領導小組的負責人,項目執行經理的副領導和領班是副負責人。 在每個施工班組中,應建立一個全面的質量管理團隊,由團隊領導副領導和技術主管,質量管理領導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對各自管理領域內的項目質量負責。 一旦發現問題,就會對負責人進行調查問責。
4.制定系統的質量檢查制度。制定系統的質量檢查制度最重要的是在項目部設專職質量監督員,專人專事,避免權責不明。定期由項目部計劃,項目經理領導,多方參與對項目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并出具有質檢責任人親筆簽名的合格書面質檢通知書,發送給建設單位。對質檢區域全部合格的質檢員給予獎勵。為了提高全體員工的責任感和熱情,以確保項目的質量。同時,項目部質量主管每月對項目質量進行不定期檢查,并出具具有質檢結果的檢查通知書。任何一方參與質量問題的處罰根據情況的嚴重性,對檢查成績突出、質量優良的當事人給予相應的表揚與獎勵,獎懲分明。
5.質量保證體系。按質量是項目永恒的主題,也是所有從事建筑行業的所有工作人員的使命。 為了充分實現項目的質量標準,項目部要認真組織,精心構建。樹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潰于蟻穴”的思想,實施對項目的全面質量管理。 施工單位應組織質量安全宣傳和培訓,提高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把項目質量放在第一位,認真落實自己的工作,腳踏實地。加強基礎工程建設,專職質量監督員責任制和群眾質檢小組活動的發展緊密聯系。
6.施工完成后做好驗收掃尾工作。在施工完成后、交付使用前,應認真做好工程驗收工作,既要對每個設備性能進行基本檢查,還要根據圖紙上所要求的全面驗收電氣設備的施工情況,如果有質量不合格或者沒有按照圖紙要求設計的電氣設備,發現之后應該立即進行調整并做出相應的修改方案,在最終通過驗收后上交[8]。
4結束語
智能建筑的電氣施工管理以及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是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比較復雜的工作,這個工作關系到整個施工建設的順利進行。本文首先詳細介紹了智能建筑電氣施工的特點和施工過程中的共性問題,并提出共性問題的解決方案,從總體上提高智能電氣施工的效率。
參考文獻:
[1]佟大猷.建筑物的電氣節能措施淺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5(23):87-88.
[2]劉兆安,康佳穎.建筑電氣設計原則及可行性對策[J].科技傳播,2014(01):43+29.
[3]劉慧.建筑電氣設計原則與可行性措施[J]. 住宅與房地產. 2016(03):254.
作者簡介:
朱定清,(1982-),男,漢,廣西合浦,本科,佛山市三水高富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初級,建筑機電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