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若菲
摘 要:以航空港為中心開展起來的商業活動以及全球生產,已經成為當前臨空經濟的主要呈現形式。臨空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指的是在航空運輸的基礎上,實現制造業、服務業等產業群的構建。鄭州航空港作為一個新建的綜合性的交通樞紐,其經濟功能和綜合價值還有待開發,設計和運營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關鍵詞:臨空經濟;輻射力;聚集效應
作為全國第一個以航空港經濟發展為主題的實驗區,鄭州航空港綜合實驗區的建設,為包括中原經濟區在內的中部地區的產業結構轉移升級構建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戰略新高地,為探索中西部地區全方位擴大開放新途徑。以航空港為中心開展起來的商業活動以及全球生產,已經成為當前臨空經濟的主要呈現形式。
一、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現狀
(一)航空運輸產業公共平臺趨于完善
航空運輸是航空港最原始也是最本質的功能,這一功能也是航空港發展臨空經濟的基礎,正是由于這一功能,鄭州航空港區成為世界交通運輸的樞紐中心,同時也是世界各地與鄭州進行商業活動往來的橋梁。
(二)臨空產業呈現出多方向發展
鄭州航空港作為世界各地交通、商業的樞紐中心,其所擁有的各類高端制造業也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現已簽定多個價值數億的高端儀器制造項目,這些項目涉及醫療、數控等多個行業和領域。
二、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的優勢
(一)鄭州航空港自身優勢
鄭州位于京津冀、長王角、成渝、珠蘭角等主要經濟區的地理中心,這一地理位置更有利于其作為樞紐銜接著我國南北、東西往來的交通輸入和輸出,開展聯程聯運。同時,鄭州航空港在國際上也是著一個重要的交通、商業樞紐中心,其所具備航空產業體系也日益完善,對世界各地航空路線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銜接職能。
鄭州市除了地理優勢外,河南省作為全國第一人口大省,隨著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必將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飛機出行,這也為航空港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二)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的環境優勢
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的發展得到了中央政府、河南省政府以及全國人們的高度關注與全力支持。國務院批復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2013-2015年)》,標志著鄭州航空港區成為全國首個上升到國家戰略的空港經濟的發展先行區。這使得鄭州航空港具備了發展臨空經濟格外優越的政策環境。
三、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的限制因素
(一)體制架構缺乏創新,管理部門互不對接
鄭州航空港區雖然確立了部分領域的省屬報批直通車,但執行效果不甚理想,部分部門無法實現與上級政府部門的一一對接,廳級機構、市管為主、省級輔助的“兩級三層”行政架構仍然存在著工作推進機制層級多、責任主體不突出、行政效率受限的問題。
(二)航空港金融支持方式單一、缺乏機制靈活的離岸金融平臺
當前鄭州航空港區建設中,資金來源主要是政府財政直接支持,資金來源渠道過于單一,這種做法在鄭州航空港區開始發展的時期會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長期下來會造成大量風險集中在政府,如果原有項目負債比例過高就會使新項目融資更加困難,這種惡性循環將會給政府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其次資金融資渠道狹窄,來源于銀行貸款的資金較少,直接融資規模不大,較少通過發行股票或債券等資本工具進行融資,這種做法導致港區基礎設施建設缺乏穩定而長期的資金來源,無法有效滿足港區發展需要。此外,適合航空港產業特點的飛機融資租賃等新的金融創新模式還未推廣,吸引貨源的跨境電子商務及其支付系統、期貨交割系統都不完善。
(三)各類人才培養滯后,高端人才匱乏
鄭州航空港區建設是一項開創性工作,需要的是能將資源全面整合的復合型人才,尤其是隨著產業優化升級和區域經濟競爭日趨激烈,鄭州航空港區對技能人才培養與高層次創新型領軍人才等方面的高端人才需求更是呈幾何級數增長,而這種高級能、高素質的應用人才的匱乏已然成為制約鄭州航空港區發展的桎梏。
四、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的發展機遇
(一)“一帶一路”戰略為鄭州打造國際化商都開啟了多維度合作機遇
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一帶一路”將構造多邊合作機制,逐漸形成各種區域合作的平臺,這必將為鄭州發育成國際商都提供強大的復合驅動。將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建設融入“一帶一路”的大格局之中,為港區經濟的發展以低成本高效率的途徑獲得全國乃至全球的優質資源及行業發展要素,同時又為鄭州航空港區內產品拓展市場提供了極大的空間,為鄭州融入世界經濟的找到了一個關鍵突破口。
(二)新常態助推鄭州航空港建設開啟新征程
航空港經濟區是依托航空港發展的關聯產業形成的一種高端產業形態,要求的產業類型層次高,有航空偏好性、附加值高這些特點。 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對于高端產業、新型業態發展方向的支持,十分有利于港區的建設發展。新一輪改革將會釋放新的動力,全方位開放,特別是國家重視內陸沿邊地區的開放,這對航空區域建立開放型的國際航空物流中心,打造國際化的航空都市來說非常有利。
五、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后續發展研究
(一)緊隨政府以及相關政策
在鄭州航空港發展臨空經濟的過程中,鄭州航空港應當順應政府以及相關政策指導進行積極規劃,順應大時代的發展方向。鄭州航空港在制定臨空經濟發展規劃戰略時,也要緊貼政府以及相關政策文件內容,從而真正實現政府以政策助力其臨空經濟發展。
(二)加強經濟管理
在對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建設的同時應當謹記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有計劃有步驟的科學發展,要針對臨空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制定合適的發展政策,并隨著建設進程不斷的完善相關的制度,在不阻礙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的前提下,極力保證經濟發展的可控性、有序性以及合法性。
(三)樹立務實理念
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形態,在發展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如缺乏經驗、設計建設不到位等問題,因此鄭州航空港的發展要“一步一個腳印”。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要樹立務實的工作理念,不能好高騖遠,要準確落實每一步的發展規劃與目標,腳踏實地的發展鄭州航空港臨空經濟。
(四)做好人力管理
鄭州航空港區的建設、企業的入駐及臨空經濟產業鏈的完善都離不開人才資源的保障,而空港管理、航空經濟等人才極其匿乏,不足為空港發展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同時,還需要制定公正、公平、透明的工作管理制度,注意提高在職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參考文獻:
[1]任方旭,“一帶一路”下區域臨空經濟的戰略融入,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8.12
[2]池萌,國外臨空經濟發展模式的比較,現代企業2018.03
[3]秦海生,河南航空經濟發展研究,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7.01
[4]賀麗華,河南省臨空經濟與區域創新能力協同發展研究,現代經濟信息 2018.18
[5]陳林,臨空經濟產業聚集特征分析和經驗借鑒,空運商務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