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艷
摘 要: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在我國社會發(fā)展中越來越重要,根據實際發(fā)展的需要,服務型政府成為我國體制改革的目標,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的高低影響著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建設進程。當前我國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存在著官本位思想,為人民服務意識不夠、專業(yè)能力不高、執(zhí)行力不高、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等問題,需要加強培訓、健全法律制度、建全激勵機制和基層公務員自身增強為人民服務的意識來提升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進而推動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進程。
關鍵詞:服務型政府;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
一、我國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的現狀
我國公務員根據其崗位的不同,所需要具備的公共服務能力也相應的有所區(qū)別。基層公務員屬于較低層級的公務員,直接接觸群眾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所要具備的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他們要具備專業(yè)能力、執(zhí)行能力、誠信能力、密切聯系群眾,為群眾辦實事的能力、自我約束能力和使用電子政務的能力。在服務型政府的視角下,互聯網不斷發(fā)展的影響下,我國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一)官本位思想,為人民服務意識不高
受傳統(tǒng)封建思想的影響,某些偏遠欠發(fā)達地區(qū)尤其明顯,他們仍舊把成為公務員當作是一種地位和榮耀,有“一人當官,全村謀福”的說法。人們供奉當地的公務員,心存敬畏,導致這些基層公務員在群眾中作威作福,絲毫不把為人民服務放在心中。在服務型政府的視角下,基層公務員作為直接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人民公仆,其本應遵守勤懇務實、敬業(yè)奉獻的基本公共服務原則,但由于自身責任意識的不足和缺乏必要的約束,使得部分基層公務員自視甚高,目中無人,不僅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遲到早退、消極被動,而且在為民辦事過程中也十分傲慢冷淡、推諉拖拉,有的甚至存在以權謀私,損害公共利益來滿足私欲的行為。
(二)專業(yè)能力受自身專業(yè)知識不高的影響
基層公務員的執(zhí)行能力、辦事效率受專業(yè)能力的影響,但由于基層公務員自身專業(yè)文化素質和專業(yè)知識水平不高的限制,辦事效率往往都是低下的,執(zhí)行能力也不行。其原因如下:第一,公務員基本是經過綜合文化考試進來的,崗位要求的專業(yè)能力可能與專業(yè)知識不相同,第二,需要公務員自己慢慢學習;基層公務員來自五湖四海,教育背景和工作經歷參差不齊,需要時間追趕步伐;第三,個別基層公務員自身的懶惰氣息,不思進取,不愿提升專業(yè)能力。
(三)任務冗雜,相互推諉,執(zhí)行能力不強
執(zhí)行能力是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之一,在提升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種原因,該隊伍執(zhí)行能力不強,具體如下:第一,當前基層公務員崗位存在偏遠地區(qū)人少事多、發(fā)展地區(qū)人多事雜的現狀。由于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群眾對幸福生活的追求日益多樣化,對基層公務員的公共服務要求更高,因此基層公務員的公共服務工作日益要求精益求精;第二,基層公務員職能界定不明確,相互推諉。在某些地區(qū),群眾在不同地區(qū)不同窗口來回波折好多次,也沒有辦成一件事,基層公務員們因為并不清楚自己的職責,導致很多事情一人多做或者無人做的相互推諉問題,與“一站式服務”相距甚遠;第三,缺乏積極主動的精神,行動懶撒,執(zhí)行不強。“官本位”意識下的基層公務員不認為為群眾辦事是義務,抬高架子,比如處理一件事情要花很久的時間,嚴重的執(zhí)行不強。
(四)安于現狀,缺乏創(chuàng)新激勵精神
具有創(chuàng)新激勵精神的基層公務員才能讓基層充滿活力和精神,提高基層公務員辦事效率,但當前大部分基層公務員安于現狀,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原因如下:第一,部分基層公務員仍存在進入了體制內便是擁有了“鐵飯碗”的觀念,因此缺乏學習和競爭的積極性;第二,很多基層公務員給自身的定位就是一輩子基層公務員,認為奮斗一生也是原地踏步,便整日渾水摸魚,缺乏創(chuàng)新激勵精神;第三,無心扎根基層,一心想要脫離基層,認為基層做不出政績。
二、我國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的對策
基層公務員的公共服務能力在服務型政府建設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不斷影響著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進程。基層公務員要牢牢銘記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基層政府要增加專業(yè)知識培訓、健全法律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建立激勵機制,鼓勵積極創(chuàng)新等行動成為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路徑。
(一)牢牢銘記為人服務的思想
古語中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民貴君輕”都體現了人民的重要性,我們應該重視民眾。現今建設服務型政府的根本,就是為人民服務,以民為本、聆聽群眾的心聲,滿足群眾真正的需要。官本位與為人民服務理念是互相對立的,與我黨的宗旨相背離,應轉變思想,提高認識,用正確的心態(tài)面對人民,要做到在其位,做其事,提高自己的責任心,給公眾一個良好的形象,從而在人們心目中提升對政府的好感。
(二)增加基層公務員的專業(yè)知識培訓
基層政府應該從現實的實際情況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的長遠利益出發(fā)和規(guī)劃,為提升基層公務員的服務能力而創(chuàng)設良好的培訓環(huán)境,實現基層公務員培訓的新發(fā)展。第一,通過創(chuàng)新基層公務員培訓形勢和內容,改革教學方法,加強師資力量來提升基層公務員的基本素質和專業(yè)技能是提升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第二,增加基層公務員和人民群眾的互動,增設社情民意反饋機制,讓基層公務員通過民意反饋反思自己的工作評價,從而從主觀意愿上主動加強專業(yè)知識的培訓;第三,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水平的人做不同的培訓方式,還可采用專業(yè)知識互補培訓法,既能彌補基層公務員隊伍參差不齊的現狀,也能通過相互學習,提升基層公務員的積極競爭精神。
(三)健全法律制度,明確崗位職責
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引領基層公務員依法履行職責和任務的明燈,當前基層公務員體系內不健全的法律制度限制了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健全法律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和任務。第一,在設崗設職位時,要根據該單位的基層公務員的人數和綜合素質合理分配,切忌出現一人多事、一事無人的不合理情況;第二,上級機關與領導階層應做好部門協(xié)調工作,將任務合理分配到各個部門,使其達到高效、統(tǒng)一、有序的工作狀態(tài),避免出現工作分配不平衡,即部分人員繁忙而部分人員清閑的狀況;第三,提高基層公務員對上層組織決策的參與度,基層公務員對基層情況的充分了解有助于政策的制定,也有利于政策的執(zhí)行,提高決策參與度能調動基層公務員工作的積極性和職業(yè)成就感,也能讓其對自身工作職責和工作規(guī)劃有一個明確的認識。
(四)建全激勵機制,鼓勵積極創(chuàng)新
由于基層公務員的薪酬水平較低、獎懲不明確、晉升機會渺茫、培訓流于形式化等,激勵措施沒有做好,導致基層公務員為民服務的積極性不高,服務意識不強,因此,必須建立健全激勵機制,增強公務員為民服務的積極性。第一,要提高基層公務員的薪酬水平,比如增加一些福利津貼,績效獎等來提高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的積極性;第二,要明確激勵機制里的獎懲內容,在基層公務員體系中做到獎罰分明,提高服務效率;第三,鼓勵積極創(chuàng)新,增設創(chuàng)新激勵獎,凡是動腦筋想辦法的公務員都會有獎勵;第四,給基層公務員更多的晉升機會,為他們的事業(yè)搭建平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的積極性,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合理配置社會資源。
參考文獻:
[1]李新婷,劉婷.提高我國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探討[J].政治與法律,2015.
[2]楊姣姣.我國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建設研究[J].經貿實踐,2018.
[3]關雪麒.服務型政府背景下我國基層公務員公共服務能力的優(yōu)化[J].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