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 要:經濟多元化環境中,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模式也要發生改變,隨著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存款人的利益得到維護,金融市場逐漸穩定,很多國家已經積極采納這種制度,并獲得了認同。存款保險制度的施行,旨在給金融機構帶來各種利好,可是在具體實施中依然存在一些弊端,特別是傳統金融機構需要采取有效的應對措施,確保自身在金融市場中穩定發展。本論文著重研究存款保險制度對傳統金融機構所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存款保險制度;傳統金融機構;影響
引言:
中國的存款保險制度在2015年正式實施,對參與保險的主體、參與保險的款項等等方面都做出了規定,金融機構也要積極改革,以適應當前的環境更好地發展。從當前的金融機構發展情況來看,實時存款保險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對于傳統金融機構而言,還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在此期間,就要對內部各項工作作出調整,抓住機遇,以更好更快地發展。
一、中國實施存款保險制度的必要性
(一)中國的儲蓄率比較高
中國的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已經超過了世界經濟增長水平。但是,中國的社會經濟環境發生改變的同時,一些社會保障方面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比如,養老保險制度、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等等都存在不完善之處。中國的居民要獲得生活保障,儲蓄是重要的途徑,所以,很多居民選擇將錢存在銀行里。特別是中國進一步改革開放期間,經濟高速增長,居民的經濟收入提高,存款就越來越多。中國居民的資產從存款主要是通過存款體現出來,這也是金融機構正常運行的關鍵[1]。銀行的資金要保持流動性,存款和貸款的比例是關鍵。存款保險制度可以降低居民存款的風險性,還能保證銀行的資金正常流動。所以,中國的金融結構要保持穩定發展的狀態,存款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金融市場的競爭非常激烈,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更加符合中國的基本國情。
(二)傳統金融機構處于競爭不公平的環境中
長期以來,中國實施隱性存款保險制度,對金融系統的穩定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雖然金融市場發生變化,隱性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中一些問題顯性化,對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非常不利,對社會的穩定也會造成一定的威脅。摒棄隱形的存款保險制度,采用公開化的存款保險制度成為必然選擇[2]。
中國的傳統金融機構在隱性存款保險制度,國家為銀行提供免費的存款保險服務,如果金融機構遇到市場危機的時候,中國人民銀行以及當地政府就會啟動救助措施,提供必要的資金,保證金融機構穩定運行,這也是維持金融市場處于穩定運行狀態的關鍵,同時還可以提高金融業在公眾心目中的誠信度。可是,采用這種方式會導致財政損失嚴重。
二、傳統金融機構發展中存款保險制度帶來的影響
存款保險制度對傳統金融機構發展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傳統金融機構在當前的金融競爭環境中要面臨更大的壓力,但是從長遠角度而言,能為傳統金融機構創造更多的機遇,對其更好地發展非常有利。
(一)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導致傳統金融機構壓力更大
自從2015 年以來,存款保險制度正式實施。按照制度要求,保險費率采用
差別費率制,這就需要傳統金融機構的各方面工作都要做出調整。傳統金融機構在經營上較為穩健,但是,新的制度下也需要面臨各種風險,特別是一些傳統金融機構沒有對內部管理機制及時調整,更會導致風險費率提高,傳統金融機構的運營成本也相應地增加[3]。
當前金融機構的利率已經市場化方向發展,傳統金融機構的存貸款業務方面會產生利差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利差收緊的趨勢,而且信貸增速會逐漸緩慢。互聯網業務的創新速度加快,傳統金融機構要適應當前的制度環境,提高盈利水平,就需要直接面對各種挑戰。
從傳統金融機構的經營角度而言,要提高自身在金融市場中的競爭力,就要控制好經營成本。但是,目前傳統金融機構的經營成本依然較高,必然會影響盈利水平,新的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金融機構在接受存款人的委托之后,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要從事風險度比較高的經營活動,以獲得更高的利潤,這樣也會導致金融機構在經營的過程中面臨道德風險[4]。比如,在選擇投資項目的過程中,更為注重利潤最大化,沒有考慮到風險因素以及期限因素;在組合資本的時候,隨著存款量的增多,自有資本比率也相應地降低,道德風險往往別忽視。
(二)存款保險制度對傳統金融機構的長遠發展非常有利
雖然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對傳統金融機構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是這僅僅是過渡期,對于傳統金融機構而言這也是最為關鍵的階段。存款保險制度下,傳統金融機構的發展中需要面臨各種挑戰,同時也迎來了機遇,在采取措施應對挑戰的過程中,還不能錯過機遇,讓自己有更好的發展空間[5]。存款保險制度下,傳統金融機構要有好的發展前景,就要認識到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存款保險制度的落實,雖然會出現存款搬家的現象,但是規模不會很大。根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居民全部儲蓄存款超過50萬元的還不超過1%,雖然存款賬戶沒有超過50萬元,不再受到存款保險制度保護,但是從居民存款情況來看,這種情況不必擔憂存款搬家的問題。存款人的存儲計劃也不會因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而有所改變,傳統金融機構不會受到影響[6]。
其二,傳統金融機構的貸款門檻比較高。當前的金融環境中,傳統金融機構為了規避風險,貸款門檻太高,需要經過調查環節、擔保環節、抵押環節和審批環節,而且手續非常復雜,貸款要批下來,時間是比較長的。特別個人或家庭沒有抵押資產的情況下,同時又沒有經濟實力雄厚的擔保人,貸款是很難批下來的。網絡時代,傳統金融機構發揮網絡互動平臺的作用為貸款的用戶提供服務,并滿足個人的理財需求。隨著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傳統金融機構面臨各種風險,提供貸款服務的時候更加謹慎。需要獲得客戶的信息,與客戶充分交流,還要降低運行成本,避免產生壞賬的問題,提高盈利水平。
一些居民對金融知識不是很了解,對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產品也沒有全面掌握,安全起見,還是以存款為主[7]。雖然普通居民的存款有限,但是,也為金融機構的穩定運營提供了必要的資金。
其三,存款保險制度出臺可以降低金融市場的準入門檻。現在的金融機構多種多樣,除了四大國有銀行之外,還包括外資銀行、社區銀行以及村鎮銀行等等,該制度為這些銀行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多年來,中國的金融市場中,對國有銀行、城市商業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都沒有準確定位,導致競爭過度現象。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可以使金融機構從自身經營角度出發采取成本控制措施,為客戶提供更周到的金融服務,特別是高端金融客戶備受重視,不再瞄準居民存款。多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建立起來,居民存款就不會局限于國有銀行,還可以到其他類型的金融機構辦理業務,這樣對金融業的整體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其四,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有助于提高傳統金融機構的市場競爭力。存款保險制度出臺之前,隱性存款保險更加注重國有銀行,其他一些金融機構的保障往往被忽視,特別是傳統金融機構,居民會認為辦理業務過程繁瑣,而且缺乏抵抗風險的能力,由此放棄在這里辦理業務,使得傳統金融機構的盈利水平受到影響[8]。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公眾對傳統金融機構更有信息,使傳統金融機構在金融市場中公平競爭,而且包括成本管理、金融服務方面不斷創新,為自身的發展創造更多、更好的條件。
結束語:
通過上面的研究可以明確,中國的傳統金融機構在經濟全球化環境中也要對在管理制度方面做出調整,保證自身的穩定發展。在穩定金融市場的從策略中,存款保險制度起到了保障性的作用。目前很多國家已經采用了這種方法,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采用。存款保險制度的出臺,主要發揮的作用保證存款人的利益不受損害,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但是,存款保險制度發揮其優勢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即傳統金融機構會面臨各種壓力,特別是其經濟效益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長期來看,傳統金融機構要采取有效措施規避弊端,抓住機遇,盡快適應當前的金融市場環境,確保存款保險制度的實施中受益。
參考文獻:
[1] 李英子. 利率市場化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及對策探討——以工商銀行為例[J]. 商場現代化, 2017(17):101-102.
[2] 楊長巖. 目前利率市場化改革與探索——基于福建省的實踐與啟示[J]. 福建金融, 2017(04):10-15.
[3] 梁偉, 吳越, 陳松. 存款保險制度對地方中小金融機構的影響分析——以吉林省白山市為例[J]. 金融發展評論, 2018, 104(08):47-54.
[4] 鄧潛貞. 存款保險制度框架下銀行業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淺析[J]. 當代金融家, 2018(05):139-141.
[5] 漆銘. 存款保險制度建立后的金融機構市場退出機制問題研究[J]. 時代金融, 2018(02):25-26.
[6] 黃戀婷. 金融法視閾下道德風險的防范進路——以存款保險制度為實證研究[J]. 經營管理者, 2017(13):11-12.
[7] 中國人民銀行錫林郭勒盟中心支行課題組, 李登科, 劉紅梅. 從存款保險評級談地方法人銀行業金融機構風險防范思路[J]. 北方金融, 2017(02)::64-65.
[8] 丁建臣, 劉源. 基于金融消費者保護視角的存款保險制度研究[J]. 現代管理科學, 2017(0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