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坤
摘 要: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會計專業的學生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還要通過校內實訓、校外實習,具備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崗位需求,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最終在求職競爭中勝出。因此,在會計教學中,也必須轉變教學思維,以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為導向,建立起會計實踐體系,循序漸進的培養出復合型會計人才。本文首先介紹了會計實踐體系的構建原則,隨后分別從課程實訓、仿真實訓、綜合實習三部分,分析了構建會計實踐體系的基本路徑,最后提出了幾點保障會計實踐教學順利開展的建議。
關鍵詞:會計實踐體系;仿真實訓;創新創業能力
引言:創新創業能力是現階段高校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能,對于會計專業來說尤其如此。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會計電算化程度不斷加深,各類會計軟件的應用一方面顯著提升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對會計從業者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只有具備創新創業能力,才能緊跟行業發展,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無論是就業還是創業,對學生而言都是大有裨益的。基于這一需求,探究構建會計實踐體系的可行性路徑,就具有重要的教學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基于創新創業能力的會計實踐體系構建原則
1、以應用能力為基礎
以往的會計專業教學,側重于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說教,而學校方面提供的實訓機會相對偏少,學生在畢業之際,因為綜合技能不強而被用人單位拒之門外。因此,以創新創業為導向的會計實踐體系,最為核心的就是關注學生專業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在這一體系內,理論教學固然重要,但是很大程度上只是作為一種鋪墊和輔助,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參加實訓、實習,成為了會計教學的主要內容。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將所學理論與實踐操作逐漸融為一體,個人的專業復合能力得到了提升。
2、以工作需求為目標
會計行業的發展迅速,用人單位對于會計從業者的選用標準以及會計崗位工作的方式方法,都處于動態變化之中。而現階段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源于課堂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考慮到這一問題,構建會計實踐體系時,教師也要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了解用人單位的招聘需求,以及專業對口工作的崗位需求。這樣才能動態更新會計實踐的教學內容,培養出時代化的專業人才。
3、以個人發展為導向
會計教學要堅持關注個體、因材施教的原則。在傳統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采用“一刀切”模式,所有學生接受同樣的知識,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而在會計實踐體系中,教師根據學生專業知識掌握情況、個人的興趣愛好等,分別安排不同的實訓任務,在企業實習時,也會優先安排學生到自己喜歡的崗位。這種以個人發展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能夠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專業學習與個人成長需求。
二、基于創新創業能力的會計實踐體系構建路徑
1、課程實訓模塊
在以實踐為主導的會計教學體系內,學生對于專業理論知識的掌握、理解和運用,也是十分關鍵的。課程實訓模塊,包含了財務會計學實訓、成本會計實訓、管理會計實訓、報表分析、計算機基礎及應用等課程。可以專題的形式實訓,也可以是階段性的分步實訓。這一環節必須落到實處,力爭讓學生做到訓有所得,為下一層次的仿真實訓打下堅實的基礎。
2、仿真實訓模塊
以沙盤模擬實訓為例,其要求學生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通過模擬企業運營,在團隊中學習如何有效合作,進行企業戰略規劃、市場營銷規劃、生產運作規劃、會計與財務管理、ERP流程管理等,從而使模擬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勝。在仿真實驗室中,學生還可模擬企業的期初建賬資料、一個月經濟業務或會計事項的各種仿真原始憑證實訓樣本,虛擬設置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以職責分工為基礎,分組負責并輪流操作某個工作崗位的具體實務,每人依不同的崗位要求獨立或協作完成流程中的各個環節。
3、綜合實習模塊
以校企合作為契機,為即將畢業的學生,提供1-3個月的企業實習機會。這樣學生就可以提前進入工位,了解各個崗位上的工作要求,在實習中運用所學知識,完成公司領導安排的任務。實習中,也可以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時彌補短板,提高會計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學校方面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比賽機會,以賽促練。包括參加國家、地方舉辦的會計類技能大賽,如全國職業院校會計技能大賽、全國沙盤模擬大賽、全國財稅技能大賽等。學生通過參加這些大賽,不光是提高了學生的勝任會計崗位的專業能力,還能以賽促教,讓學生更積極、自愿地投入到專業學習中。
三、構建會計實踐體系的保障措施
1、完善實踐培訓的設施基礎
會計實踐體系在運用中,需要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習條件。尤其是近年來會計專業學生數量有增加趨勢,對校內實訓設備的要求更高。為此,在建設會計實訓體系的同時,學校方面也應當同步做好基礎設施的完善工作。例如要增加投入,建立計算機實驗室,為學生進行仿真實訓創造必要的條件。
2、重視實踐訓練的制度建設
在會計實踐中,管理制度的建設也十分重要。為了讓學生能夠珍惜實訓機會,切實取得預期的訓練效果,學校方面也要盡快完善相關的管理制度。例如要出臺配套的考核機制,對學生實訓成果進行量化考核,這樣也能夠反映出學生在實訓中存在哪些問題,方便今后完善會計實踐體系。
3、實踐訓練教師隊伍的管理
在會計實訓體系建設中,“雙師型”教師隊伍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校方面要通過外聘、在職培訓等多種渠道,盡快組建一支“雙師型”教師隊伍,為學生的會計實踐提供指導,幫助學生做好專業規劃,滿足學生的專業學習與成長需要。
結語:當下的就業環境,迫切要求會計專業的學生具備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從而在畢業之后順利就業。學校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建立起會計實踐體系,讓學生能夠有更多的機會,在專業學習的不同階段,接觸實訓和實習。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將書本所學知識,內化為自己的一項技能,一種本領,成為就業或創業的敲門磚。學校方面也要多方面保障會計實踐體系的順利實行,包括完善校內實訓設施、重視教師隊伍建設等,為培養復合型人才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唐現杰,劉浩.“大智移云”時代會計專業碩士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對策研究[J].商業會計,2018(18):110-113.
[2]楊建成.基于創新創業能力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建設研究——以地方高校國貿專業為例[J].時代農機,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