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萍 汪永潔
摘 要:利潤最大化是企業發展亙古不變的追求目標,而利潤的高低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產品銷售價格,二是產品制造成本。現代企業間的競爭表面上是銷售價格的競爭,本質上卻是產品成本的競爭。因此,成本管理在一個完善的企業管理系統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車間成本管理是現代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車間成本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產品成本的高低。本文旨在通過對車間成本管理的概念、意義及車間成本管理現狀的闡述,探索車間成本管理目前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改進措施,從而促使成本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為現代企業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和增強企業競爭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成本;管理;經濟;效益
21世紀,是經濟的時代,也是信息的時代,更是利用管理的手段獲取信息,進一步發展經濟的時代。向管理要效益,以管理求生存,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發展過程中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標。車間成本管理作為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來說,主要是通過降低生產成本、節約成本來實現效益的最大化。車間成本管理的任務,就是車間在廠部領導下,認真執行廠部制定的成本管理與核算辦法,及時正確地編制車間成本計劃和核算車間產品成本,并對產品成本進行控制、分析、考核、找出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挖掘降低成本的潛力,制定降低成本的措施,提高成本管理的水平,為車間的生產組織和全面管理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一、車間成本管理的概念、意義及成本構成
(一) 車間成本管理的概念
車間成本是車間為生產一定品種和數量的產品或提供某種一定數量的勞務所發生的生產費用。車間成本是企業產品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車間成本加上應分攤的企業管理費用就是工廠成本,再加上銷售費用就是產品銷售成本。車間成本管理,就是車間對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成本進行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分析、考核等管理工作。
(二) 車間成本管理的意義
車間成本管理是企業成本管理的中心環節。車間通過加強成本管理,可以發動車間職工挖掘潛力,制定措施,增加產量,提高質量,降低消耗,節約開支,達到以最少的生產耗費和資金占用,取得最多生產成果的目的。它對于促進企業降低產品成本、增加盈利、減少資金占用、提高經濟效益、為企業和國家增加積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三)車間成本的構成
一般來說,車間產品制造成本由原料費和產品加工費兩部分構成。按經濟用途分類如下:原料費、材料費、備品備件、燃料費、動力費、直接工資、制造費用等。
二、車間成本管理的重點
在市場經濟變化莫測的今天,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顯得尤為重要,而加強車間成本管理又是企業成本管理的基礎。
(一)材料成本的控制:在生產過程中,材料消耗是車間成本管理的重點和難點。材料消耗又分為定額材料消耗和限額材料消耗。材料消耗占產品加工費的50%,而定額材料的消耗又占材料費總額的90%。所以,車間在生產過程中非常重視材料消耗的控制,針對消耗量大,而且價值較高的材料,車間從改進工藝技術條件、優化工藝技術指標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控制材料費,從而降低車間產品成本的方法。
(二)動力費的控制:能源消耗是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份。能源消耗主要是水、電、汽和風。眾所周知,能源消耗的控制主要是從管理上進行控制。杜絕長流水、長明燈;提高職工崗位操作技能,防止設備空轉;加強設備維護與保養,防止跑冒滴漏;通過管理的手段,能源消耗同比有所降低。
三、加強車間成本管理的主要途徑
(一) 加強宣傳力度,樹立全員成本意識
加強成本管理,首要的工作是要加強宣傳力度,利用培訓、板報或演講等各種方式進行關于節約成本的宣傳活動,旨在提高職工對成本管理的認識,增強成本觀念,樹立“科學支出 杜絕浪費”的成本節約意識,在生產過程中貫徹技術與經濟合作、生產與管理并重的原則,變少數人的成本管理為全員參與成本管理。
(二)實行全面成本管理,將成本管理的工作落到實處
成本是一項綜合性的經濟指標,企業的成本管理體現在方方面面,加強企業成本管理的關鍵是要加強車間成本管理。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只有車間成本管理的工作做好了,才能保障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加強車間成本管理,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這是每個企業發展的重要目標,而要加強車間成本管理,降低產品成本,就必須實行全面成本管理,將成本管理的工作落到實處,在車間開展全員、全生產過程的管理。從車間、班組、一直到崗位,都要實行成本管理;從車間領導、管理人員,一直到工人,都要參與成本管理;從車間的第一道生產工序,一直到最后一道工序,都要進行成本管理。做到層層抓成本,人人管成本,道道工序核算成本。這樣,才能調動全車間職工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從各方面挖掘潛力,采取措施,降低成本,將車間成本管理的工作做實做好。
(三) 加快技術創新和科研開發,實現科技降成本
進入21世紀,未來企業的競爭是科技之爭、更是資源之爭,為搶占資源,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我們必須加快技術創新和科研開發,采用新工藝新設備組織生產,不斷改進工藝技術操作方法,提高生產能力,拓寬生產工藝處理復雜物料的適應性,利用復雜物料和二次資源生產出高品質的產品,以控制車間成本的最小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我們應該從加快技術創新和人才引進戰略,以人才加速科技創新,加強人才管理工作,要做到“人才進得來、留得住、用的好”原則,并充分發揮現有專業技術人員的積極性。如多引進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或與科研院校合作聯手攻關,開發世界先進生產工藝,用較低的運行成本生產出優質的成品,并通過延伸產品鏈,生產高、精、尖技術產品,增加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提高銷售價值
(四)加強工序質量管理,提高金屬直收率,提高產量,降低產品成本
工業企業的產品成本受多項經濟技術指標的影響。如原料成本的高低除了受采購價格的影響,還受金屬回收率的影響,產品加工成本除了受工藝技術條件的影響,還受金屬直收率的影響。在原料投入量不變的情況下,提高直收率一個百分點,必然會增加一定的產量,在加工成本總額不變的情況下,單位加工成本必定就降低了,從而增加了單位產品的利潤空間,直收率的高低對產品加工成本的影響是非常顯著的,車間成本管理應把通過提高直收率來降低產品成本作為一項重要而長期的工作來抓。
(五) 加強工序控制,減少次品和廢品損失,降低成本
生產過程發生的次品和廢品損失是對人力、物力、財力的重大浪費。生產車間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全面工序控制,提高工序質量管理,減少由于質量不合格帶來的返修損失、停工損失、降級損失、事故損失、超定額損耗等,從而降低產品成本。
(六) 加強安全管理,減少事故損失,減少非生產性成本支出
眾所周知,事故是最大的浪費。在生產過程中,我們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堅決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必須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教育,使職工按照安全操作規程進行生產,減少人身傷亡事故及設備安全事故,從而達到降低車間管理成本的目的。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經濟環境發生了劇變,信息技術的發展,一方面給企業提供了更好的成本控制的手段,另一方面,使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同時,市場需求瞬息萬變,競爭變得異常激烈,成本優勢的取得對于一個企業的生存至關重要。而成本優勢的取得絕對不限于成本本身,應從管理的高度去挖掘成本降低和獲取效益的潛力。在現代企業,對成本控制的研究和應用更是迫在眉睫的任務,企業管理者要及時轉變傳統狹隘的成本觀念,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充分運用現代的先進成本管理方法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財政部 企業會計準則
[2]財會月刊 2008.7 我國成本會計的內容界定與理論框架體系的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