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博
摘 要:我國自2016年起開始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的稅制改革措施,并將建筑業和交通業等納入到其改革范圍之內。在該項改革下,如何通過科學合理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稅負值,從而對建筑行業的工程造價管理過程進行優化,這是建筑行業管理人員不斷探討的問題。對此,本文針對營改增的發展歷程進行分析,詳細介紹了營改增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并提出了有效的對策,希望能夠為該項政策的落實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關鍵詞:“營改增”;建筑工程造價;影響;對策
通過營改增政策的實施,簡化了稅費的計算方式,并有效的減少了重復繳稅的情況,使企業的稅負有所減輕。而此項改革政策的實施,對工程造價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充分分析營改增稅收制度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并合理的利用這一稅制有效的降低建筑工程造價,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是相關管理人員要重點討論的研究內容【1】。
一、“營改增”的發展歷程
我國自1994年開始,便在不斷完善一項重大的稅制改革政策,即將企業的營業稅種改為增值稅種,本次改革具有重大的劃時代意義,被稱之為營改增。在此之后隨著體系的不斷完善,營改增的覆蓋范圍也在不斷的擴大。在2011年,我國將上海市作為首個試點城市,通過降低流轉過程中的反復征稅,以此來減少偷稅漏稅等不良行為,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2012年開始,我國開始以一二線的城市作為試點,推行了該政策,而且隨著城市數量的不斷增加,營改增的覆蓋范圍也逐年上漲。到2013年為止,其覆蓋范圍已經達到了全國,在這之后,其他的行業也開始征收增值稅,其中建筑業、電信業等作為最后一批納入到營改增覆蓋范圍內的行業,對整個政策的實施具有著重要的意義【2】。建筑行業在此項改革中,由于涉及的方面較為廣泛,因此必須要在具有一定實施基礎的前提下不斷實踐和擴大覆蓋范圍,逐漸完善政策的實施。營業稅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也是稅收制度中的重要稅種之一,主要征收對象包括服務行業和各類商業等。增值稅和營業稅相對比,其覆蓋范圍較小,而且對征收對象有著特定的要求。增值稅主要是指企業在自身經營、生產、銷售過程中出現了增加價值的情況,進而對其增值的部分所收的稅收種類。而繳納增值稅的對象,除了法人之外也有自然人,而且針對法人,還可以精細劃分為小額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納稅人不同所采取的計稅方式也有所差異,因此該政策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在營改增政策落實后,完善了稅收制度,使產業鏈條抵扣更加的完整,分工更加專業化,推動了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3】。
二、“營改增”對建筑工程造價的影響
(一)“營改增”對造價體系的影響
建筑行業由于工作流程較為復雜,參與的主體較多,因此其稅種稅費的計算,也和其他行業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計價的方式十分復雜,比較容易出錯。而營改增政策的實施需要工程造價人員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提高造價管理水平,使其更加符合建筑企業的實際情況,并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要求是工程造價更加的規范化和科學化,有效的對建筑企業的工程造價進行控制。而通過該項政策,也很好地推動了工程造價的發展。從宏觀角度來看,通過營改增稅收方式的改變和規范,使建筑企業之間的交易過程變得更加完善,而且能夠有效的減少偷稅漏稅的現象,規范了市場的稅收情況。通過營改增稅收制度,也可以有效的減少反復征稅這一現象,為企業降低稅負,簡化了稅收的計算方式,減輕了企業的壓力。此外,通過該政策的實施還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工程造價人員的積極性,為了能夠使工程造價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不斷的進行學習和解讀稅收政策,掌握相關的稅收計算方式,并針對原有的工程造價模式進行創新和完善,進而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提高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4】。
(二)對材料費的影響
建筑企業在施工時所需要的鋼筋、水泥等材料都與國內的相關生產企業有著穩定的合作關系,而該類廠家的增值稅發票也比較容易取得,這可以方便建筑企業在報稅時進行進項稅額的抵扣。但對于一些沙子、石灰等地材為了減少施工操作,往往選擇就近取材,一般都是由一些小規模的納稅人企業或是個人為其提供,這使他們無法開設正規的增值稅發票,企業在交易時也無法獲得進項稅憑證。因此在報稅時無法將該進項稅進行抵扣,導致最后所算出的稅費基數較大,給企業的成本帶來了一定的負擔,其稅負也被加大。而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企業為了減輕自身的稅費負擔,會通過正規的渠道購買相關的施工材料,并要求供應商需要提供正規的增值稅發票,這樣可以有效的規范建筑企業的造價管理明確進項稅額的抵扣。
(三)對人工費的影響
建筑企業的人工費主要是指人員在工作后所獲得的工資待遇,以及相關的福利等,在工程造價的整體當中占比20%~30%,也是工程造價的重要組成成分。而根據我國的相關規定要求建筑企業在支付人工費時可以采用人工工資的方式,而根據營改增政策的相關規定此項人工費不能進行抵扣。因為建筑行業屬于人員密集型的產業,因此在人工方面一般會采用勞務外包的這種形式,企業可以將相應的工作任務,分包給正規的勞務公司,并獲得增值稅的專用發票,以此來進行抵扣。但即使獲得發票,能夠抵扣的進項稅額也十分有限【5】。
三、“營改增”后工程造價的對策
(一)規范上游供應商選擇,爭取獲得足夠進項稅額
建筑企業在和上游供應商打交道的過程中保持規范,并以此來有效的降低稅負。建筑企業可通過正規途徑來采購施工的相關材料,在和供應商進行交易時要求其能夠開出正規的增值稅發票。而且在選擇供應商時,要多進行比較,不僅僅考慮價格,還需要考慮材料的質量和稅費的平衡。
(二)加大機械設備費用投入,增加進項稅額抵扣率
在施工過程中,建筑企業除了要注意材料費用的控制,還要規范人工費對其造價組成進行優化,以此來降低企業的稅負。由于建筑企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此,往往采用工資的方式來承擔人工費,但此項費用無法抵扣進項稅,因此該部分費用增加了企業的成本。所以建筑企業在施工過程中應多采用大型的機械設備,以此來代替人工成本,提升生產效率,而且還可以獲得大型機械設備的增值稅專票,以此來進行抵扣時比應用人工成本能夠獲得更多的進項抵扣率,有效的減少企業的工程成本。
(三)加強造價人員培訓教育,提高稅收籌劃能力
建筑企業還應做好對人員的培訓工作,工程造價人員需要對營改增政策進行充分的學習,并以此來做好稅收的籌劃,通過多種形式了解該政策的重要作用。企業可以開展內部考核,審查人員對營改增政策的了解程度,以此來強化人員的責任意識。建筑企業的造價人員,還應與當地的稅務機關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以此來獲得更多的稅務信息,及時的了解稅收改革的相關內容,提高工程造價人員的稅收籌劃能力【6】。
結束語 :
綜上所述,營改增對建筑企業工程造價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因此建筑行業應采用合理有效的手段,并在國家相關政策法規的指導下,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稅負,強化對工程造價的控制,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明華.淺析“營改增”對政府投資項目工程造價的影響及對策[J].福建建材,2019(08):114-115+20.
[2]王煥梅.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分析及應對建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8):190+194.
[3]劉凱.建筑業"營改增"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居舍,2019(11):15.
[4]徐曉芹.營改增對水利工程造價及計價體系的影響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9,4(05):247-248.
[5]于劍峰.“營改增”對建筑工程造價管理的影響及對策[J].中國招標,2019(09):34-35.
[6]上官秀麗.建筑業“營改增”工程造價對策研究與影響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04):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