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帥
【摘 要】 目的:為了研究探索持續質量改進在采血護理的過程中所能夠起到的作用及產生的效果。 方法:選取了某醫院2018年11月共計1600名的自愿獻血人員作為實驗對象,將所有人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800名人員。在整個研究的過程中,對照組的人員施行常規的護理方法,對實驗組的人員進行常規的護理手段之外,再加入持續質量改進的方式。實驗結束后,對所采集的血液進行比對分析。 結果:進行了持續改進質量方式的實驗組在血液的報廢方面比對照組要少得多,結果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在實驗結束后的捐獻者對護理滿意程度方面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患者對持續質量改進的實驗組滿意程度較高,兩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在采血護理的過程中,持續質量改進的護理方式對比傳統的護理方式而言效果較好,且更能讓人們所接受,在采血護理中值得提倡推廣。
【關鍵詞】 持續質量改進;采血護理;滿意
【中圖分類號】R84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182-02
1 資料和方法
1.1 相關資料
本文研究所采取的是某市醫院在2018年11月無償獻血的人員共計有1600名,其中,實驗組800名研究對象,男性475名,女性325名,年齡階段為18-51歲;對照組的800名研究對象,男性為455名,女性345名,年齡階段為19-50歲。在實驗之前,我們對兩組人員的既往病史和體檢報告做了嚴格的排查,所有參與實驗的人員,均無血液方面的疾病,也沒有惡性腫瘤及精神方面等不可采血的疾病。參與實驗的人員在年齡及相關資料方面的對比的差異性五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的結果具有可比性。
1.2 實驗方法
本次實驗,對照組的獻血人員采用的是常規的護理方式。
對于實驗組的獻血人員除了常規的護理方式之外,加入了持續質量改進的護理方式,其中主要的內容有:(1)專業的采血及護理人員,包括在采血前做好的相關準備工作,在采血的過程中盡量做到一針見血,保證采血工作的順利進展;(2)在采血之前,向獻血人員講述獻血的作用,幫助大家克服心理上面的障礙,同時還對采血的一般流程做一個全面的介紹,讓患者對采血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3)對突發情況的介紹及處理,在采血前就對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對獻血人員做介紹,并告知他們該如何來配合采血人員做工作;(4)幫助獻血人員制定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在獻血之前的生活作息規律以及獻血后該如何做好休養等方面做全面講解;(5)根據獻血人員的身體情況做一個全面的分析,對獻血的時間和獻血量做一個良好的規劃,在獻血后對他們的身體狀況做持續的跟蹤,如果有發生了不良情況的要及時與醫生聯系進行處理并且記錄在冊;(6)獻血結束后,要讓獻血人員用棉球按住針眼,防止持續出血,同時為獻血人員補充營養,將獻血后的恢復計劃和注意事項一一告知,在確保獻血人員沒有不良的情況出現之后,再讓他們離開醫院;(7)相關醫務人員定期組織會議,根據獻血人員在獻血的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及在獻血的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專項的會議分析,并且制定解決方案,以防止相關問題的再次出現。
1.3 實驗結果的判定
本次實驗的判定結果主要由兩方面的內容組成:(1)采集后血液的報廢情況;(2)獻血人員的滿意程度調查。 血液的報廢情況由相關的醫務人員進行統計,統計后計算報廢率。對獻血人員的滿意程度進行調查則是制定對本次實驗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獻血人員進行回訪,并收集相關的數據進行分析,最后得出實驗的結果。
2 結果
2.1 所采集血液的報廢情況
在實驗結束以后,我們對所采集的血液的報廢情況進行了統計,得到表1數據:
2.2 獻血人員的滿意程度調查
在實驗結束后,我們還對所有的獻血人員進行了本次獻血的滿意程度調查,并且達到了表2數據:
3 討論
獻血是醫療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對于醫院的治病救人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傳統的護理方式中,忽略了以人為本的重要觀念,導致了許多獻血人員在一次獻血之后就對獻血產生了不好的印象,這是非常不好的。對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醫院的相關思想也應該進行全面的革新,在血站中采用以人為本的持續改進質量的護理手段對于血站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著重要的作用。醫務工作者努力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和服務專業技能,讓獻血的人員不會因為一些緊張、焦慮害怕等因素就拒絕獻血。良好的服務可以使得參與獻血的人們不會再對獻血這項公益性活動產生惡性印象,反而會因為接受醫務人員的悉心照顧而對醫院的工作積極支持。長此以往,醫院的血庫能夠保證有一個較為飽和的狀態,這對于治病救人的醫院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對于廣大的患者群眾而言,也是一個福音,對于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也用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麗凱,曹慧,周雁瓊.減輕糖尿病患者手指采血疼痛的持續質量改進 [J]. 護理學報,2016,23(12):29-32.
[2] 楊美杏.持續質量改進在血站采血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5,26(14):3342-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