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春霞

【摘 要】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與健康指導運用在學齡前齲齒患兒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我中心管理的300例學齡前齲齒患兒為研究對象,根據數字隨機法將其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而觀察組則運用針對性護理與健康指導,對兩組的護理效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治療配合度高,組間對比差異明顯(P<0.05);同時,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上給予學齡前齲齒患兒針對性護理和健康指導,能夠提高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 健康指導;針對性護理;兒童齲齒
【中圖分類號】R24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186-01
齲齒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好發于學齡前兒童,以牙齒硬組織在色、形以及質等方面發生變化為主要表現,并且隨著病情的進展,會產生一定的疼痛感,嚴重危害患兒健康[1]。當前在治療小兒齲齒時,通常以對癥治療為主,但是因為患兒年齡較小,其語言表達能力差,再加上害怕疼痛,容易產生各種不良情緒,降低配合度。因此,本文對學齡前齲齒患兒治療中運用針對性護理和健康指導的臨床價值進行了探討,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中心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間管理的學齡前齲齒患兒30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50例。觀察組年齡(4.1±0.5)歲,其中68例為女孩,82例為男孩;對照組年齡(4.2±0.7)歲,其中71例為女孩,79例為男孩。入選標準:①符合小兒齲齒臨床診斷標準;②年齡6歲;③患兒家屬知情,且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口腔疾病者;②過敏體質或智力障礙者;③臨床資料不完善者。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等資料無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包括簡單介紹治療方法,并且給予患兒一定的安慰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患兒則運用針對性護理和健康指導,包括以下幾點:①心理干預。由于小兒心理和生理特點,對疼痛的耐受度低,再加上面對陌生的環境,容易產生緊張、焦慮情緒,降低治療配合度。所以責任護士要面帶微笑,保持和藹可親的態度,主動與患兒進行交流和溝通,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給患兒講解疾病知識,多安慰和鼓勵患兒,并且通過給患兒講故事的方法,拉近與患兒的距離,減輕患兒不良情緒,使治療配合度提高;②治療護理。責任護士要協助患兒合理擺放體位,幫助其漱口,對光源進行調整,告知患兒治療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張口呼吸,避免吞入細小的沖洗碎屑或治療器械。同時,治療期間,要密切關注患兒生命體征變化,盡量避免患兒出現拉拽醫生手部、晃動身體和頭部以及突然閉口等情況,預防不良事件;③健康指導。責任護士可以通過一對一交流、播放視頻等方式,耐心給患兒及家屬講解齲齒的相關知識,加強口腔知識宣傳力度,豐富健康教育內容,并且告知家長齲齒的預防方法,比如嬰兒期時盡量選擇母乳喂養,禁止其吃甜食、喝含糖飲料等不良習慣,適當增加海帶、魚、蝦以及蔬菜等食物的攝入量,并且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盡量不在睡前吃甜食,進食后及時漱口等。
1.3 觀察指標
1.3.1 治療配合度 ①完全配合。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②基本配合。勉強配合完成醫生診療過程;③不配合。拒絕接受治療或者大哭大鬧[2]。
1.3.2 護理滿意度
運用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護理滿意情況進行評價,總分為100分,其中>80分為滿意,60-80分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數據采用SPSS15.0軟件分析,組間計數資料比較行X2檢驗,以P<0.05表示有差異。
2 結果
2.1 兩組配合程度對比
觀察組患兒配合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高,組間對比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齲齒是兒科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不僅不利于患兒上頜系統發育,還可能破壞牙冠,使牙齒喪失,影響患兒身心健康。因為學齡前兒童心理活動的不穩定性大,其自我調節和控制能力較差,再加上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使自己的活動發生改變,從而降低治療依從性[3]。在針對性護理中,通過給予患兒心理干預,可以對患兒的感覺、行為以及情緒產生影響,使患兒的焦慮、緊張感消除,并且多關心和鼓勵患兒,能夠增強患兒的安全感,使患兒信任醫護人員,從而確保治療的順利進行[4]。同時,加強健康指導,能夠使家長正確認識齲齒,了解到預防齲齒的重要性,在日常的生活中,糾正患兒的不良行為習慣,并且使患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減少危險因素,從而預防齲齒復發[5]。
綜上所述,臨床上給予學齡前齲齒患兒針對性護理和健康指導,不僅可以使患兒的治療依從性提高,還能增強護理滿意度,有助于減少護患糾紛,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立杰. 260例兒童乳牙齲病護理效果探討[J]. 中國實用醫藥,2014,9(32):186.
[2] 謝春霞. 個性化護理聯合四手操作技術在兒童齲病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7):109-110.
[3] 劉紅艷. 心理誘導及行為護理干預對學齡前兒童齲病治療的臨床價值研究[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32):18-19.
[4] 劉麗慶. 兒童乳牙齲病的護理體會[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22):4618-4619.
[5] 盧國徽. 社區3~6歲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現狀及護理干預研究[J]. 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6,3(08):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