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吉妮薩合妮姆?阿卜杜熱伊木 阿孜姑麗?卡日

【摘 要】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服務在新生兒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方法:對照組75例新生兒科患兒給予常規新生兒科護理方式,觀察組75例新生兒科患兒給予新生兒科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新生兒科患兒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患兒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優質護理在新生兒科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優質護理;新生兒科;效果評價
【中圖分類號】R197.32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210-02
新生兒科不同于其他科室,新生兒科具有新生兒科患兒流動性大、護理操作頻繁以及難度大的特點 [1]。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人們對于新生兒科的護理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進一步的提高新生兒科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優化護理措施[2]。本文旨在探討優質護理在新生兒科的應用效果,為新生兒科患兒提高生活質量,幫助其盡快恢復提供合理的護理方式,報道如下。
1 方法
1.1 對照組護理方式
對照組全部給予常規新生兒科護理方式。
1.2 觀察組護理方式
觀察組全部給予新生兒科優質護理,具體操作步驟如下:(1)由優質護理小組制定護理工作安排總結及相關的規章制度[2],小組成員討論應對措施并整改方案;(2)定期總結出護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嚴格執行考核制度,將具體工作落實到個人,針對不同的護理風險提出相應護理方案[3],同時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3)優質護理小組定期對護理人員進行培訓,增強其專業知識及自查意識,科學分配,給出科學的處理意見;(4)強化新生兒科護理人員的優質護理意識,提高臨床安全預見風險[4]。(5)醫護人員耐心的解答患兒及其家屬提出有關疾病的疑問[6]。如果有條件,醫院應當建立與新生兒科疾病有關的宣傳欄,具有新生兒科疾病的有關知識講座,定期向患兒及其家屬發放有關宣傳冊,使得患兒充分了解自身病情。(6)飲食護理:具體操作步驟如下,護理人員應當主動糾正患兒錯誤的飲食習慣,同時指導患兒家屬 [7]。同時護理人員應該提醒患兒家屬,多準備一些低膽固醇、低脂肪、低熱量的食物,但是要注意必須是高蛋白易消化的主膳食 [8]。(7)生活護理,護理人員應當保證患兒有充足的休息時間,保證睡眠質量,增強患兒的機體免疫力[9]。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新生兒科患兒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用x±s表示,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用專業的統計學軟件,即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所有的統計學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新生兒科患兒護理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
詳細情況見表1.
2.2 兩組新生兒科患兒的護理滿意率比較
詳細情況見表2.
3 討論
為了進一步的提高新生兒科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優化護理措施[2]。隨著國外臨床研究的深入,發現新生兒科患兒的恢復情況不僅與新生兒科患兒的治療藥物有關,同時新生兒科患兒的護理措施相關,護理措施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新生兒科患兒的治療效果,同時也與醫患關系密切相關[3]。因此國外學者指出新生兒科患兒需要接受比普通科室更多的護理干預 [4]。我國傳統臨床醫治中大多數只重視藥物治療,忽略的護理的作用,常常是在新生兒科患兒發病后給予相關的藥物,但是缺乏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這樣雖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缺乏相關的護理舉措,仍會導致新生兒科患兒的病情復發,甚至加重病情,這一點在新生兒科中尤為突出[5]。國內有學者做過相關研究,表明如果新生兒科患兒家屬在新生兒科患兒住院期間接受一定的健康教育和接受一定的護理干預,能夠使新生兒科患兒在一定時間內保持良好的生活行為方式,有效提高新生兒科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改善新生兒科患兒的癥狀[6]。
參考文獻
[1] 劉勤. 持續質量改進在新生兒科優質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 齊魯護理雜志, 2014(11):39-40.
[2] 易利純, 李鳳輝, 蘇國兵, et al. 責任制整體護理在新生兒科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區的應用[J]. 當代護士(中旬刊), 2011(11):176-178.
[3] 張曉奕. 優質護理服務在新生兒科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3, 7(18):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