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向君 耿霞 楊穎
【摘 要】 目的:通過對壓力性損傷大數據回顧性統計,分析壓力性損傷發生的特點,為預防壓力性損傷提供參考依據。方法:回顧性對2018年度壓力性損傷上報數據收集并對壓力性損傷現患率、病人的年齡、科室分布情況、發生部位、壓瘡分期、轉歸等內容進行分析。結果:2018年度壓力性損傷現患率為;壓瘡好發于歲以上的老年人,壓瘡多發科室為老年病科、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重癥醫學科、神經內科,好發部位為骶尾部,且以多發壓瘡的患者占多數;早期壓瘡構成比較大,愈合率較低。結論:通過對2018年度壓瘡現患率臨床發生特點的統計分析,能夠為臨床護理人員制定有針對性壓瘡預防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壓瘡現患率;臨床特點;多發壓瘡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235-02
2016年4月美國國家壓瘡咨詢委員會(NPUAP)將壓力性損傷的定義更新為發生在皮膚和(或)皮下軟組織的局限性損傷,通常位于骨隆突處或與醫療器械或其他器械有關[1]。隨著老齡化的到來,壓瘡發生率只增不減。壓瘡因其并發癥高,死亡率高,治療費用高已成為全球醫療界關注的問題[2]。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山西省某家三級甲等醫院2018年度壓瘡病人為研究對象,共709例。
1.2 方法
1.2.1 調查方法 通過電子六級病例系統進行數據統計,分別對上報系統中2018年度壓瘡發生情況以及病人的年齡、科室分布、壓瘡部位、壓瘡分期、壓瘡轉歸等信息進行數據的整理分析,由2名研究者分別單獨從2臺電腦進行數據統計,由4位造口傷口治療師對上報壓瘡的信息進行現場核準,以保證收集數據的準確性。
1.2.2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率、例數、百分率進行描述。
2 結果
3 討論
3.1 住院病人壓瘡發生總體情況分析 2018年度壓瘡現患率為1.24%。年齡在60歲以上的患者占總數的84.9%,這與文獻所得結果一致[3]。由此可見老年患者是壓瘡的高發人群,是預防壓瘡的重點對象。老年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除壓力、剪切力、摩擦力等外源性因素外,還包括老年患者皮膚的特殊性、營養不良、失禁、感染、活動能力、跌倒、應激反應以及合并疾病等內源性因素。針對壓瘡的相關危險因素,采取及時正確的預防措施,是預防壓瘡的關鍵。護士在壓瘡的預防中扮演著關鍵角色,護士不僅需要關注、評估老年患者壓瘡風險,還需要考慮老年患者的功能狀態、營養狀態、基礎疾病、并發癥、社會和人際關系等,以提高老年患者預防和護理壓瘡的效果。
3.2 住院病人壓瘡科室分布情況分析 壓瘡病人所住的科室可以直接反映出病人的疾病特點。本研究顯示壓瘡發生科室住院集中在老年病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重癥醫學科共計占總壓瘡患者的51.4%-69.89%,這些科室患者均合并有基礎疾病如糖尿病、血管疾病等;營養狀況差,存在低蛋白血癥、貧血等;血流動力學如收縮壓、舒張壓、平均動脈壓不穩定;氧合作用狀態差;有藥物治療和特殊治療,如血管活性藥物、類固醇藥物、脫水劑、血液透析、機械通氣等;以及低氧血癥,強迫體位等。加之患者家屬的照護方法不當,成為患者壓瘡發生和發展的主要原因。因此,住院壓瘡患者除了積極治療原發病,有效的壓瘡干預措施,對于家屬及患者的宣教,讓患者家屬了解壓瘡的發生原理以及壓瘡預防方法也是重中之重。
3.3 住院病人壓瘡發生部位分析 數據顯示,壓瘡發生率最高的部位是髖部、骶尾部以及坐骨,這與老年患者的活動能力下降有關。有研究顯示,老年患者跌倒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跌倒導致的軟組織損傷或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均會限制老年患者的活動能力,甚至需要長期臥床。當患者長時間處于側臥位時,髖部、肩胛骨、內外踝部等骨性突起部位因持續受壓而發生壓力性損傷;當患者持續平臥時,骶尾部、足跟等部位長時受壓而發生壓力性損傷。輪椅通常是老年患者除臥床外的活動方式,因此,坐位時坐骨發生壓力性損傷的概率也大大上升。對于強迫體位,特別是坐位和半坐臥位的患者,骶尾部和足踝的壓瘡發生率非常高。為此,我們需根據患者的不同病情、體位、身體狀況,制定個體化的翻身時間,且要根據每次翻身時患者的皮膚狀態,隨時調整,而不能一律定為2小時翻身。
從患者壓瘡部位能看出,壓瘡患者中多處壓瘡占2/3,充分說明在不當的護理方法,已發送壓瘡的患者再次發生壓瘡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而多處壓瘡的患者在治療難度是呈幾何數增長的。
3.4 住院病人壓瘡分期及轉歸情況分析
數據顯示,1期和2期壓力性損傷的發生率最高,占壓力性損傷發生率的52.98%,說明壓瘡干預的重要性,1期和2期壓瘡是壓瘡治療的關鍵時期,如果能夠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壓瘡會在治療時間短,花費少,效果好,預后良的情況下好轉甚至治愈。而一旦未能夠很好的抓住這個時期,加之不當的護理方法,此類患者會很快轉為3期和4期的壓瘡,到那時將是災難性的。壓瘡痊愈率占17.62%,好轉率占70.66%。說明我院對于壓瘡患者的干預措施是 有效的,排除因患者病情重對壓瘡的影響,住院時間短,患者家屬配合度和重視程度也是壓瘡治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這也就證明了居家護理和加強全民健康意識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4 小結
從對2018年壓瘡發生情況的統計來看,病人壓瘡現患率較高,且以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為主體,壓瘡重在預防難在治療,如何能夠早期發現,早期干預以降低壓瘡的發生率,這是我們今后工作的重點。而對壓瘡患者能夠建立完善的干預系統,提高壓瘡患者的自護能力,改善壓瘡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壓瘡的治愈率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王泠.2014 版國際《壓瘡預防和治療:臨床實踐指南》解讀[J].中國護理管理,2016,16(5):577-580.
[2] 王英,蒙張敏,黃丹莉.壓瘡評估和預防的循證醫學證據[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6,22(7):37-39.
[3] [1]徐玲,蔣琪霞.我國12所醫院壓瘡現患率和醫院內獲得性壓瘡發生率調研[J].護理學報,2012,19(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