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慧

【摘 要】 目的: 探討低分子肝素預防外科手術后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將符合要求的患者篩選后,隨機選取132名患者,均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院就診的患者,兩組患者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采用摸數字的方法,對照組66名,觀察組66名,兩組患者均接受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加強護理,兩組患者在不同護理方法下,對比患者的凝血四項檢查、護理滿意度評分、血栓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變化、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時間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變化低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患者血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的同時,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不僅能降低血栓發生率,改善患者的凝血狀況,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 低分子肝素;外科手術;血栓形成;預防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1.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242-01
患者接受外科手術后,需要較長的時間臥床休養,增加了發生靜脈血栓的概率,也是外科手術較為常見的并發癥,多見于肢體靜脈,血栓對疾病的影響較大,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殘疾,因此在患者手術后,讓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時加強對患者護理干預,患者的護理效果較為滿意[1-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符合要求的患者篩選后,隨機選取132名患者,均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到院就診的患者,兩組患者按照平均分配的方式,采用摸數字的方法,對照組66名,觀察組66名,對照組中,男性有36人,女性有30人,年齡區間在18-79歲,平均年齡為(50.92±2.9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有31人,女性有35人,年齡區間在19-75歲,平均年齡為(50.82±2.44)歲。研究人員將上述資料使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P>0.05)無統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①納入研究的患者均為接受外科手術的患者;②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且詳細了解本次研究;③研究人員評估患者的體能狀況,患者的精神狀況、溝通能力以及自主表達能力均尚可。
排除標準:①患者同時伴有嚴重的肝腎功能衰竭、心臟疾病、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等;②患者的心功能較差,心功能分級處于3-4級;③患者同時伴有活動性感染;④患者同時患有兩種癌癥;⑤患者不愿參與本次研究。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加強護理,具體措施如下:在患者手術完成后,患者對于臥床休養有一定的心理負擔,擔心自身的生活自理能力受到影響,護理人員應為患者講解,手術后為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能有效的降低血栓發生率,從而促進疾病好轉,緩解患者的內心壓力;同時加強對患者的預防血栓護理,每日讓患者進行直腿抬高,盡量避開患側,增加患者每日翻身次數,做好皮膚護理,以降低血栓的發生風險[3-4]。
1.3 觀察指標
1.3.1 護理滿意度評分表 護理人員針對本次研究,設計護理滿意度評分表,讓患者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態度、護理操作、護理理論以及服務態度的進行打分,每張護理滿意度評分表應時簽日期,評分表0-100分,越接近100分,患者的滿意度則越高。
1.3.2 護理人員統計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凝血酶原時間變化、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時間指標及骼外靜脈血栓、股靜脈血栓、脛腓靜脈血栓、腘靜脈血栓等血栓發生率。研究中的數據均使用軟件進行處理。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中的數據,研究人員先進行分類,可分為計量資料(x±s)、計數資料(%),使用Excel表對數據整理后,分別使用t檢驗、卡方檢驗,以95%作為可信區間,統計學軟件使用SPSS25.0,(P<0.05)視為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表格數據可得知,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凝血四項檢查結果對比,觀察組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變化、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時間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變化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以及血栓發生率,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93.82±1.92)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82.87±3.42),(P<0.05)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者中,發生骼外靜脈血栓(0)、股靜脈血栓(1)、脛腓靜脈血栓(0)、腘靜脈血栓(0)等血栓發生率為1.52%(1/66);對照組患者中,發生骼外靜脈血栓(1)、股靜脈血栓(5)、脛腓靜脈血栓(1)、腘靜脈血栓(1)等血栓發生率為12.12%(8/66);觀察組患者靜脈血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靜脈血栓[5]是患者的血液在深靜脈內無法正常凝結,從而影響下肢靜脈回流,也是外科手術患者較為常見的并發癥;若是發生下肢靜脈血栓,不僅對患者的四肢功能有一定的影響,對其預后效果也有不利影響,因此手術后,多為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其預防效果已經得到認可,若是在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的同時,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則能有效的改善患者預后,對科室護理滿意度的提升,也有益處[6-8]。
本次研究中,兩組患者同時注射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的同時,分別接受不同的護理干預方式,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接受加強護理,兩組患者的凝血指標對比,觀察組患者的凝血酶原時間變化、纖維蛋白原、凝血酶時間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時間變化低于對照組患者,且觀察組患者血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比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組間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接受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注射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的同時,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不僅能降低血栓發生率,而且能改善患者的凝血狀況,護理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侯訓凱,林永杰,石恩東,等.低分子肝素與利伐沙班預防脊柱外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J].中國藥房,2015,55(30):4221-4223.
[2] 李丹萍,毛莉莉.低分子肝素鈣預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及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51(7):4461-4461.
[3] 趙綺蓮.低分子肝素鈣結合早期康復干預預防股骨粗隆間骨折內固定術后深靜脈血栓的效果分析[J].海峽藥學,2018,30(5):145-147.
[4] 馮海峰,顧云峰,周俊.舒血寧聯合低分子肝素鈣預防老年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研究[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29):4074-4075.
[5] 趙繼磊,狄勇,李悅,等.監測血漿肝素含量調整低分子肝素用量預防膝關節置換術后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療效觀察[J].家庭醫藥,2018,56(7):149.
[6] 沈廣俠.探討低相對分子質量肝素預防微創心臟外科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護理配合措施[J].血栓與止血學,2018,24(2):326-328.
[7] 黃會芳,林郁宵.紅花黃色素聯合低相對分子質量肝素在髖部骨折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預防效果[J].血栓與止血學,2018,24(1):31-33.
[8] 陳家久,楊路路,姜竹冠,等.觀察低分子肝素聯合空氣壓力波治療預防婦科腫瘤手術后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護理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8,44(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