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敬 傅佳
【摘 要】 目的:探討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治療中,超聲引導下動脈穿刺置管術的應用方法及干預效果。方法:對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診的3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情況進行回顧分析,為患者提供超聲引導下動脈穿刺置管術治療,同時配合術前評估、術中配合以及術后護理。結果:本組32例患者中,31例均快速恢復循環血容量,1例死亡,治療有效率為96.88%;一次穿刺成功率為90.32%;操作平均時間為(80.91±10.52)s;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3.23%,經對癥處理后,順利康復出院。結果:針對失血性休克患者,通過超聲引導下動脈穿刺置管術治療,配合積極有效的護理干預,可較好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控制并發癥,值得推廣。
【關鍵詞】 失血性休克;超聲引導下動脈穿刺置管術;護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821.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9)18-257-02
失血性休克主要是指因大量失血而導致的休克癥狀,多見于消化性潰瘍出血、外傷出血、婦產科疾病而導致的出血等。在發生失血之后,是否出現休克并非取決于失血量,而是失血的速度,休克通常是在大量、快速(超過總血量的30%-35%)失血而無法得到及時救治、補充的情況下而出現的[1]。因失血性休克患者表現為血容量迅速下降,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有創血壓監測,我科室提出了借助超聲的引導實施動脈穿刺置管術,并將其作為失血性休克患者干預的重要方法。現結合我院科接診的失血性休克患者,實施超聲引導下動脈穿刺置管術的相關情況做如下總結。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共接診失血性休克患者32例,為其提供超聲引導下動脈穿刺置管術治療,其中女性5例,男性27例,年齡為18-45歲,平均年齡為(32.52±1.47)歲;其中腹腔臟器損傷患者14例,嚴重骨盆骨折患者12例,其他6例。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運用超聲診斷系統與L38Xi /10-5MHz探頭進行引導。取平臥位,將其頭部稍微轉向置管部位的對側,行常規的消毒鋪巾干預,并實施相應的局部麻醉處理。在超聲儀器探頭觸及部位均勻涂抹耦合劑,運用無菌手套將其探頭套住,探頭對橈動脈進行橫切探查,明確動脈解剖的具體位置和走向,對探頭的位置進行相應調整,促使動脈能夠處于超聲圖像的中間位置之后,即可取探頭的中間點實施進針處理,進針的角度大約為30°左右,在進行穿刺的過程中,向彩超識別的動脈位置向動脈走向方向進行穿刺,見針尾有血液涌出,壓低針尾與皮膚呈30°角,繼續進針2mm,拔出針芯,連接換能器,固定套管。
1.2.2 護理方法:(1)術前評估:對患者的穿刺部位皮膚情況進行觀察,是否有破損、瘢痕情況。根據醫生的要求為患者提供相應的臨床檢查,評估凝血酶原活動度以及血小板等情況,掌握患者凝血機制特點。(2)術中配合:幫助患者調整正確的體位,協作選取正確的超聲探頭,并進行穿刺位置的確定,保證探頭能夠與橈動脈始終保持平行。(3)術后護理:①導管護理:因導管一般在腕橫紋位置,極易出現移位情況,必須運用透明敷貼對其進行固定。②預防感染:動脈置管非常容易發生感染現象,在進行穿刺時,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是否存在紅腫、發熱等情況,已發生感染者遵醫囑使用抗生素治療。③出血、血腫:嚴重凝血機制障礙者應避免動脈穿刺。拔針后立即用干燥無菌紗布或棉簽按壓3~5分鐘,并檢查出血是否停止。④血栓:選擇動脈穿刺部位時,應優先考慮穿刺部位側支循環是否良好,減少同一穿刺點的穿刺次數。若血栓形成,可遵醫囑行尿激酶溶栓治療。
2 結果
本組32例患者,其中31例均快速恢復循環血容量,1例因病情危急,最終因失血過多救治無效死亡,治療有效率為96.88%。31例存活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患者28例,成功率為90.32%;操作平均時間為(80.91±10.52)s。術后出現1例并發癥,發生了血腫情況,發生率為3.23%,但經過對癥處理后,均順利康復出院。
3 討論
針對失血性休克患者,在為患者提供手術治療之前,因病情危急,為其提供有效的液體復蘇是治療的關鍵,同時也決定患者預后效果的關鍵。但在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療中,除了強調補液總量之外,還必須重視起擴容速度,這比提高容量更為關鍵,為此,必構建起迅速的補液通路[2]。當患者在出現休克癥狀時,其小靜脈、小動脈以及毛細血管均會出現迅速收縮,從而導致血液瘀滯,給動脈穿刺帶來極大的影響,除此之外,由于血管腔本身較為細小,在血管發生收縮的情況下,也致使外周靜脈的補液速度迅速下降,很難實現對擴容速度的提升,為此,在對失血性休克患者干預中,動脈成為了較為理想的穿刺部位[3]。
傳統的穿刺方法,穿刺成功率較低。超聲引導下動脈穿刺置管術主要是借助超聲對動脈位置進行明確,再根據其引導來有效提高穿刺準確率,控制并發癥。我科在針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療中,借助超聲引導下動脈置管術干預的同時,同時配合術前、術中、術后的方面護理服務,建立起一個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的救治體系,最大程度上保證患者生命健康。根據本研究結果來看,通過為患者提供超聲引導下動脈穿刺置管術干預,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得到了順利救治,僅出現1例因病情嚴重失血過多而死,并且取得了90.32%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術后只發生了1例并發癥。
綜上所述,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救治過程中,超聲引導下動脈穿刺置管術與圍術期護理干預的聯合運用,可有效保證患者的生命健康,控制并發癥,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鄢濤,謝雯雯,劉小琴,等.骨髓腔穿刺輸液在基層醫院創傷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8,29(20):2863-2865.
[2] 陳汀勞,馮日祥,呂偉垣,等.骨髓腔穿刺輸液在創傷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中的應用[J].當代醫學,2015,21(17):50-51.
[3] 楊宇恒,魏薇萍.外傷性失血性休克搶救中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的選擇[J].中華全科醫學,2013,11(06):985-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