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 石景山 謝會芹 郭永元
區域經濟一體化建立在區域分工與協作基礎上,通過生產要素的區域流動,推動區域經濟整體協調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背景下,區域產業轉移、發展及產業的輻射效應都發生了變化。與產業轉移直接相關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產業的承接,另一個是產業承接后的融合與可持續發展[1]。而產業承接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測度是重要的內容。
《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十三五"規劃》提出“適應、把握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與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相銜接”。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是實現京津冀優勢互補、促進環渤海經濟區發展,是河北省“十三五”時期發展面臨的重要機遇。張貴、祝爾娟、田學斌、文魁[2-5]等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下的產業對接與轉移、產業創新與能力提升、生態環境等進行了研究,并給出了決策建議。
目前,不論是在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還是中國東西產業轉移承接、國際業務承接上都取得了新的進展和不俗的成績。但依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如:區域內沒有形成統一市場、缺少整體區域規劃、河北省的高精尖人才在北京“虹吸效應”的影響下比較匱乏。
基于上述理論及問題,謝會芹在主持《京津冀協同發展下河北省產業可持續承接發展能力與輻射效應研究》課題的研究中,對課題研究的相關成果進行總結和擴展,編著了《區域經濟一體化視角下中國產業可持續發展及輻射效應的多維度研究》一書。能看出,該書做了大量調研工作,收集了大量有意義的數據。從多學科、多研究方法、多視角對一體化視角下的中國區域產業發展和河北省產業承接、可持續發展進行了研究,對推動我國產業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該書分上下兩篇,共十二章。上篇“立足經濟一體化,開拓中國產業發展新時代”從三個方面對中國產業相關問題進行研究,一是國家產業轉移承接研究,二是國家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三是產業輻射效應研究。一,首先從相關理論綜述入手,分析了產業轉移承接對國家、地區的影響。接著運用數據、圖形和對比方法對中國產業轉移與承接的現狀進行實證分析,提出了中國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時的新思路。二,對產業可持續發展理論和輻射理論進行介紹,對可持續發展能力評估指標體系的構建和輻射效應的測度方法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三,運用大量數據對中國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現狀進行分析,通過分析提出并診斷問題,對中國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進行展望。四,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輻射效應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斷裂點模型分析出中國主要中心城市及區域的輻射范圍和輻射能力。
下篇“借力京津冀優勢,續寫河北產業發展新篇章”從第八章開始,圍繞河北省的產業現狀、產業能力和產業發展方向展開研究。一,收集了大量、時效性強的產業數據,對河北省的產業結構和產業承接現狀進行多維度分析,通過京津冀三地對比研究,分析河北省在產業發展中的優勢、查找當前產業承接、發展中存在的客觀現實問題。二,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等對河北省各地市產業的承接能力、城市競爭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輻射能力進行實證分析,發現石家莊、保定、唐山的產業承接能力較強,并提出提升河北省產業整體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輻射能力的有效措施。三,指出河北省產業發展的方向。
該書內容詳實、分析透徹、結構嚴謹、實用性強,該書有四方面亮點:
大量真實有效的數據。該書在分析國家、河北省產業具體情況時數據調研充分、數據詳實。不論是在數據種類上還是在數據的時間跨度上,該書均能保證數據大量且有效。比如,分析河北省產業結構和產業承接的現狀時,選取了河北省11個有代表性的地市、包括三大產業、時間跨度是2004年(有些是從1999年)到2017年的大量數據。這些大量真實有效的數據使得現狀分析更精準、問題把握更到位、成果提取更有效。
使用科學合理的方法。該書在測度承接力、評價可持續發展能力和輻射效應時均采用了適當的方法。如,用數據分析、趨勢圖法和對比法對中國產業轉移與承接的現狀進行實證分析,運用層次分析法構建輻射效應評價指標體系,運用斷裂點模型進行實證分析。這些方法的使用讓分析更科學、成果更具有說服力。
具有應用價值。該書的應用價值在第二篇中體現的尤為明顯。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研究河北省產業的承接、可持續發展能力及輻射效應,對國家戰略的實施、河北省產業的健康發展有著深遠意義。對我省所承接的產業和原有產業在廣告、服務及定價方面進行多維博弈研究,對河北省政府、市場和行業、企業提出促進產業健康承接、可持續發展的建議。采用區位商系數法分別對河北省三大產業的集聚效應進行探究。通過區位商值的比較,分析河北省三大產業的集聚現狀,發現問題并提出促進產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具有創新性。以經濟學、統計學、博弈理論為基礎,構建河北產業的博弈模型,對河北省新承接的產業和原有產業進行多維博弈分析。在實地調查基礎上,尋找促使承接產業和本土產業和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對產業持續承接能力以及持續發展能力的提升尋求對策,是對相關領域研究的補充。
綜上所述,《區域經濟一體化視角下中國產業可持續發展及輻射效應的多維度研究》一書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做了大量的調查工作和嚴謹的研究工作。對中國產業的轉移承接、可持續發展進行全面分析,以課題研究為依托、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背景對河北省產業的承接發展和輻射能力進行了實證研究,成果豐碩。
[1] 鄒積亮. 產業轉移理論及其發展趨向分析[J].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 2007,06: 51-56.
[2] 文魁.京津冀大棋局——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思考[J]. 經濟與管理, 2014,6(28):8-12.
[3] 田學斌,竇麗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制度創新問題研究[C].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展望與思考——2014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 , 2014: 119-127.
[4] 祝爾娟,齊子翔,毛文富. 京津冀區域承載力與生態文明建設—2012首都圈發展高層論壇觀點綜述[J]. 生態經濟, 2014,2(30): 57-61.
[5] 張貴,石海洋,等.京津冀都市圈產業創新網絡再造與能力提升[J]. 河北工業大學學報, 2014,1(6):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