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翠
[摘要]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開始傳入中國,在唐代和宋代發展到頂峰,自那時起,禪文化對民眾生活的影響逐漸廣泛及深遠。承載和體現禪文化的木雕藝術一直以來在室內設計中占據重要的地位,禪文化與現代設計的理念碰撞融合后,必將產生獨特的效應,找到禪文化和現代理念完美融合的狀態,對我國室內空間設計產生深遠影響。
[關 ?鍵 ?詞]禪文化;木雕藝術;室內空間設計
一、禪文化及其視角下的木雕藝術
禪文化對我國建筑設計及室內空間設計、裝飾的影響一直都在。禪文化講究天人合一、寧靜自然,現代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人們在工作生活中神經繃緊、奔波疲憊,作為對這種狀態的對抗,“佛系”“森女”“甘做咸魚”等理念應運而生,直擊人們痛處,在得到大家的認同的同時,在互聯網及生活中廣泛傳播。禪文化及木雕藝術恰好與當下人們的訴求一致,因此禪文化及木雕藝術在我國室內設計中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并將迎來巨大的機遇。
1.禪文化發展與現代運用
禪文化自從我國唐朝迅速興起以來,一直不斷發展,幾乎從未間斷,時至今日仍然影響深遠。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因為該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契合人們身體和心理的需求,禪文化同當下的社會氛圍交匯后產生的文化效應,不僅為禪文化的改革進步提供了新的思想源泉,也為其商業化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禪文化講究“寂”與“靜”,其實不僅是禪文化,中國傳統的道教文化、佛家文化、儒家文化等都有這個特點,講究不爭、無為、中庸等,同當下的“佛系”文化有異曲同工之處。禪文化在當下的運用,特別是商業化,應當在堅守其核心思想的前提下,做相應的形式變化以更加適應人們的需求,不僅在建筑風格、裝飾風格等方面,在生活理念、裝飾、服飾、用具等方面都可以進行探索嘗試。
2.木雕藝術在室內裝飾中的應用發展
我國木雕藝術的起源較禪文化早。木雕藝術隨著金屬器具的產生逐漸發展壯大,從產生、發展、繁榮到轉型前前后后歷經七千多年的時間。秦漢時期我國的木雕藝術就已經相當成熟,并形成鮮明的風格,上至皇室宮廷,下到百姓日用,其類型之豐富、風格之多變、用途之廣泛已經無法用三言兩語概括。唐宋時期,漆技發展成熟,不僅使木雕更加牢固、更易保存,也使木雕更加美觀,風格更加多變,而這一時期佛教發展也達到興盛的地步,各種寺廟建筑、用具、雕像等大量產生,禪文化與木雕藝術的融合與促進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十分明顯。元明時期雕刻的題材更加豐富,山水田園、民俗市井、花鳥草木都能刻出來,并且表現形式上更加靈動鮮活。現代社會,工業的快速發展使得木質器具的使用率大幅下降,木雕的實用性大打折扣,但是木雕藝術作為優秀的傳統文化被繼承下來,而且因為木雕符合我國人民的審美習慣,在家居裝飾、藝術設計等方面仍是主流的選擇,工業的進步也推動木雕質量越來越好,生產成本越來越低。木雕的特點在于實用性與觀賞性并重,在家居設計中有極高的適應性,文化含義方面,木雕可以包含民族特色、傳統文化、思想信仰,開發空間極大;實用性方面,傳統的木料和現代工藝的結合,使木雕質量能得到保證。桌椅門窗、屏風柜具、玩具裝飾等等,可擴展到生活起居的每一個角落。
二、禪文化木雕藝術占據現代空間設計的江山一角
禪文化和木雕藝術都是我國文化的精粹,擁有深厚的底蘊和廣泛的認可度,二者的結合也有較長的歷史。但是現代工業和外來文化也對傳統的雕刻及室內空間設計有很大的沖擊,因為外來藝術的新奇和實用使得國內的設計缺少鑒別地引入,一時間出現傳統藝術受到冷落的情況,這種現象讓國內的空間設計顯得雷同。隨著時間的推移,外來的藝術形式經過洗禮之后,很多的外來文化被摒棄或同化。禪文化木雕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得到重新重視和應用,并且吸收結合各種優秀文化后,禪文化視角下的木雕藝術在室內空間設計中占據很大一片江山。
1.現代室內空間設計的理念與走向
當代室內空間設計的理念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綜合影響的體現,人們對空間設計的要求的共同點是可持續發展、簡約、科技感、實用性與觀賞性并重等,相比較于傳統的理念有很大的不同。現代建筑不再講究單純的理性主義,而是在講究功能和實用的同時注重展現的形式,形態結構和形式美成為當代實際的準則,從每個城市的室內設計中可明顯感受出來。科技支撐,建筑及裝修體現強烈的科技感,并且這種風尚只增不減,將會在以后的設計中有更突出的運用。傳統與現代結合,室內設計的文化底蘊來源有兩個,一是傳統,二是前沿,都在尋求創新和差異性。最后一種理念則是復古傳統,講究完美再現傳統的美感與技藝,或者注重民族文化和人性特征。這些方面都是禪文化木雕藝術設計時必須注重的方面。
2.禪文化木雕結合現代設計理念走進室內設計
禪文化同木雕藝術的組合早已有經驗可循,怎樣把禪文化視角下的木雕藝術同當下審美與設計理念相結合才是思考的方向,也是其發展創新的思路。禪文化講究寂與靜、自然與人的和諧;木雕藝術雅致、內涵;現代設計講求創新、精煉、潮流。于是三者結合的思路就是各取其優點,首先是家居設計,美感、舒適、實用三者并重,家庭環境下的木雕可采用不同于以往較嚴肅莊重的鮮紅、深沉的搭色,米色、淺藍等都可以大膽設計,要和諧;圖案和功能也可推陳出新,例如木雕的屏風、隔離、吊頂、茶具都可結合當下的時尚元素,空間布置要恰到好處,不突兀、不空缺,做到渾然一體。以質量為基礎,以人為本,保證審美不古板、不怪異,樸素優雅,個性創新。公司或園館的設計布置理念是一樣的,但應該有偏向性,或實用,或美觀,或體現文化內涵,或體現科技感,針對特定的市場,細分消費群體,設計風格合適具體環境。
三、禪文化木雕在其他領域的應用
禪文化下的木雕藝術發展和應用的空間巨大,除了應用于室內空間設計外還可嘗試其他領域,例如玩偶裝飾,此類商品在年輕消費群體中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利用這類商品傳播設計理念也是很實用的方法,通過在不同市場細分中的呼應作用,在人們心中傳播和建立禪木雕的設計理念,也有助于同種理念下室內空間設計的發展。
禪文化、木雕藝術都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二者結合的藝術設計也有源遠流長的歷史,應用于現代化的空間設計中時,關鍵在于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傳統之為傳統自有其不可忽視的優點與妙用,但傳統是進步變革的,動力就源于相應時代人們的不同需求,只有汲取傳統文化中精華與現代的設計思想相結合,才能創造出優秀的設計,因此舍棄和創新尤為重要。真理在實踐中發展,設計的理念不可能一成不變,要滿足各個時代和各個人群的需求,不斷地學習、調整,才能保持有源源不斷的動力來促進發展。
參考文獻:
[1]何平.居室室內設計中的禪意空間[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5).
[2]何鎮強.室內設計師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周燕珉.住宅精細化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1).
作者單位:海南大偉雕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