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曾瑞雪 龔理 李靜
[關 ?鍵 ?詞]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意義;挑戰;路徑措施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在社會基層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這是《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對黨的基層組織地位的描述。高校是新時期推動黨的建設發展的重要陣地,高校基層黨組織是高校宣傳和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基礎,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關系到高校整體黨建水平的提升。
一、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現實意義
第一,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高校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需要。各基層黨組織是高校黨員和群眾、教師和學生等各類群體凝聚的樞紐和向心力所在,更承擔著教育、管理、監督黨員的巨大作用,是高校黨的建設的第一線,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基礎。高校落實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必須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落腳點。第二,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需要。通過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來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確保實現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二、加強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路徑和措施
(一)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政治建設
組織黨員干部、廣大師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通過講黨課、中層干部培訓、黨支部書記培訓、主題教育、專題報告、實踐鍛煉、參觀學習等活動,教育全體黨員干部及廣大師生堅定理想信念,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增強黨性修養,通過學習達到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扎實工作、刻苦學習的目的。嚴格落實高校黨建“對標爭先”“強身健體”計劃實施方案,從學校黨委、院系黨組織到基層黨支部做到層層壓實責任,持續推進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按照要求嚴格落實黨支部的“三會一課”制度,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并充分結合各個黨支部的自身特點,讓“三會一課”這種黨內政治生活有針對、有重點、有特色。開好學校各級黨組織的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認真制定實施方案,扎實開展會前學習,廣泛調查研究,普遍征求意見,會上深入對照檢查,嚴肅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會后積極落實整改措施。
(二)完善組織體系,加強組織建設
學校高度重視師生黨支部和黨員隊伍建設,結合學校黨建工作實際,分別制定教師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的工作建設標準及考核評價辦法,為黨支部提供規則和準繩,進而為學校黨建工作夯實組織基礎。嚴格履行“一崗雙責”,建立了聯系院系黨組織的相關制度,以開展調查研究、幫助解決問題、幫扶困難群眾、做好監督檢查為主要任務,完善基層組織和制度建設,充分發揮指導帶動作用,推助基層黨建水平提升。以每年“七一”表揚工作為載體,鼓勵先進,樹立榜樣標桿,激發廣大黨員不忘初心跟黨走,牢記使命勇擔當的工作熱情,引導和激勵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積極投身學校建設的各項事業中,為學校改革建設發展貢獻力量。加強實施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培育工程,從組織領導、政策保障、責任落實三個方面的工作要求出發,著力培樹,力爭實現“雙帶頭人”黨支部書記全覆蓋。做好高校黨員發展工作,做好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的培養教育,加強發展對象理論測試與管理。完善各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全面覆蓋,著力解決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針對薄弱環節,提出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確保述職評議考核工作有成效、有突破,形成以點帶面的效果。
(三)創新工作方法,加強活動建設
開展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活動,制定下發開展黨建特色品牌創建活動方案,扎實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發展,推進黨建工作創新、平臺拓展和作風建設,激發學校各級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發揮特色品牌的示范帶動效應,加強輻射作用,推動形成更多黨建特色品牌和工作亮點的格局。黨支部堅持每月開展支部主題黨日活動,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充分宣傳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圍繞議政議事、推進工作、組織生活、學習教育和為民服務等為活動主題,進一步強化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提升高校基層黨組織志愿服務能力,引導黨員不忘初心,增強奉獻意識,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或社會實踐團隊,發揮高校師生的專業特長和學識優勢,廣泛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切實踐行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加強黨員的社會實踐鍛煉,在具體的志愿服務活動中錘煉黨性。
參考文獻:
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作者單位:承德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