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菲
[摘要]隨著高職院校對科研的重視程度的提升,科研項目的數量也越來越多,為更好地管理科研項目,改變現狀,推動學校科研的發展,從科研管理模式的轉變、科研項目過程管理的創新、加強科研管理人員業務培訓三個方面分析了高職院校科研項目優化管理的路徑。
[關 ?鍵 ?詞]高職院校;科研項目 ;優化管理
科技創新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支撐,人才是創新的根本。黨的十八大提出了我國的科研事業處于一個新的歷史起點,國家發展需要把科技創新放在核心的位置。2012年,國家頒發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的文件,為落實此文件,促進科技與經濟的同步發展,國家相繼發布了《國務院關于改進加強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1號)、《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中辦發〔2016〕50號)、《國務院關于優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績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國發〔2018〕25號)等科技政策。在政策的引導下,高校科研項目的管理需要適應創新發展的規律,不能再依賴傳統的模式管理。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在科研管理機構的設置、管理模式等方面有所差異,但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科研項目的管理不僅僅是本科院校重點工作,也是高職院校轉型升級發展的核心任務。
一 高職院校科研項目管理的現狀
1.高職院校科研項目管理的方式
科研項目是以規范的制度在一個規定的時間內為了一個明確的目標所進行科學技術研究的工作。科研項目按照類型分為:縱向科研項目、橫向科研項目、校內科研項目。將國家、省廳等主管部門立項的項目歸納于縱向科研項目,主要偏向于理論和基礎的科研創新。將企事業單位委托的技術服務和技術開發等項目歸納于橫向科研項目,主要偏向于技術實踐等。按照項目級別分為國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市廳級項目、校級項目、學會項目等;按照項目所屬學科分為自然科學類項目和人文社會科學類項目。目前,有的高職院校還將科研項目的管理掛靠在別的行政部門進行管理。因為以往高職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科研項目較少,愿意做科研、做項目的教師不多。但是隨著高職院校對科研的重視,不同渠道挖掘科研項目申報的途徑,目前高職院校的科研項目逐年增長。部分高職院校設置了獨立的部門進行科研管理,但是管理機構沒有按照類別或者學科來進行區分管理,還屬于集中管理。
2.高職院校科研項目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1)科研管理部門人員設置不充分
目前,學校只要涉及科研相關的,通常都設置在一個處,因此,管理的工作內容很豐富,有科研項目、知識產權、科研成果報獎、科研成果的轉化、學術交流、學術團體、科研獎勵、科研工作量審核等本部門的工作內容,還需配合其他部門及上級主管部門等完成一些數據統計及其他工作。但是學校給科技管理部門配的工作人員較少,有的工作人員要身兼數職,導致工作無法做到專業和細化管理。
(2)科研項目過程化管理的不重視
大部分學校存在重立項輕管理的問題,高職院校也同樣存在這種現象。上級部門的各項數據統計、申報項目及獎項等申報條件里,都關注學校所擁有的項目數及項目等級。因此,學校發布各級項目的申報通知,為提高立項率,邀請專家進行指導和論證。項目立項后,學校關注每年立項的數量和到賬經費的金額,而不關注教師在執行此項目過程中所遇到的研究條件的限制、研究時間不夠等問題。到項目結題時,有些教師為完成項目考核指標簡單應付結題,有些教師研究不下去了而無法結題,也有些教師申請延期結題。這些情況都影響學校在下一個年度項目的立項,上級部門會考慮是否有能力承擔下發的項目,會控制立項的數量,懷疑學校的科研能力,影響了學校的聲譽。
(3)科研獎勵制度的不完善
高職院校為調動教師做科研的積極性,制定獎勵政策,加大了獎勵的力度。也有學校為鼓勵老師申報國家級項目,只要教師申請,就給予一定的經費作支撐。政策出來后,教師的積極性有所提高,也提高了教師申請項目的主動性,申請量大幅度上升,但是立項率沒有提高,研究成果的質量沒有較大的進步,最大的原因是教師為獎勵而做科研,而并非是真正喜歡做科研,沒有真正用精力去做科研,導致普通期刊、普通項目的數量多,高級別的項目、三大檢索平臺收錄的論文較少,科研成果的質量不高,從而無法申請一些高層次的成果獎勵,科技成果也難以轉化。
(4)交叉部門平臺信息的不暢通
高校為進行科研成果的查詢和管理,購買了科研管理系統等平臺,但是因為科研系統定制費用較高,而購買的都是只能進行簡單層面上的數據查詢和新增等功能的管理系統。在項目立項時,下撥了科研經費,因科研管理平臺和財務管理平臺沒有定制化進行對接,無法及時了解經費到賬的情況,科技管理人員要經常去財務部門進行核查,經費到賬后,還需要進行一定流程的經費請示,等相關部門領導簽完字后,經費才能下撥到項目中,項目負責人才能使用。這種交叉部門平臺信息的不暢通等因素影響了教師開展項目研究的情緒和研究周期。
二 探析高職院校科研項目優化管理的路徑
1.科研管理模式從“管理”到“服務”的轉變
目前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方式基本上都是集中于科技處或科研處這樣的管理部門進行管理,應該學習本科院校的二級化分散管理。將管理的模式從重管理到強服務進行轉變,協同二級學院共同進行科研項目的管理,需要二級學院成立一個二級管理的科研部門,在申請、立項、中期檢查、經費使用、結項驗收整個項目的研究周期,二級學院都應該參與其中,及時了解本學院科研狀態,直接與教師進行項目溝通,了解項目需求等,與學校科技處進行對接,了解和反饋項目信息,及時解決教師在項目研究中遇到的困難。
高職院校的科研管理部門也應該協同其他管理部門,從資源、政策、數據等方面進行互通,將學校的信息系統進行最大化的共享,給領導設置權限入口,及時了解學校的實際情況,優化學校的管理模式,對學校的發展方向進行正確的把握。
全校各個層面共同關注學校的科研,簡化科研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共同為教師做好服務,為教師排憂解難。這樣可以提高教師申報科研項目的積極性,也強化了教師的科研意識。
2. 科研項目過程管理的創新
以往科研項目的管理,僅僅是依靠現有的政策和考核指標來進行管理,科研項目過程的管理,需要從項目周期開始進行管理。(1)學校要圍繞國家和社會的需求,依托學校的專業特色,重點引導教師申報有價值的項目,避免沒有價值的項目重復研究。(2)項目的立項是關鍵,從項目申報開始,高職院校不同于本科院校的教師,本科院校項目數較多,項目申報比較有經驗。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從項目申報書的撰寫和格式要求開始,特別是對新引進的教師,宣讀學校現有的科技政策,多方面激勵教師的科研意識,邀請已立項的項目負責人對有意向的申報人進行輔導,之后再協同二級學院邀請學科專家進行一對一的指導,對研究內容的論證,提出指導意見,這樣反復地在項目申報時進行修改,降低形式審查時出錯而被篩除,增加了項目立項率。(3)在項目的實施期間,因為學校專業太多,學校沒辦法做到管理統一,二級學院應主動承擔項目過程化管理的職責,需要以專業的角度對項目進行監督和指導,不隨便更改項目任務書或合作,在嚴格遵守學校的經費管理辦法,項目管理等政策下完成項目的實施。(4)項目結題,檢查項目是否按照項目年度考核目標完成,重視項目負責人的科研誠信,對項目研究成果進行查重,不能同一成果多項目使用結題。對科研誠信有問題的項目負責人,對其進行相應程度的懲罰,從根本上提高科研成果的質量。
3.科研管理人員業務培訓的加強
科研管理人員是直接和科研人員對接的,科研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直接影響到科研人員對項目等科技創新的重視態度。近幾年,學校為擴大發展,引進博士等高層次人才,新引進的人才被學校劃為科研骨干,重點培養對象,而管理人員的業務能力跟不上學校的發展節奏,在業務上遇到難題,只能臨時去別的學校打聽,這種學習的方式會影響辦事的效率。因此,學校應該增加科研管理人員,學習本科院校,將科研項目自然類和人文類項目進行分類、細化管理,對科研管理人員開展一定周期的業務培訓,學習國家的、地方的科技政策,也可以去別的學校做調研學習,增加科研管理人員的見識,提高科研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從而更好地、更專業地為科研人員服務。
總之,隨著高職院校對科研重視程度的提升,除了完善學校的管理體制,結合學校優勢,優化科研項目的管理外,高職院校還需要協同各方創新活動主體,整合現有資源,挖掘項目申報的渠道,在保證科研項目等成果的數量和質量同步提高下,還需要將科研成果進行推廣,增加科研成果的轉化效率,推動高職院校科技的進步。
參考文獻:
[1]陳瓊,張春強.高職院校教改項目運行管理現狀及優化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135-137.
[2]郭平.高職院校科研項目精細化管理路徑探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11):36-37.
[3]王瑩.高職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背景下業務流程優化研究:以F學院為例[J].襄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2):34-37.
[4]吳小平,劉武周,王成瓊.高職院校二級院系推行項目管理初探:以內江職業技術學院中專部項目管理為例[J].職業,2018(5):62-63.
[5]嚴穎.應對高職院校科研管理問題的基本思路[J].科技視界,2017(32):72-75.
[6]毛亮.高職院校科研項目過程管理創新路徑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7(9):141-142
[7]周成瑤. 科研項目精細化管理探析[J].中國高校科技,2017(4):26-28.
作者簡介:謝菲(1982—),女,江蘇金壇人,助理研究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教育。
作者單位: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