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玲,張廣斌,高 然,陳 建,楊文涓,李 銳
(昆明市婦幼保健院 婦一科,云南 昆明 650031)
盆腔器官脫垂(POP)指盆腔器官脫出于陰道內或陰道外,2001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提出:POP指任何陰道節段的前緣達到或超過處女膜緣外1cm以上[1]。隨著人口老齡化,婦科醫生將面臨越來越多的盆腔器官脫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 患者,女性到80歲,一生中經歷尿失禁和盆腔器官脫垂手術的風險是11%。在美國住院行脫垂手術約200 000例/年,且55歲以上婦女子宮全切的最常見的指征是子宮脫垂[2]。可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3]。本文旨在分析雌激素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對絕經后女性輕中度盆腔臟器脫垂疾病中的臨床療效,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診治的60例絕經后輕中度盆腔器官脫垂患者進行了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一、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絕經后輕中度盆腔器官脫垂患者60例為研究對象,年齡48~70歲,平均年齡(54±2.5) 歲。
二、研究方法 采用對照研究,經患者知情同意,按照不同的治療方案,隨機將其分為雌激素治療組,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組,雌激素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組,各20例,3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治療結束后,半年對被調查者進行隨訪,隨訪內容為患者盆腔器官脫垂情況等。比較3組患者治療前后的脫垂程度情況,探討盆底康復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
三、方法 第1組,采用結合雌激素軟膏涂抹整個陰道,每周用藥2次。第2組,采用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生物刺激反饋儀治療,結合電刺激和生物反饋2種方法進行康復訓練,刺激電流強度由0mA開始逐漸增加,以患者能夠耐受且無明顯不適的最大電流為適宜電流。生物反饋治療時結合患者具體情況選擇不同訓練模板。每次治療時間約為30min,10次為1療程,每個療程間可休息2~3d,每周2~3次治療。第3組,采用雌激素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以上3組均治療3月。
四、評定方法 脫垂程度評定:通過測量陰道節段脫垂與處女膜緣距離,通過治療前后長度比較,以治療前后長度差值的絕對值作為評定內容。
五、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 表示,比較使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患者3種治療后陰道節段脫垂程度有一定程度改善,且3種方法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討論盆底肌肉是女性機體重要的組織器官,其作用不僅主要是承托和支持眾多盆腔臟器,盆底肌肉還參與多項生理活動[4]。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分娩、各類婦科手術、外傷等均會導致盆底肌肉損傷與松弛,從而引發女性盆底功能障礙[5]。從廣義角度上講,女性盆底功能障礙主要是指盆底支持結構缺陷、損傷及功能障礙導致的病癥,典型的比如盆腔器官脫垂、壓力性尿失禁,如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病情會繼續進展,若病情逐漸加重,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將帶來嚴重影響[6]。因此,臨床工作者一直在尋找治療盆底肌肉功能障礙的有效治療方法。

表1 患者治療前后脫垂程度對比
對于盆底功能障礙的治療,目前主要有手術治療和保守治療2種方式。其中,手術治療主要是糾正解剖結構的異常,而對于引起解剖異常的盆底肌肉、神經的損傷等發病基礎卻無法解決,且手術主要用于解決重度盆腔器官脫垂,對于輕中度脫垂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有過度醫療可能。
電刺激通過放置于會陰部的電極通過電流刺激,強化整個盆底肌群,同時刺激盆底肌的支配神經,經神經反射增強盆底肌的收縮[7]。生物反饋為儀器監測到盆底肌肉群的生物信號,并將信號以聲音或圖像的形式顯示出來,信號傳達給被治療者,并通過聲音的高低或圖像的變化使患者者了解自己肌肉的功能,患者控制肌肉的收縮強度和時間,信號也相應變化,從而可以按照視聽信號的提示有意識的控制特定肌肉,達到鍛煉的目的。
雌激素是女性體內重要的激素之一,雌激素水平低下是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已成共識,約有60%的嚴重脫垂發生于60歲后。推測雌激素水平低下在盆腔器官脫垂發生中起作用[8-9]。據報道[10],女性絕經后血中雌二醇水平明顯下降,而絕經前壓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的雌二醇水平顯著低于正常者,絕經后SUI患者的雌二醇水平與正常者無顯著差異,提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發生與雌激素的缺乏、衰老有一定關系。雌激素應用于PFD治療已有幾十年的歷史,研究發現其治療機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刺激尿道上皮生長情況;改善尿道黏膜下的靜脈叢血供情況;影響尿道膀胱旁結締組織功能;增加盆底支持結構肌肉張力;促進受損組織內成纖維細胞的增殖[11],可見雌激素的治療有益于盆底組織。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對于絕經后輕中度盆腔臟器脫垂的患者,雌激素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較雌激素治療組,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組脫垂程度改善明顯,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雌激素聯合生物反饋電刺激治療在盆底康復治療中具有良好的臨床療效,能有效促進絕經后輕中度盆腔器官脫垂患者脫垂程度的改善。且操作簡便,無損傷及明顯毒副作用,值得在臨床應用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