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玲 安徽省合肥市栢景灣幼兒園
《指南》中指出:“每天給幼兒看書的時間,養成‘閱讀圖書’的習慣,并注意讓幼兒口述自己聽到或看到的‘故事’,讓幼兒扮演‘講故事人’的角色來編和講自己的故事,對幼兒而言是最重要的早期書面語言學習經驗。”
幼兒進入中班下學期已經具有較好的閱讀習慣,他們在一日活動中的晨間入園、區域活動、餐前餐后、午睡起床等零散時間里會主動去閱讀區拿取圖書進行閱讀,遇到看不懂的問題會及時和小伙伴討論、詢問老師。如何在此基礎上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和講述能力?我們在班級日常活動中又是怎樣做的呢?這里結合班級閱讀活動開展的情況做簡單分享。
每個孩子的閱讀水平、閱讀狀態、閱讀進度都不一樣,都是個別化的。在個別化閱讀中需要老師更多的觀察、記錄與分析。經過多次學習、研討以后,我們認為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也可以通過幼兒看圖講述的形式進行提升與呈現。所以,本學期我們將故事講述列為我班閱讀區重點,我們計劃從單一的看圖片講述向無字書繪本講述、少字多圖的繪本講述過渡。以看看、講講、聽聽的過程來逐步提升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講述能力。
第一階段:看圖片講述
投放材料:5本無字繪本《海浪》
持續時間:一個月
開展重點:愿意看圖,愿意將自己看到的內容講出來。
記錄形式:視頻、圖片
開展情況:剛開始跟孩子們介紹為什么放這5本書,孩子們感到很新鮮,興趣很大,在自由活動的時間里他們隨時可以看到這張圖,會主動將自己看到的內容講給同伴聽。
發現問題:這時不難看出,孩子們的講述還是碎片的,只是將自己看到的東西講了出來,缺少故事情節及連貫性。
問題分析:孩子們的講述能力還比較弱,或者說他們還不知道怎樣進行看圖講述。
討論調整:這時,我們及時組織孩子進行討論:怎樣能讓我們講的內容聽起來像一個完整的故事呢?有的孩子說:“我們要說是什么時候,去了哪里”,有的孩子說:“我們要說清楚和誰一起去哪里玩”……最后,我們得出:我們在講述的時候“要把這幅圖說的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有誰、他們在干什么說清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引導幼兒對繪本中的重點做了梳理。第二次講述,雖然是同一個孩子,他的邏輯性還不那么強,但是相對來說內容具體多了:“大家好,我叫張毅,今天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名字叫《郊游》,今天天氣真好啊!太陽出來了,爸爸說我們去郊游吧。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妹妹來到草地上……”聽起來生動許多,有點像一個小故事了。
第二階段:閱讀、講述無字繪本《海浪》
投放材料:5本無字繪本《海浪》、閱讀記錄表、便簽紙、記號筆等
持續時間:兩個月
開展重點:愿意閱讀無字書,嘗試講述故事
記錄形式:錄音
開展情況:孩子們非常喜歡無字繪本《海浪》,沒有字對于中班大部分都不認識字的孩子來說無壓力,他們可以自由展開想象的翅膀。而且大部分孩子都有去海邊玩的經驗,書中主人翁看到海浪打過來時的心理活動和他們極為相似。整個5月份自由閱讀時間都會有孩子去閱讀并非常熱衷于記錄。
第三階段:閱讀、講述繪本《晚安,大猩猩》
投放材料:5本繪本《晚安,大猩猩》
持續時間:一個半月
開展重點:喜歡閱讀《晚安,大猩猩》,并能按自己的思路進行講述。
開展情況:在投放這本書的時候我就和孩子們交代,暫時不告訴他們這本書叫什么名字,先看。沒想到《晚安,大猩猩》深得孩子們的喜歡,生動的畫面、有趣的情節、暗藏的玄機讓孩子們時而眉飛色舞、時而眉頭緊鎖、時而會心一笑。有的孩子一天的自由閱讀時間都拿著這本書不放,反反復復看,還講給別的小朋友聽。這本書的字很少很簡單,就是“晚安,***”的句式,有的頁面則一個字都沒有。看了一段時間以后孩子們開始不斷地來問:“老師這是什么字?這本書到底是講什么的?”于是我們開展了小組活動,進行前半段的看圖、表演,雖然繪本中沒多少字,孩子們卻把繪本的前半段中動物們跟在管理員后面“靜悄悄”“躡手躡腳”表現得淋漓盡致。小組活動還留下了問題“黑暗中這雙眼睛是誰的?”促進孩子們繼續閱讀。


第四階段:閱讀繪本,講述故事《厲害我的軍》
投放材料:5本繪本《厲害我的軍》
持續時間:一個月
開展重點:閱讀故事,認識我國軍隊中的陸軍、空軍、海軍以及三軍的武器裝備。
開展情況:繪本投入之前,我先提問式啟發孩子思考,我國的軍隊有哪些種類,大部分孩子知道陸軍和海軍,還有一部分孩子并不知道空軍。
當我將繪本《厲害我的軍》投入之后,孩子們的興趣非常濃厚,故事中軍人們英姿煞爽的軍姿以及各種各樣的武器裝備,讓孩子們興奮不已,我經常看到孩子們拿起繪本幾個人一起討論故事中的情景;有的孩子會說起自己最喜歡看到每年國慶節時候國家的閱兵儀式,說閱兵時候,軍人們的軍姿非常整齊,他們踢起的步伐和手臂都一樣的整齊,并且孩子也會感嘆軍人的了不起,感謝國家為我們每一個人創造的和諧安定的生活環境;也有的孩子會說,自己長大了也要當兵,想要做特種兵,因為自己在電視上面看到特種兵非常厲害,總是能抓壞人。
一本繪本的投入,豐富了孩子們的認知,激發了孩子們的理想和愛國情感,我想即便在本子中孩子們沒有過多地學到語言,但是繪本的教育意義已經達到了,且效果非常好。因此幼兒園在投入繪本的過程中,需要豐富的是繪本種類,讓孩子在繪本閱讀中得到人生各種品格的培養。

將近一個學期的時間里,我們一直遵循看看——聽聽——講講這樣的反復閱讀活動,進行個別化講述或小組活動,并用照片、視頻、錄音等形式進行記錄。在這樣的反復閱讀講述中孩子們的閱讀習慣、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推理能力、傾聽能力等都在逐步提升中。
反思發現我們在日常的活動中還可以做以下調整:
1、在區域設置上面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可以將孩子的閱讀、講述過程呈現在閱讀區墻面上、投放在班級一體機中,讓孩子們能直觀看到自己和同伴的變化。
2、可以將幼兒深度閱讀過的、熟悉的繪本人物和背景做成立體的小舞臺供幼兒表演。
3、將成熟的繪本故事講述、表演搬到室外區域“灣灣小劇場”中或在幼兒園閱讀特色主題活動“書香四月”“親子繪本講述”中進行專場講述、表演,讓更多的幼兒了解我們的活動,更大程度上提升幼兒的自信心和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挖掘更多更適合幼兒閱讀的、幼兒感興趣的繪本,繼續以閱讀區為重點,以個別化閱讀、以提高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為宗旨,以讓閱讀區“活起來”為主要形式,為孩子們打造更加豐富有趣的閱讀環境,讓書香滋潤童心,讓更多的孩子愛上閱讀、敢于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