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娟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單王鄉中心幼兒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的語言是通過在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運用而發展起來的,單靠教師直接的‘教’是難以掌握的。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日常生活中幼兒在語言活動中聽得多,學得多,而練習少,主體發揮更少,使傳統的語言教學有些跟不上素質教育的新形勢,也滿足不了幼兒語言發展的需求。在幼兒園里,我們常會看到幼兒一日生活的許多環節都被口令和集體行為所限制,幼兒大部分時間處于消極等待的狀態。教師在強調幼兒行為一致性時,扼殺了他們交往的愿望和主動性,侵占了幼兒自由交流的時間。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幼兒語言的目標是: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語言發展貫穿于身心發展的各個領域,對其他領域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幼兒在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同時,也在發展著人際交往能力、對交往情境的判斷能力、組織自己思想的能力等,并通過語言獲取信息,逐步使學習超越個體的直接感知。而3-4歲這一階段的幼兒說話往往出現重復,或者只是簡單的一個詞;在口語表達方面,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具有情境性特點,往往想到什么就說什么,缺乏條理性、連貫性,言語過程中夾雜著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主要是對話言語。我在帶小班幼兒的過程中,發現小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不均衡:有的幼兒能較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有的幼兒在表達過程中會出現吐字不清楚、說話結巴、語序顛倒、代詞使用混亂等現象。
對于一個從沒離開過父母的幼兒來說,幼兒園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幼兒常常會因為環境的陌生而表現得異常膽小,不愿意與陌生的人去交流;有的幼兒害怕做錯事被老師批評而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了保護自己,幼兒在面對新環境的時候小心謹慎、沉默寡言,唯恐說錯了話,做錯了事。
小班幼兒年齡小,認知水平有限,語言表達還不完整。我在帶小班的過程中發現,有相當一部分幼兒甚至不會說完整的句子,只能用簡單的詞語進行交流。還有一些幼兒在表達的過程中吐字不清楚、說話結巴、語序顛倒、話語重復、代詞使用混亂,這些都可能成為幼兒與同伴、與老師之間溝通交流的障礙。
很多幼兒在入園之前都是爺爺奶奶帶,特別是在農村,大部分幼兒都是留守兒童,受老一輩人的影響,幼兒的語言夾雜著嚴重的方言。在有的家庭中,交流語言不統一,孩子想要模仿學習很難,拉長了孩子學習語言的階段。
我們常看到很多幼兒園,特別是農村幼兒園,語言教育就是讓幼兒念兒歌、背古詩,學習內容和方式都趨向小學化。
獨立的語言教學活動是進行語言教育的一個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就目前來看,我們多數幼兒園教師,在進行語言教學時,注重通過故事、兒歌、看圖講述、識字卡等手段豐富詞匯,而且課堂時間有限,很多幼兒是沒有發言機會的。我們教師很少考慮到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去培養幼兒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愿望、情感以及運用語言進行交往的能力。
幼兒教師要靠語言來實施教育,用語言指導幼兒生活,但目前有部分教師的語言并不能達到幼兒教師的要求,普通話不標準,語言教學中用詞不恰當等。
陶行知先生說得好:“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這充分說明了提問在教育教學中的重要意義。但是我們發現,很多教師的提問口頭禪式的,喜歡問“是不是”“好不好”“對不對”,這種提問是無效的,沒有啟發性,沒有挑戰性,引發不了與幼兒的互動。
1、在區角活動中鼓勵幼兒大膽使用語言。
區域游戲是幼兒自己的游戲,在這里可以放松心情,無所顧忌地說自己想說的話。例如在“娃娃家”“小超市”等角色游戲中,通過各種角色的扮演,滿足幼兒交流的欲望,幫助幼兒積累生活詞匯。孩子的天性在于玩,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區角作為幼兒每天都接觸的活動區,我們應適時鼓勵、引導幼兒對話,多組織聊天的活動,給幼兒創造表達自己的意愿的機會。小班幼兒分工合作意識不強,教師要適當介入,提出問題,引發幼兒思考、討論以及語言表達。
2、豐富幼兒園的環境布置。
為幼兒創造一個會說話的環境,讓幼兒看到環境后有想法、有問題、會發問、想表達。小班幼兒剛剛來到幼兒園,對這個新環境充滿著好奇,他們會不停地問“這是什么?”“那是做什么用的?”我們要利用環境與幼兒互動起來。
一日生活中,教師要注意利用零散的時間與幼兒對話,利用一切機會增加對幼兒口語的刺激。例如,在幼兒來園、游戲、飯后、起床、離園等分散時間,有目的地與幼兒進行交流。在交談中,增進了教師與幼兒的感情,讓幼兒有事愿意跟老師說。另外,教師還可以每天選擇一個話題,讓幼兒展開討論,自由交流,使幼兒在想說、敢說、會說的同時語言得到發展。
1、學會正確、清楚地發音
小班幼兒發音不清,不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幼兒園里,教師始終與幼兒在一起,教師要注意用準確的發音去影響幼兒,說話速度要放慢。對于日常發音不準確的幼兒,教師要及時糾正,耐心幫助發音不清的幼兒。
2、豐富幼兒的詞匯,學說完整的語句
小班幼兒的詞匯較貧乏,常常句子說不完整,這時老師要創造條件,讓幼兒多聽、多看、多說,豐富幼兒的詞匯。在獲得詞匯的基礎上,引導幼兒說出完整的句子,例如:在“摸箱”游戲中,引導幼兒完整地說出“我摸到了一個……”。
總之,我們要高度重視小班幼兒的語言發展,積極創造語言環境,加強語言訓練,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種教育契機發展幼兒的語言交往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