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雪
(喀什大學 土木工程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0)
某灌區位于塔里木盆地,灌區經過幾十年的運行,灌溉系統已基本形成,灌區內渠、田、林、路、居民點的格局已經形成,但灌區續建配套設施不完善,渠道防滲率低,其中支干渠19.51km,已防滲14.66km,防滲率75%;支渠69.15km,已防滲52.84km,防滲率76%;其余渠道均未防滲。已防滲支干渠、支渠少部分砼板有破損、裂縫的現象,整體運行情況良好,渠道規模滿足灌區灌溉要求,渠道水利用系數也較防滲改建前有明顯提高。
灌區基礎設施仍相對比較薄弱。已建U 型渠發生不同程度變形,垮塌,破損嚴重,其余現狀土渠,渠床土為低液限粉土、粉土質砂,渠道側向滲漏嚴重,造成渠道兩側土地次生鹽漬化。因渠道內雜草叢生,渠道內坡樹木胸徑較粗阻水問題嚴重,輸水效率低,水量損失大。同時,為保護環境,禁止伐樹,會造成渠道改建工作面小,影響施工。
由于灌區洪水期來水不經過水庫調節,直接自庫外引洪渠引水,因此灌區渠水含砂量高,渠道淤積嚴重,導致渠道超高不足,引水困難,影響灌溉。灌區水利設施普遍存在建設標準低,以及工程老化,漏水、阻水、凍脹等問題。
灌區內輸水干線長,分水口多,灌區灌溉管理設施及量測水設施不完善,自動化控制程度較低,無視頻監控系統,不能滿足大型灌區的現代化管理要求。
針對該灌區渠道現狀存在的問題,擬采用弧形底梯形斷面,預制六棱塊梯形渠道(方案一)、現澆梯形渠道(方案二)、預制裝配式鋼筋砼矩形槽(方案三)三種渠道襯砌形式。為選出最優方案,采用網絡層次分析法(簡稱ANP)確定各種襯砌形式(準則層)的權重,以此判斷最優渠道襯砌形式。結合行業內部5 位評審專家的意見,綜合考慮采用圖1中的因素。
采用Super Decisions6.0 軟件進行建模,如圖1所示,獲得該灌區防身斷面形式對比的相對權重[3]。

圖1 方案比選 ANP 結構圖
根據專家給出的意見,在Super Decisions6.0 問卷調查模式中,對因素進行兩兩比較,重要性采用1~9 數字標度,計算優先權重,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方案比選結果
根據計算結果,可以知道在上述因素層綜合分析條件下方案三更容易被接受,其次是方案一,方案二最難以被接受。故而在該灌區防滲渠道優先選用預制裝配式鋼筋砼矩形槽形式。
本地區應用預制整體裝配式矩形槽渠道,做好施工組織設計尤為重要。施工時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施工,以保證施工質量。
渠道防滲工程施工前,應對渠道進行施工放樣,具體的放樣尺寸應按照設計圖紙要求進行。放樣出渠道底角線和渠口線共四條線,然后進行開挖。土方的開挖應提前進行,使得地基的土的水分在自然風干下盡量降低以增強土基的強度,減輕冬季凍脹的破壞。
施工放樣完成后,應對渠道兩側影響施工作業的樹木進行砍伐,并拉運至指定地點;同時,為保證吊裝構件時有足夠的施工作業面,應對樹木密集渠段進行間隔伐樹處理,樹木間距不小于3m。
土方回填夯實:夯實前首先清除渠床內的樹根、淤泥、腐質土、垃圾。分層夯實遍數不得少4 遍,應杜絕漏夯、虛土層、橡皮土等不符合質量要求的現象。填筑土料指標:梯形斷面渠道,填筑土料壓實度不小于0.93;預制整體式鋼筋砼矩形槽渠道,渠底填筑土料壓實度不小于0.93,渠槽兩側回填土壓實度不做碾壓要求,按施工圖要求平整即可。在防滲砼工程鋪筑之前必須先清理基底,確保渠基平整、干凈、密實?;浊謇砗?,按照設計高程進行渠基砂礫石墊層的鋪筑,并碾壓密實達到設計要求。
為保證施工質量,預制構件均采用工廠生產的成品構件。成品構件的斷面尺寸仍采用廠家提供的尺寸,鋼筋采用HPB300 型熱軋光圓鋼筋,鋼筋的技術標準嚴格按照《鋼筋混凝土用鋼第1 部分:熱軋光圓鋼筋》(GB1499.1-2008)標準執行。在構件的運送及吊裝過程中,應注意輕拿輕放,嚴禁拋擲、滾落。
構件拉運至現場后,在進行吊裝前,應對渠基砂礫石墊層鋪筑高程進行復核。砂礫石墊層鋪筑高程復核無誤后,在預制構件的單側粘接高壓閉孔板,高壓閉孔板應與構件嚴密貼合。進行構件吊裝過程中,可采用挖掘機作為吊裝機械,配合4個人工進行機械操作、定線及定位擺放拼接,構件連接處用木方支撐,防止構件連接處錯位。
在南疆干旱地區,灌區渠道的發展對當地農業生產意義重大,結合南疆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采用預制裝配式鋼筋砼矩形槽渠道具有便于安裝,省工省時,施工作業面小,有利于提高灌區水資源利用率、供水保證率,解決灌區水資源供需矛盾等優勢。結合南疆農田水利事業的迅速發展,預制裝配式鋼筋砼矩形槽渠道在南疆發展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