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飛揚
俗話說:一石激起千層浪。自4月下旬A股大盤急跌以來,在幾個月時間里,最具市場代表性的國證A指走出了像海浪那樣一波接著一波推進的形態。(見圖一)
如圖一所示,在國證A指止跌企穩后,緊接著是兩波形態相近的組合浪,這種重復出現的結構走勢歷史上比較罕見。按照經典的波浪理論,該浪形應屬雙abc+12345結構,可以稱之為“雙重橫向調整反彈浪”。
無獨有偶,最近一個月,美股也走出了非常少見的K線形態,可謂是耐人尋味。(見圖二)
圖二中的標普500指數日K線,在一個箱體之內,如同跳蹦蹦床似的上躥下跳,反映了市場參與者躑躅猶豫的情緒,多空雙方像拉鋸一般互不相讓。這種形態同樣是多年所未有的。艾略特先生曾經解析過一種“雙重橫盤波動調整浪”(Double Three),由7個小浪組成,現在也終于見到實例了!
艾略特先生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研究創立了波浪理論,80多年過去,至今依然適用于金融證券市場分析,其非凡功力和深遠影響,實在令吾輩后人嘆為觀止!
波浪原理比較適合分析大盤指數。股市中,不同指數的作用各不相同。上證50是A股的中堅力量。去年下半年,上證50指數長時間橫向區間震蕩,而同期深證綜指、中小創指數卻持續回調。(見圖三)

圖一:國證A指120分鐘K線浪形分析

圖二:標普500指數日K線浪形示意圖
最近,筆者陸續分享了一些50ETF期權交易方面的感悟。有讀者朋友認為,金融衍生品的參與者,多數是沖著高收益去的,不太看得上穩健的低收益。而實際情況是,高風險的事情往往很難帶來高收益。
比如,有這樣兩位投資者:A投資者屬于風險偏好型,第一年盈利100%,第二年回撤35%;B投資者屬于風險厭惡型,每年都盈利15%。乍看起來好像是前者不錯,賺錢的時候收益翻倍,賠錢的時候只虧三分之一。其實,A與B這兩年的總收益凈值分別為1.3和1.3225,還是后者略高些。而且,對于投資機構來說,更會傾向于選擇B,因為高凈值客戶一般不喜歡波動大的產品,穩健上升的收益曲線會使人感到心安。
在期權的實際操作中,首先要深入研究標的。作為技術分析工具,在此重點介紹一下布林指標的妙用。
布林線,也稱布林通道,是由上中下三條線組成的一個信道區域,其中上、下線分別是該品種價格的壓力線和支撐線,中線就是價格的20日均線。大多數時候,股價總在上下軌道之間的帶狀區域內運行,并隨著價格變動而調整三條線的高低走向。一般來說,正是根據價格所處位置來判斷后市的走向和強弱。
應用訣竅:布林線開口急劇收窄,通常意味著即將發生方向的重要變動;如果跌破下軌,則短期內出現反彈的可能性大。(見圖四)
圖四展示了布林指標的主要特質。布林線似乎帶有某種哲理含義:每當漲到上軌附近的高位,勢能被消耗,下跌的可能性就增大;待調整到下軌附近的低位,則積蓄了勢能,后市有可能會漲。所以,既要細致觀察,又需耐心等待,并將長中短多周期結合起來,進行綜合研判。
9月6號是8月6日反彈以來的第24個交易日,各大指數的布林指標均突破了上軌,市場會下跌嗎?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有時候,會貼著上軌運行一段時間,也可能短期橫盤震蕩。隨著建國70周年大慶的臨近,在諸多政策托底下,A股市場氣氛比較良好。總體而言,9月份仍有些參與機會,只是到了波段的較高位,風險也不可不防。

圖三:上證50指數與深證成指走勢對比

圖四:滬深300指數走勢與布林指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