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瑞
摘? 要:貯氨器在長期使用中,由于壓力較大,作業環境較差,可能受到客觀因素影響出現貯氨器筒體泄漏事故。而出現此類問題,通常是由于貯氨器筒體裂紋導致,威脅到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故此,需要相關人員充分檢驗貯氨器筒體裂紋情況,選擇合理的檢驗方法,確保貯氨器正常使用。該文就貯氨器筒體裂縫產生原因展開分析,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有效的檢驗方法予以實踐。
關鍵詞:貯氨器? 筒體? 裂紋? 檢驗方法
中圖分類號:TQ11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055-02
在科學技術發展下,大量新技術和新工藝涌現,促使社會生產力水平大大提升。在氨制冷系統中,貯氨器用于冷凝器的高壓氨液存儲,可以改善制冷蒸發器供液和回氣量失衡問題,但是,貯氨器在長期使用中,受到壓力和溫度等因素影響會出現裂紋,影響到氨制冷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所以,應該選擇合理的檢驗方法,客觀掌握貯氨器筒體裂紋情況,及時修復和完善,確保生產活動順利展開。加強對其研究,可以為后續設備安全穩定運行奠定基礎。
1? 貯氨器使用概況
某廠貯氨器為2000年7月生產制造,型號為ZA3.5B,主體材質為16MnR,設計壓力為2.0MPa,設計溫度50℃,使用壓力為1.7MPa,筒體內徑為900mm,筒體厚度8.0mm。貯氨器的制造,主要材料為鋼板,鋼板沖壓形成封頭,為橢圓形封頭。查閱產品質量證明書,發現A3焊縫制造期間發生多次返修,在返修后使用X射線檢測結果符合質量要求,卻并未出具焊后熱處理報告。
2? 貯氨器筒體缺陷檢驗
在貯氨器使用期間,發現有不同程度上的滲漏,檢驗發現A3焊縫周邊15mm、100mm區域有穿透性裂紋,呈縱向分布。筒體表面裂紋有弧坑,伴有一定腐蝕缺陷,并無屈服問題和其他缺陷存在。通過對貯氨器筒體裂紋附近檢驗,A3焊縫區域有一定棱角度和錯邊量,符合相關規范和標準。氨為液化氣體,貯氨器中的液體和氣體并存,貯氨器容積大概在3.5m2范圍內,充裝量最大值為1.6t。經過檢驗,發現裂紋在氣體和液體交界區域[1]。
故此,應該建立專門的容器檔案,包括貯氨器的生產日期、材質和焊后熱處理范圍;容器宏觀內部檢驗,分析裂紋產生原因,易于產生高應力的區域,如焊縫返修處、封頭與筒體之間的過渡區域;焊縫處理中,采用合適的措施來降低焊接殘余應力,消除周邊的殘余應力,冷壓封頭需要經過充分熱處理;降低屈服強度;充分保溫處理,在低溫環境下存儲,可以大大降低氧氣含量;排料和檢修期間,規避對周圍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充裝規避空氣污染,液氨中加入適量水,降低貯氨器中的氧氣含量,通過實驗證實,加入0.2%的水可起到緩蝕作用。
3? 貯氨器筒體裂紋原因分析
貯氨器在長期使用中,容易受到高應力作用下出現腐蝕裂紋,通過檢驗可以發現裂紋是由于應力長期腐蝕導致。應力和腐蝕雙重作用下,導致原有金屬材料性質和結構發生變化,產生大小不一的裂紋[2]。此類裂紋的產生,主要是由于拉應力和電化學腐蝕作用導致,脫離這兩個條件,則不會出現裂紋。就貯氨器筒體裂紋產生原因來看,從以下兩方面著手分析。
3.1 裂紋應力分析
通常情況下,貯氨器在正常使用下,環境溫度在-33℃以上,容器承受的內壓力較大,而氨屬于液化氣體,伴隨環境溫度升高蒸汽壓力逐漸升高。筒體上一次薄膜應力分布,受到周向膜應力作用較大,出現較大的拉應力,通過應力計算,判斷裂紋并非是屈服導致;裂紋長期分布在焊縫熱影響區域,A3焊縫可能在制造期間多次返修后,未能及時進行焊后熱處理,焊縫和熱影響區周邊區域伴有一定的殘余應力;A3焊縫存在相應的幾何缺陷,即便缺陷在標準范圍內,但局部應力仍然較高;金屬表面有一定的弧坑,可能打磨圓滑過渡,則成為應力腐蝕裂紋形成的源頭區域,將會聚集更多的腐蝕物[3]。
3.2 腐蝕條件
貯氨器筒體裂紋的腐蝕條件,對16MnR鋼產生輕度腐蝕,腐蝕區域均勻。但是,液氨在貯氨器安裝、檢修和排放期間,可能加劇周圍區域的空氣污染,促進液氨應力腐蝕。反應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氨基甲酸銨物質,將會對鋼板材質產生一定腐蝕作用,氣體和液體交界區域形成裂紋,并且有大量的腐蝕物聚集,主要物質為氨基甲酸銨,對于鋼材表面鈍化膜產生腐蝕作用,進而加劇滑移臺階處裂紋出現,是貯氨器泄漏事故的主要原因[4]。
4? 貯氨器筒體檢驗方法和改進措施
對于貯氨器筒體的裂紋,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檢驗方法和改進措施,以便于最大程度上降低液氨對貯氨器的應力腐蝕,規避泄漏事故發生。具體從以下幾點著手改進。
(1)選擇合適的材料。結合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材料,材料強度越高,應力腐蝕可能性越大,同時考慮應力大小、雜質含量、操作速度等因素。為了規避應力腐蝕問題出現,綜合考量殘余應力、操作壓力和安全性情況,盡可能選擇強度低的鋼材。對容器內表面宏觀檢驗,尤其是焊縫、封頭與筒體之間的過渡區、焊縫返修處等應力較高的區域,重點檢查和分析。
(2)焊接工藝和筒體結構經過驗證。在貯氨器筒體裂紋檢驗中,應該保證結構合理,避免焊縫過多、焊縫不對稱和應力過于集中。制造過程中,避免強力組焊,避免錯邊和咬邊等缺陷存在,同時介質接觸面要光滑平整。容器制造后,及時退火熱處理來消除殘余應力,并且充分發揮焊后熱處理工藝優勢,降低制造期間產生的殘余應力。
(3)貯氨器使用前需要充分清理干凈內部空氣,充裝與排料期間,采用合適的措施來規避空氣混入其中,降低貯氨器中的氧氣含量。如,選擇抽氣方式來清除貯氨器中的空氣,消除空氣污染,規避應力腐蝕產生裂紋。
(4)結合相關規定,對新的貯氨器進行周期性內部檢驗,重點檢驗液氣交界區域、T型接頭和引收弧等區域;可以選擇超聲波檢測方式,檢驗焊縫情況,條件允許情況下實現焊縫的全面磁粉檢測。對裂紋進行綜合評估,提出合理的處理意見,改善檢驗方法。如果是淺裂紋,通過打磨方式來消除應力腐蝕,但是需要保證打磨工藝的完善和創新;如果是深裂紋,則充分打磨消除裂紋后再補焊。需要注意的是,補焊前應該進行預熱加溫處理,避免焊接區域硬化,然后進行無損檢測復查,完全消除應力腐蝕缺陷。
(5)相關工作人員應該經過專業培訓和考核,掌握液氨使用管理知識和應急處理技巧,經過專業培訓后方可上崗,嚴格遵循操作要求開展各項工作,最大程度上規避貯氨器筒體裂紋出現幾率,確保制冷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5? 結語
綜上所述,貯氨器筒體裂紋產生的原因較為多樣,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有效的檢驗方法,充分了解裂紋的產生原因和周邊應力情況,以便于尋求合適的措施及時處理。通常情況下,可以采用打磨消除裂紋方式,打磨后形成的凹坑在允許范圍內,不影響定級,否則應補焊,補焊完水壓試驗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為后續生產安全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熊從貴,胡家揚,林通.氨制冷壓力容器封頭直邊開裂原因分析[J].壓力容器,2019,36(2):65-71.
[2] 李妍.貯氨器發生氨泄漏事故原因分析[J].科技資訊,2015,13(13):88-89.
[3] 潘俊智,李文艷,郭淑嫻.貯氨器筒體裂紋的原因分析[J].企業標準化,2018,11(9):26.
[4] 信世超.貯氨器筒體裂紋的檢驗與原因分析[J].遼陽石油化工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6,23(3):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