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芬
剖還是不剖?這是個問題!
前幾天有人咨詢我:“醫生,我剖宮產后才一年零一個月,不小心又懷孕了。大家都說剖宮產后時間太短了,會子宮破裂,孩子不能要,讓我流產。這種情況孩子真的不能要嗎?”
“都怪我老公,都沒做好準備要二胎,還不喜歡戴套,現在懷孕了又要我受苦,下輩子最好做男人,不想再當女人了……”
前些年,我國的剖宮產率一直居高不下,大部分醫院都達到60%左右,甚至有些個別地區和醫院剖宮產率達到90%以上,這個數字聽起來實在太嚇人了。生育繁衍是動物的本能,我們人類發明剖宮產,是為了解決那些可能會因為難產而發生意外的媽媽和孩子。
不知從何時起,人類的分娩方式徹底被顛覆了,竟然有一半以上的人沒有辦法自然分娩,這到底是醫學的進步?還是人類的退化呢?
近幾年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人有再次生育的要求,所以剖宮產的弊端也慢慢顯現,大家對分娩方式的選擇開始有了新的變化。不過針對那些曾經做過剖宮產的女性,到底什么時候才可以再次懷孕呢?是很多人迫切想知道的問題。
在傳統的觀念中,只要患者問我們:“醫生,我剖宮產之后多久能再次懷孕啊?”“過兩年以后再生吧!”
這幾乎已經是一個約定俗成的答案了,基本上算作是業內共識,我們的老師這樣告訴患者,我們自己也就一樣告訴患者。不過到底為什么是2年?短一點時間會怎樣?時間是不是越長越好呢?大部分人可能根本就沒有深究過。
為什么剖宮產之后不能立即再次懷孕呢?
之所以大家需要關心剖宮產后多久可以再次懷孕,最主要擔心的問題就是疤痕子宮可能會發生子宮破裂。這就好像一個布袋子,好好的袋子裝東西一般很少會裂開。
但是如果袋子上曾經有過破口,即使把它縫起來了,如果再裝太多太重的東西,那個縫起來的地方就有可能會破開。懷孕的女性一旦發生子宮破裂,這在產科是非常嚴重的并發癥,不僅媽媽可能會大出血危及生命,孩子也有很大可能性保不住。
子宮破裂的概率
說到子宮破裂,一尸兩命,不僅產科醫生害怕看到這樣的情況,產婦和家屬也不能接受。子宮破裂既然這么危險,那發生的概率是多少呢?根據美國婦產科醫師學會指南的數據顯示,在由于剖宮產疤痕子宮準備再次剖宮產的孕婦中,還沒等到手術就發生子宮破裂的比率是0.4%~0.5%。
而如果這部分產婦不選擇剖宮產,想要自己生,那在嘗試自然分娩的過程中根據兩次懷孕間隔時間不同,發生子宮破裂的概率也不相同。從上次剖宮產到這次懷孕在6個月以內,陰道試產發生子宮破裂的比率是2.7%;上次剖宮產到這次懷孕在6個月以上,陰道試產發生子宮破裂的比率是0.9%。
剖宮產后多久能懷二胎?
根據國外的研究結果顯示,在剖宮產術后一年是疤痕愈合質量最好,彈性最高的時候。隨著術后時間的延長,疤痕組織中的纖維細胞增多、平滑肌變性、膠原纖維增粗、彈性纖維缺失,反而疤痕的彈性會越來越差。所以說并不是等待的時間越長就越安全,發生子宮破裂的幾率就越低。
以前我們都會建議剖宮產產婦術后2年在懷孕,但是近年來根據國際指南,兩次分娩間隔18個月以上就可以了。分娩間隔18個月,也就是說生完第一個,大概9個月左右就可以再懷孕了。
兩次分娩間隔18個月就可以了,三年抱倆完全不是夢想,即使是剖宮產也不耽誤事。人家香港演員陳浩民的老婆蔣麗莎,五年生四個,據說都是剖宮產,這頻率估計連18個月的間隔都沒有。
不過雖說兩次剖宮產間隔18個月就可以了,但也不是說超過18個月就絕對安全。建議兩次剖宮產間隔超過18個月,是因為超過這個時間點發生子宮破裂的概率不會明顯升高,但并不代表不會發生。
疤痕子宮自然子宮破裂的概率為0.4%~0.5%,這個數值讓我們感覺很低,但也意味著大概每200位疤痕子宮的孕婦就有1位可能會發生子宮破裂。
建議高危的疤痕子宮孕婦,一定要選擇有急診剖宮產條件的醫院產檢和分娩,一旦出現腹痛等異常情況及時去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