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偉
摘? 要:體育不僅僅局限在學校,也可以延伸到家庭、社會之中。隨著陽光體育的廣泛開展和家校互動的日益密切,體育家庭作業在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筆者結合自身實際教學經驗,對體育家庭作業的重要性、開展形式、策略,以及評價監督體系進行了探討,旨在促進體育家庭作業的不斷完善,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體育家庭作業? 小學生? 身心健康? 促進
中圖分類號:G633.96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b)-0119-02
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布置體育家庭作業,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加強孩子與父母的交流合作,從而有效地銜接課內外的教學,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活躍家庭氛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體育基礎以及課堂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布置家庭體育作業,讓孩子在家人的督促和幫助下繼續進行體育鍛煉,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真正實現讓每個孩子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和發展。
1? 布置小學生家庭體育作業的必要性和現狀分析
現階段,學生學業負擔不斷加重,課外體育鍛煉和體力活動嚴重不足,體質不斷下降。隨著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很多父母陪伴孩子的時間不足,陪同孩子玩耍游戲的時間更少,導致很多孩子存在孤獨、無助、焦慮等心理,嚴重影響了學生心理健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體育家庭作業的作用開始凸顯,布置體育家庭作業,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尤為重要。現階段,體育家庭作業方興未艾,正在各大中城市如火如荼地開展,且收到了顯著的成效。體育家庭作業應該得到更廣泛的宣傳和普及,讓更多的學生樂在其中,體驗成功。
2? 小學生體育家庭作業開展形式、策略分析
2.1 目標明確,貼近生活, 貼近實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體育家庭作業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根本目的,以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整體目標,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作業項目。偉大教育家杜威說過:教育即生活。安排體育家庭作業時要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要結合實際生活不斷創新。多設計能調動學生積極性、富有趣味性的游戲和活動,讓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參加鍛煉,努力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使學生充分體驗學技能、強體質的成功樂趣,進而促進學生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練的好習慣[2]。
2.2 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體現個性化
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身體素質,以及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家庭作業應從學生的實際特點和內在需求出發,要符合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要,設計不同難類型、不同特點、不同水平的作業,突出針對性和個性化,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得到身心和諧發展。
2.3 家校聯手,提高家長對體育的認識,強化體育能力
教師在盡力通過各種方式去激勵學生主動完成課外體育作業的同時,還要通過各種途徑向家長宣傳,促使家長監督和幫助孩子完成作業。學校可以通過開設體育公開課的形式幫助家長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和方法,學校體育教師或者社區體育指導員通過組織各項活動,如親子游戲等,來培養家長的參與意識,提高他們的參與素質。
2.4 完善體育家庭作業的評價監督體系
(1)建立檢查評價制度,學生根據自己的鍛煉情況填寫《體育家庭作業本》,家長負責監督檢查并寫好反饋總結,最后簽名確認。體育教師每周一收回作業本,檢查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填寫好每周評價,針對性地調整和完善下周作業。(2)建立體育家庭作業有效反饋機制。可采用家長簽名法、家訪調查法、問卷調查法等方法加強家校間的溝通,家長及時將學生的作業情況反饋給老師,老師及時調整和完善。(3)建立有效的獎罰制度。家庭體育作業完成情況與學期末體育成績結合,以此激發學生自覺鍛煉身體的熱情和責任心。實施每周之星制度,鼓勵大家相互學習,不斷進步。實行小組責任制,培養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3]。
3? 體育家庭作業內容與布置方法分析
3.1 體育家庭作業內容分析
(1)游戲交往類:社區友伴共同參與下的體育游戲活動,如丟手絹、老鷹捉小雞、抓尾巴、跳長繩、踩影子、接力跑等。(2)教學鞏固類:復習提高體育課所學的運動技術技能,如床上前(后)滾翻、對鏡廣播操練習、墊(床)上下橋、劈叉、肩肘倒立、對墻擲球、馬步沖拳等。(3)素質增強類:以增強身體素質為主要目的、有一定運動負荷的體育活動。根據個人的身體素質發展水平和需求,可以采用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如鍛煉下肢力量的跳高、跳遠、青蛙跳等,鍛煉上肢力量的俯臥撐比多、推小車游戲、引體向上、爬云梯練習等,鍛煉肺活量的有氧慢跑、吹雞毛比賽等,鍛煉靈敏的折返跑、跳山羊、側手翻等。
(4)生活勞動類:將家庭勞動與體育運動相結合的體育作業,發展學生體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意識和高度責任感,增強家庭凝聚力。如拖地、抬水、購物、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修理家具等。(5)娛樂休閑類:以日常生活中的娛樂休閑活動為主,突出娛樂健身性,如擲紙飛機、擲飛鏢、飛盤,跳皮筋、踢毽子,爬山、郊游、背同伴、釣魚等。(6)興趣愛好類:根據個人興趣和愛好,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運動項目進行練習,以達到較高的運動水平,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如跆拳道、武術、輪滑、游泳、獨輪車、雜技等。(7)親子合作類:通過父母與孩子相互合作完成的體育運動項目,旨在促進親子間的交流合作,培養良好的家庭氛圍,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如兩人三足、摸石過河、老虎吃湯圓、雙人跳繩等。
3.2 家庭體育作業布置方法分析
(1)計量法:即以運動次數來確定家庭作業的量。如家庭作業的內容是俯臥撐、立定跳遠、仰臥起坐等,要求學生跳30次,學生在家按照正確的技術動作跳足規定次數就算完成作業。
(2)計時法:即以運動時間來確定家庭作業的量。如家庭作業的內容是打羽毛球、有氧跑步、騎自行車等,要求學生在家練習30min,學生運動足時就算完成作業。
(3)計時計量法:即以運動時間和運動次數來確定家庭作業的量,也叫單元練習法。計時計量法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3種方式:一是定量計時法。量為主,時為次。如作業內容為跑樓層,從1樓跑到5樓,共跑3次,計錄每次所用時間。二是定時計量法。時為主,量為次。如作業內容為跳短繩,定時1min,計算每次跳的數量。三是定時定量法。既定運動時間又定運動的量。如作業內容為仰臥起坐,要求學生1min為一次,每次做25個,共做4次。
4? 體育家庭作業順利開展的關鍵環節
(1)形成國家政策引領、學校支持、家長配合、體育教師主導、學生主動參與的體育家庭作業開展模式。
(2)加強健康篩查,建立學生健康檔案,減少運動安全事故。家校加強溝通,明確責任,簽訂安全協議[4]。
(3)科學選擇體育家庭作業形式, 合理搭配體育家庭作業內容,循序漸進,鞏固提高。
5? 結語
小學階段是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黃金階段,為了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和身心協調健康發展,教師需要以學生為本,巧妙設計體育家庭作業,促使每一位學生在完成體育家庭作業的過程中體驗成功、增強自信、提高興趣,提高自覺鍛煉意識,從而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師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教師還需要與家長加強溝通互動,和家長進行無縫配合,進一步發揮體育家庭作業的功效。
參考文獻
[1] 謝維忠.小學體育家庭作業探究[J].教育,2014(3):60-61.
[2] 何祥國.有效實施體育家庭作業的策略[J].中國學校體育,2013(12):86.
[3] 孫慶祝,陳家起,陳培友.學校體育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17-25.
[4] 劉再貴.落實體育家庭作業的五個關鍵環節[J].中國學校體育,2013(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