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關鍵詞: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策略;探討分析
摘 要:文章概述了中學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意義,介紹了新時期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創新實踐的有效成果,探討了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的創新舉措,以期促進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深入開展,為廣大中學生提供更優質的閱讀服務。
中圖分類號:G258.6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9)09-0136-02
有效的閱讀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知識,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中學圖書館作為提供閱讀服務的重要機構,必須積極開展閱讀推廣創新實踐,強化中學生的自覺閱讀意識,提升其閱讀學習能力。當前,中學圖書館閱讀服務實效與預期相比還有一定差距,閱讀推廣模式陳舊、渠道單一。為扭轉不利局面,開啟中學生閱讀的新篇章,中學圖書館必須從自身閱讀推廣實踐的創新入手,因此,新時期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的創新研究具有現實必要性。
1 中學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的意義
中學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對于學生,對于校園文化建設來說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中學圖書館是中學的主要文化服務機構,也是中學文獻信息的集散中心,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推廣活動,可以帶動校園文化建設,激發學生的閱讀意識,積極打造書香校園。而對于圖書館建設發展來說,也會帶動其服務的轉型,服務思路和模式的創新,大大提升服務實效,更好地吸引中學生。學校關注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將其作為常態性的工作加以重視,圖書館文化服務功效將持續發揮,掀起閱讀新浪潮,推動中學其他工作的開展。中學圖書館開展閱讀實踐,也有助于學生閱讀意識的強化,閱讀興趣的激發,閱讀習慣的培養,閱讀能力的提升。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思維發育的黃金期,開展閱讀推廣實踐可以提升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問題解決的能力等。信息時代的到來,網絡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新型媒介實現了海量信息資源的發布與傳播,電子刊物、影像閱讀等各種新型媒體的出現,沖擊了紙質閱讀方式,也導致中學生淺閱讀、碎片化閱讀等問題。而中學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實踐的創新探討,可以整合網絡資源,加強現有館藏資源的推廣,加強對中學生的閱讀指導,提高學生閱讀的有效性,減少中學生淺閱讀、碎片化閱讀帶來的負面影響。
2 新時期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創新實踐的有效成果
中學圖書館基于時代背景,加大閱讀推廣創新實踐已取得了部分成果。很多院校基于時代發展的需求和圖書館自身轉型的實際,不斷創新閱讀推廣的服務模式。部分中學圖書館打破借閱文獻資料數量限定的局限,建設流動微型圖書館,推出“你買書,我買單”的活動。部分中學圖書館將閱讀推廣的重點放在閱讀文化品牌的塑造上,放在服務影響力的提升上,推出了一系列閱讀推廣熱點活動,如無錫的“太湖讀書月”、廣東的“南國書香節”、湖北的“長江讀書節”等。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學圖書館意識到閱讀推廣實踐創新的必要性和內在價值,著手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的創新研究,使中學圖書館在閱讀推廣的創新實踐中逐漸走上系統化與整體化發展的道路,在閱讀推廣實踐中也建立了常態化、可持續性的推廣機制,大大提升了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效果和質量。
3 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的創新舉措
3.1 基于時代背景,拓展閱讀推廣渠道
時代在不斷發展,信息傳播渠道更為多元,微信、微博等在信息傳播中的優勢十分明顯,這也為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的創新提供渠道上的新思路。中學圖書館在閱讀推廣實踐中首先要面臨的問題就是閱讀推廣的渠道過窄,當前多數學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多集中于圖書館,圖書館張貼海報,圖書館組織閱讀推廣活動等。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的數字化轉型更為深刻,也為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渠道的拓展提供了思路。基于當前互聯網對傳統閱讀推廣方式的巨大沖擊,中學圖書館在閱讀推廣實踐中必須認識到信息技術的優勢,基于信息技術為傳統閱讀推廣注入活力,實現傳統閱讀推廣渠道與現代閱讀推廣渠道的融合,讓網絡閱讀推廣落到實處;借助電子媒介開展網絡閱讀推廣,發揮互聯網優勢,借助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進行閱讀推廣與宣傳;創建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網站、服務平臺等,借助移動終端開展移動閱讀服務,滿足師生閱讀學習的多元化需求。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新型閱讀推廣模式,彌補了傳統閱讀推廣在空間及時間上的局限,而信息技術中包含大量的網絡時尚元素和熱點素材等,這些都是中學生的興趣點所在,挖掘熱點素材,加強網絡互動,組織豐富多彩的網絡征文、在線讀者調查等,將網絡互動與傳統的讀者交流互動的方式相結合,使中學圖書館能夠有效吸納中學生讀者。
3.2 教育中滲透閱讀,閱讀與教學同步
傳統的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不受重視,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繁重的學習任務、巨大的學習壓力有關。學生用于課外閱讀的時間十分有限,而很多教師與學生對課外閱讀存在錯誤認知,認為課外閱讀與專業課程學習沒有太多的關聯,閱讀對教學的促進作用并不明顯,因此教師疏于對學生的閱讀引導,而學生對圖書館的閱讀推廣也帶有抵觸心理。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缺乏群眾支持,也逐漸喪失活力。因此,圖書館必須將閱讀推廣實踐深入教育教學中,中學圖書館可與教學部門和科研部門加強溝通交流,也可以配合學科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教師應也以身作則,積極參與閱讀推廣活動。中學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應向教育教學滲透,可以嘗試開發教材,如:語文《課標》對閱讀有“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的具體要求,中學圖書館可以推介圖書,出列必讀圖書榜單,包括《紅樓夢》《老人與海》《昆蟲記》《三國演義》等;也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開設閱讀課程,固定閱讀時間,讓學生走進圖書館閱讀學習,接觸中外名家、文學名著等,在教育中滲透閱讀推廣,閱讀與教學同步。
3.3 豐富閱讀推廣內容,創新閱讀推廣形式
對于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來說,如何吸引學生是最重要的,因此,圖書館要不斷豐富閱讀推廣內容和創新閱讀推廣形式。讀書活動是最常見的閱讀推廣形式,圖書館可以借助信息媒介等舉辦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圖書漂流活動可以改為以書會友和好書分享,融入閱讀心得與感悟分享,在圖書漂流的過程中除了共享信息,也能增進中學生之間的感情,讓中學生切實感受到閱讀的快樂和交友的喜悅,在閱讀分享與交流中產生思想的碰撞和智慧的溝通。中學圖書館可以指定一名館員或學科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每周一次的讀書分享,也可以是讀書沙龍、讀書研討會或演講比賽等形式,讓更多志同道合的學生聚集在一起,共享閱讀的樂趣,也幫助圖書館擴大讀者群體。中學圖書館還可以成立藝術表演社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通過舞臺劇演繹的形式塑造人物,表達情感,深化對文本的理解,這種妙趣橫生的閱讀推廣形式和豐富多元的閱讀推廣內容更能激發學生對閱讀的關注,引導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中學圖書館也要立足中學生讀者,在組織閱讀推廣活動時引入有效的激勵機制,定期評選讀書之星,小小的激勵與表彰會點燃中學生的閱讀熱情。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要想取得實效,必須了解中學生的閱讀心理和訴求,豐富閱讀推廣內容,創新閱讀推廣形式。
3.4 建立長效推廣機制,促使閱讀推廣持續發力
當前,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遇到的比較尷尬而棘手的問題是缺乏長效閱讀推廣機制,閱讀推廣持續影響力不強,無法長效持久地影響與激勵中學生。因此,中學圖書館必須著手長效運作機制的建立,重視閱讀推廣的效益紀錄和評估。中學圖書館是校園閱讀推廣的主要服務機構,必須認識到自身在中學生閱讀引導中的社會責任與作用,責無旁貸地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并確保閱讀推廣的成效。長效閱讀推廣機制的建立需要得到政府和學校的支持,圖書館也要優化自身建設。中學必須明確各部門的閱讀推廣幫扶內容和要求,必須加強對館員的要求與培訓,在校內積極建立閱讀組織領導機構,健全長效閱讀推廣機制,完善校園閱讀工作體制機制等。對于中學圖書館來說,閱讀推廣的實效紀錄和評價必不可少。圖書館必須建立科學、多點觀測的評價指標體系,評估閱讀推廣活動的實際成效,發現閱讀推廣存在的不足,積累閱讀推廣實踐的寶貴經驗,為后期的閱讀推廣活動提供指導與參考。具體評價指標體系涉及多個方面的內容,如活動是否符合預算、是否有創意、服務態度是否到位、是否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到館率提高了多少等。
參考文獻:
[1] 馮瑤.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員專業素養提升[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34):156-157.
[2] 王鴻飛.珠海市第三中學圖書館特色項目培育的實踐與成效[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8(16):23-26.
[3] 張怡璟.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設計與實踐:以江蘇省海門市能仁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6):9-11.
[4] 吳敏琪.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實踐與思考: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圖書館為例[J].科技視界,2018(6):159-160.
[5] 楊美容.新媒體環境下的中學圖書館閱讀推廣創新模式研究[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7(5):75-78.
(編校:崔 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