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德貴

季羨林說自己有個缺點,就是不喜歡拜訪他人,即使是自己最尊敬的老師和朋友,他也難得拜訪一次。
在過往朋友中,清華時候的同學是不斷聯系的,他在清華園結識了不少一輩子的好友,但是這些朋友他也很少拜訪,除非萬不得已,或者工作上有所需要,否則他是不大拜訪別人的。
曹靖華先生是季羨林在解放后就相識的老朋友,同曹靖華交往,季羨林總覺得如沐春風,曹先生樸實無華,待人接物非常誠懇,給季羨林一種忠厚長者的印象,所以跟曹先生見面便成為季羨林的一大樂事,但即使像這樣的朋友,季羨林也一直沒有去過他的家里。
在季羨林的朋友中,臧克家是例外,他們的友誼維持了將近80年。
每一年春節的時候,季羨林都會在初一或者初二到臧克家家中拜訪,和他們全家一起把酒言歡,共度新春佳節。季羨林從不空手前往,每次上門,一定會帶一些高級點心,或是家鄉的土特產。
一個是學者,一個是詩人,兩人的職業原本毫不沾邊,但由于季羨林興趣十分廣泛,自然也就喜歡讀詩,大學期間他就讀了臧克家的《烙印》《罪惡的黑手》等作品,他猜想臧克家的詩是受了聞一多先生的影響。
臧克家寫詩,懂得抓住中國語言的特點,講究具體字和句的提煉,這一點讓季羨林非常贊許,他借著評論臧克家詩作藝術性的機會,進一步強調文學作品的藝術性。
20世紀的中國局勢變幻萬千,但是季羨林和臧克家兩人從來沒有落伍,他們始終緊跟時代的步伐,他們的友誼是建立在非常牢固的基礎之上的,這在季羨林的交友方面是非常難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