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馨元
【摘 要】裕固族民間舞蹈主要有從事勞動的舞蹈、宣揚宗教的舞蹈、慶祝活動的舞蹈和展現技術的舞蹈等內容類型,彰顯了民間舞蹈的豐富多彩性,提高了舞蹈的感染力。裕固族民間舞蹈從形體特征、手勢動作和旋律特色等展現出特有的動作形式,提高了舞蹈的靈活性和親和力。
【關鍵詞】裕固族民間舞蹈;內容類型;動作形式
中圖分類號:J722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7-0127-01
裕固族民間舞蹈是經過長期發展而形成的文化結晶,集中體現了裕固族人民群眾的智慧,集生活和藝術性色彩于一體,提高了裕固族民間舞蹈的文化底蘊。
一、裕固族民間舞蹈發展的基本概述
裕固族民間舞蹈源于人們的生活實際,不斷豐富著人們的生活世界。裕固族人從小便耳濡目染,接受民歌的熏陶和感染,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尤其在重大節日或盛大活動的時候,人們便會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比如,《搖奶囈語》是裕固族人在豐收后跳的舞蹈,其舞蹈動作和基調都充斥著高興與喜悅之情。同時,裕固族民間舞蹈還充分吸取了蒙藏舞蹈中合理的成分,使舞蹈呈現出優雅、豪放的色彩,豐富了裕固族舞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推動著裕固族民間舞蹈的長遠發展。
二、裕固族民間舞蹈的內容類型分析
裕固族民間舞蹈的內容類型主要包括從事勞動的舞蹈、宣揚宗教的舞蹈、慶祝活動的舞蹈和展現技術的舞蹈等四個方面。
(一)從事勞動的舞蹈
裕固族民間舞蹈具有濃厚的接地氣性色彩,其創作素材與人們的勞動實踐活動密切相關。裕固族人以畜牧業為主,剪羊毛、擠奶和打獵等工作,為舞蹈創造提供了豐富的題材。裕固族人在保持原有勞動動作的基礎上,進行舞蹈動作的編排和創新,配合以多變的音樂節奏,彰顯勞動特色的舞蹈便應運而生,比如《英那刀古拉》和《織褐字》都是經典之作。
(二)宣揚宗教的舞蹈
裕固族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曾經受到仰薩滿教、摩尼教和佛教等宗教信仰的影響,因而在舞蹈創作過程中也不可避免地融入了部分宗教化元素,在潛移默化間進行宗教信仰的滲透,提高宗教活動的感染力。以“護法舞”為例,表演者可以劃分為神祇和侍從兩種角色,表演者根據飾演角色的需要選擇不同的用具、佩戴不同的面具,展現出成熟穩重或斗志昂揚的性格特征等,通過鮮明的對比,提高舞蹈的感染力,進行主流文化信仰的宣揚。
(三)慶祝活動的舞蹈
進行慶祝活動的舞蹈基調是較為輕松、歡快和喜悅的,比如重大節目、豐收時節和婚禮活動等,人們通常都會載歌載舞進行慶祝活動。在組織慶祝活動時,裕固族人們通常會舉行篝火晚會,在音樂或鼓聲的伴奏下載歌載舞,跟隨節奏的快慢進行舞蹈動作的調整,引發人們的情感共鳴,表達人們的歡快情緒。比如,舞蹈《迎親路上》便將結婚的種種情景融入舞蹈中,促進人們對舞蹈的理解與感悟,展現舞蹈的親和力。
(四)展現技術的舞蹈
裕固族民間舞蹈中還具有展現技術型的舞蹈,展現出裕固族人們的專業化和技術性,彰顯了民間舞蹈的感染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男女獨舞,對表演者的肌肉力量、協調性和表演技巧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而舞蹈表演具有濃厚的觀賞性和審美性。同時在裕固族舞蹈表演過程中,要同服裝、配樂和燈光等方面進行有機融合,以提高民間舞蹈的感染力。
三、裕固族民間舞蹈的動作形式探討
裕固族民間舞蹈的動作形式主要從舞蹈過程中的形體特征、手勢動作和舞蹈過程中的旋律特色三個方面展開探討。
(一)舞蹈過程中的形體特征
裕固族民間舞蹈是勞動群眾對情緒情感的表達,能緩解人們的生活壓力,表達人們的心情。裕固族舞蹈表演過程中要求表演者上身保持直立的狀態,能夠做到抬頭挺胸,彰顯斗志昂揚的精神狀態;同時,腰背要筆直,頭部和下巴都稍稍上抬,展現積極向上的情緒狀態,這些都是裕固族舞蹈表演過程中的基本的形體特征。舞蹈形體特征的狀態展現了裕固族人的生活態度,展現了真善美的價值觀。
(二)舞蹈過程中的手勢動作
裕固族舞蹈表演過程中的手勢動作都源于勞動實踐活動,是對勞動動作、生活習慣的模仿和創新性發展。比如人們在勞動過程中通常會佩帶帽子,但當人們低頭從事勞動活動時,帽子便會松動,甚至出現脫落的危險,因而人們通常會用“習慣手”——右手進行活動,另一只手要扶住帽子,這一勞動動作在舞蹈表演中隨處可見。鹿角手便成為裕固族舞蹈的經典動作,成為前后動作銜接的重點,提高了舞蹈表演的連貫性和整體感。
(三)舞蹈過程中的旋律特色
裕固族舞蹈過程中的旋律以小而快為主,抬壓屈伸是主要的動律。舞蹈旋律主要的經典動作便是圍繞膝關節進行簡單、重復的上下屈伸和擺動,而胯部則應盡量保持不動,此時頭部也應根據動律變化而左右搖擺,提高整體的和諧度。比如,《山那邊的彩云》舞蹈是典型代表,旋律特色以抬壓屈伸為主,彰顯了裕固族人的靈活多變性。
四、結語
裕固族民間舞蹈是勞動群眾智慧的結晶,源于勞動生活,具有豐富的內容類型,滿足了受眾多元化的文化需要。新時期,我們要做好裕固族民間舞蹈的傳承與創新工作,增添時代化元素于舞蹈創作中,彰顯舞蹈的感染力,打造優質裕固族民間舞蹈,提高舞蹈的藝術化氣息。
參考文獻:
[1]王佳.傳統民族歌舞的現代走向[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3.
[2]翁彬彬.裕固族民間舞蹈的多元文化特征調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3.
[3]袁青.裕固族舞蹈的文化特點和發展建構[J].科學經濟社會,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