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榮

.
【摘 要】目的:探究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與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血常規檢驗技術的應用價值。方法:納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確診為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40例建立A組,納入同期收治缺鐵性貧血患者40例建立B組,同期納入健康體檢者40例建立對照組。三組受檢者均予以血常規檢驗,分別對比三組血常規指標檢驗結果。結果:A組紅細胞水平(RBC)相比B組患者顯著更高(P<0.05),且A、B組患者紅細胞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受檢者血紅蛋白水平(Hb)相比A、B組患者均顯著更高(P<0.05),且A組患者血紅蛋白水平相比B組顯著更高,對比差異顯著(P<0.05);A組患者紅細胞平均比容水平(MCV)相比B組顯著更高(P<0.05),對照組MCV水平相比A、B組患者均顯著更高(P<0.05);對照組受檢者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相比A、B組患者均顯著更高(P<0.05),且A組患者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相比B組顯著更高(P<0.05)。結論: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與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應用血常規檢驗方法具有重要價值,血常規檢驗可提高對貧血癥狀的診斷準確性,便于及早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并指導臨床干預與治療。
【關鍵詞】血常規檢驗;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臨床診斷;鑒別診斷
文章編號:WHR2019011095
貧血是臨床常見的一類疾病,該病在臨床上可分成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兩種類型,均對患者的身心造成極大傷害,并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1-3]。其中,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是一類溶血性貧血癥狀,該病輕度時,不會導致患者發生紅細胞數量降低狀況,而當患者的病情嚴重時,則該癥狀易受脾臟對異常紅細胞的清除作用,導致機體紅細胞數量出現明顯降低[4-5]。在正常的機體當中,鐵是血紅蛋白合成過程中的必要原料,機體內鐵缺乏對血紅蛋白的合成易造成嚴重影響,故臨床需對貧血進行及早診斷,并予以患者針對性的治療干預[6-7]。本研究主要以探究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與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血常規檢驗技術的應用價值,具體內容見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納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確診為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40例建立A組,納入同期收治缺鐵性貧血患者40例建立B組,同期納入健康體檢者40例建立對照組。A組入組患者女性18例,男性22例;患者年齡20~61歲,平均(38.2±4.6)歲;患者病程3個月~5年,平均(1.62±0.57)年;入組患者13例輕度貧血、12例中度貧血、15例重度貧血。B組入組患者女性19例,男性21例;患者年齡22~63歲,平均(38.4±4.4)歲;患者病程3個月~6年,平均(1.65±0.60)年;入組患者15例輕度貧血、11例中度貧血、14例重度貧血。對照組納入受檢者女性20例,男性20例;受檢者年齡19~64歲,平均(39.1±4.5)歲。三組研究對象一般資料對比均未見明顯差異,均無統計意義(P>0.05),研究可比。研究對象入組前均簽定知情同意書。
1.2 診斷與篩排標準
1)診斷標準:納入患者均參考第七版《內科學》中對貧血癥狀的診斷標準,其中缺鐵性貧血患者血紅蛋白<110g/L、紅細胞壓積<30.0%及轉鐵蛋白飽和度<20.0%;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血紅蛋白A2<2.50%或>3.50%,患者均見異常的血紅蛋白帶[8-9]。2)篩入標準:A、B組入組患者均經病理及臨床確診缺鐵性貧血或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癥狀;患者年齡均≥18歲;患者均未見合并其他血液系統疾病。3)排除標準:排除合并精神障礙、認知障礙患者;排除合并嚴重性心肺疾病患者;排除合并惡性腫瘤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患者;排除處于妊娠期或處于哺育期女性。
1.3 方法
三組受檢者均予以血常規檢驗,受檢者均于晨間空腹狀態采集肘靜脈血液3mL,分別添加乙二胺四乙酸二鉀進行抗凝處理,應用希森美康公司生產的XS-1000i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血常規分析。分別檢測研究對象紅細胞水平(red blood cell,RBC)、紅細胞平均比容值(red blood cell mean specific volume,MCV)、血紅蛋白(hemoglobin,Hb)、紅細胞/血紅蛋白(RBC/Hb)、紅細胞分布寬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血紅蛋白平均濃度(MCH)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指標,對三組各指標展開對比。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包處理,對各指標檢測數據已均值±標準差描述,對比行t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存在統計意義。
2 結果
A組紅細胞水平(RBC)相比B組患者顯著更高(P<0.05),且A、B組患者紅細胞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受檢者血紅蛋白水平(Hb)相比A、B組患者均顯著更高(P<0.05),且A組患者血紅蛋白水平相比B組顯著更高,對比差異顯著(P<0.05);A組患者紅細胞平均比容水平(MCV)相比B組顯著更高(P<0.05),對照組MCV水平相比A、B組患者均顯著更高(P<0.05);對照組受檢者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相比A、B組患者均顯著更高(P<0.05),且A組患者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相比B組顯著更高(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上依據貧血的程度具體可分成輕度、中度與重度。其中,重度貧血患者往往出生后即表現出相應貧血癥狀,甚至可能發生黃疸及發育不良等,癥狀嚴重者難以存活;中度貧血患者多數可存活至成年;輕度貧血患者一般無明顯的臨床癥狀表現,通常需通過調查家族史發現[10]。缺鐵性貧血是指因機體內貯存的鐵元素無法滿足機體內正常紅細胞的生成所需所導致的貧血癥狀[11]。缺鐵性貧血屬遺傳性的溶血性疾病,也是臨床當中最為常見的貧血癥狀。缺鐵性貧血癥狀的發生往往與嬰幼兒輔食鐵元素成分添加不足、青少年挑食、女性月經流量過量及其他病理因素相關[12-13]。缺鐵性貧血的病因總體上可分成機體對鐵的需求量增加但鐵元素攝入量不足、鐵元素吸收障礙以及鐵元素丟失過量等。缺鐵性貧血癥患者臨床往往表現為乏力、貧血及頭暈等癥狀,部分嚴重貧血患者同時易發生精神行為異常。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在臨床上又稱之為地中海貧血。雖然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地中海貧血)與缺鐵性貧血雖然都是機體的貧血表現,但兩種疾病的發生機制存在明顯差異[14]。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癥狀是因β-珠蛋白肽鏈的合成速率不平衡所引起的血紅蛋白合成障礙。臨床研究發現,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除了表現出精神不佳或輕微的貧血癥狀,無其他明顯的臨床癥狀[15]。因此,在臨床上對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與缺鐵性貧血癥狀的治療中所選方案存在較大差異,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臨床治療主要以補充維生素E為主,而缺鐵性貧血則需要補充鐵元素治療。由于兩種疾病癥狀表現在臨床上具有較高的相似性,臨床對于兩種缺血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是作為臨床工作重點內容。
本次研究分別納入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A組)、缺鐵性貧血患者(B組)與健康體檢者進行血常規檢查。研究發現,A組紅細胞水平(RBC)相比B組患者顯著更高,且A、B組患者紅細胞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對照組受檢者血紅蛋白水平(Hb)相比A、B組患者均顯著更高,且A組患者血紅蛋白水平相比B組顯著更高,對比差異顯著;A組患者紅細胞平均比容水平(MCV)相比B組顯著更高,對照組MCV水平相比A、B組患者均顯著更高;對照組受檢者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相比A、B組患者均顯著更高,且A組患者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相比B組顯著更高。研究發現,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與缺鐵性貧血患者血常規檢查中的各指標對比均存在明顯差異,通過血常規檢驗能有效鑒別診斷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與缺鐵性貧血癥狀,便于為患者盡早進行治療與干預。
綜上所述,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與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中應用血常規檢驗方法具有重要價值,血常規檢驗可提高對貧血癥狀的診斷準確性,便于及早對患者病情進行診斷并指導臨床干預與治療。
參考文獻
[1] 蔣主輝.血常規檢驗在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診斷與鑒別診斷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13):1922-1923.
[2] 姚文娟,穆啟明.血常規在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診斷的應用價值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08):1129-1130.
[3] 黃小媚.紅細胞及網織紅細胞參數在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中的變化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05):695-697.
[4] 李云香,陳旭華.聯合檢驗對缺鐵性貧血/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鑒別診斷價值[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7,11(08):644-646.
[5] 張海英,郭澤興,鄺桂嬋,等.%Micro/%Hypo比值在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輔助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14):1918-1919.
[6] 彭碧,馬永能,何芳,等.網織紅細胞相關參數在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中的診斷價值[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8,39(02):153-155.
[7] 譚詩,李春莉,陳霞,等.血常規及血紅蛋白電泳聯合檢測對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的產前篩查[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8,15(10):119-122.
[8] 吳洪秋,陳興,李樺,等.血液學指標對兒童不同類型地中海貧血并IDA的臨床價值[J].中國熱帶醫學,2016,16(08):811-814.
[9] Koker S A,Gzmen S,Oymak Y,et al.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 mimicking iron deficiency anemia: A Delayed Diagnosis?[J].Hematology Reports,2017,09(02):7048.
[10]曾穎,陳仲巍,曾臻.β-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紅細胞的流變學行為[J].醫學綜述,2016,22(17):3367-3370.
[11]鄧濤,謝明水,劉方方.血常規檢測在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和缺鐵性貧血患者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8,22(04):665-666.
[12]陳炳龍,杜紅心,周政.輕型珠蛋白生成障礙性貧血患者鐵沉積狀態的研究[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15):2082-2084.
[13]Mckee S G,Close R,Lowenthal E.Evaluation of iIron deficiency anemia in a pediatric clinic in the dominican republic[J].Annals of Global Health,2017,83(3-4):550-556.
[14]畢瑩,蒲昭質.地中海貧血不同基因型血常規參數MCV、MCH、RDW及HB的差異研究[J].貴州醫藥,2016,40(04):370-372.
[15]陳海生,區韻婷.探討靜脈血中小細胞百分比等紅細胞新參數在β-地中海貧血篩查中的臨床價值[C].全國慢性病診療論壇,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