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嘉 張永鋒


摘 要: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工業化和城鎮化產業集群的同步增長,導致了農村“空心村化”發展態勢的不斷加劇,為了解決渭北臺塬丘陵區空心村土地利用低、人地矛盾緊張等問題,本文以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堯頭鎮浴子河村空心村整治項目為例,對廢棄宅基地、廢棄磚廠進行綜合整治,有效增加了土地面積3.864hm2,通過工程實例介紹了渭北臺塬丘陵區空心村整治技術措施及相關規范,為渭北臺塬丘陵區空心村整治項目的開展提供依據和參考。
關鍵詞:空心村;渭北臺塬;丘陵區;整治工程;浴子河村
中圖分類號:S28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190930066
引言
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工業化和城鎮化產業集群的同步增長,出現了農村人口的非農化轉移和城鎮就業人數增加的問題。由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中缺乏合理的規劃和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導致農村現代化進程中原有宅基地閑置以及部分廢棄磚廠、廢棄采礦區面積的不斷擴大,農村居住環境由內而外逐漸衰敗,同時也加劇了農村“空心村化”發展態勢[1-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確保18億畝耕地紅線”目標,而農村用地結構變化嚴重影響地方農業發展、農村面貌改變以及農民收入的提高,空心村不僅惡化了農民生活環境、加深了人地之間的矛盾,同時也造成了農村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和低效利用,嚴重阻礙現代農業經濟的推進和可持續發展[4,5]。針對空心村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國家也出臺了相關政策指引性文件:《關于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管理辦法》以及《關于全面加深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但仍有一些問題不能徹底解決。空心村整治對緩解人地關系、提高土地利用率、推動農村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空心村整治也是集約節約利用土地,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研究表明,我國由空心村引起的農村土地資源浪費面積達1×107hm2,空心村整治潛力巨大,其中渭北臺塬丘陵區空心村問題尤為嚴重[6]。
針對丘陵溝壑區空心村的特點,廢棄宅基地復墾項目應適度,修建水平梯田及雨水集蓄工程,對有灌溉條件的寬闊河谷川道臺地,進行土地平整,配套完善灌排水利設施、田間道路、農田防護林網,增加有效壩地面積。實現旱地梯田化,田間道路砂石化,生產道路夯實化。本文以陜西省渭南市澄城縣堯頭鎮浴子河村為空心村整治研究試點,對項目區內田、水、路、林全面規劃,建成耕地條件適宜、灌排設施齊全、道路完善以及農田防護配套的示范項目,通過土地整治工程措施對典型空心村整治為今后大面積的黃土臺塬丘陵區空心村整治提供借鑒。
1?項目區概況
項目區位于澄城縣堯頭鎮浴子河村西北部(圖1),地理坐標介于N35°10′13″~35°10′19″,E109°51′29″~109°51′42″之間。浴子河村地處山地丘陵階地地區,區內土壤以中壤黃土為主,平均土壤容重1.26g/cm3,土壤孔隙度較大,透水性較強,保墑保肥,土壤酸堿度(pH)平均8.0,屬微堿性。其中,
耕層養分平均含量:有機質1.034%,全氮0.0664%,堿解氮37.2PPm,全磷0.145%,速效磷5.9PPm,全鉀2.19%,速效鉀196.8%PPm,具有良好的耕性。項目區周邊農作物為1a1熟制,主要種植小麥、玉米、豌豆等。項目區氣候屬暖溫帶半干旱,年日照2400~2800h,年均氣溫7.8~11.3℃,無霜期160~180d,年降雨量400~450mm,年蒸發量1200~1600mm,且降雨分布極不均勻,主要集中在每年7—9月,地表幾乎無植被覆蓋,且伴隨著較為嚴重的水土流失風險,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安全。項目區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水資源稀缺,地表水資源開發難度較大,地下水資源補給條件差、地層含水量不足,且區內灌排設施配套不完善,項目區內部分農田灌溉保證率無法得到滿足,區內干旱問題嚴重,農業生產條件不穩定。結合二調數據結果,項目區總面積4.340hm2,其中旱地0.37hm2,林地0.016hm2,設施農用地0.09hm2,在階地上分布廢棄宅基地和一個廢棄小型磚瓦廠1.405hm2,廢棄宅基地2.459hm2,土地利用率低下,造成了土地的嚴重浪費,其中廢棄宅基地及廢棄工礦用地總面積3.864hm2,占總項目區面積的88.89%,是本次空心村整治項目的重點區域。
2?項目規劃內容與方案
依據項目區現狀地物以及作物種植結構等條件分析,擬建項目要從田水路林等幾個角度進行綜合整治。項目區位于黃土溝壑地區地形起伏較大,且無可利用地表水資源,地下水資源難以得到有效利用,另外項目區也無相關配套灌排設施,農田灌溉極為不暢。為解決當地灌溉問題,經過地面電法勘測,擬在該項目區新建機井1眼以滿足灌溉用水需求,通過蓄水池自流實施灌溉。項目區南側有通往村莊的素土道路,但該道路建設標準較低,路面坑洼,雨天易積水,難以滿足生產實際需要。項目區地勢北高南低,蓄水池位于項目區東側,可利用蓄水池引水至西側農田,水沿地埋輸水管道向西自流的方式解決地塊灌溉問題;道路和田坎兩側無植被覆蓋,不能很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效果。通過科學合理規劃、機械施工,將原有廢棄宅基地、廢棄磚廠以及零散地塊進行整合,配套完善水源工程、灌溉與排水設施,新建泥結石道路以及完成項目區林網栽植等,使整治后的地塊滿足集約化管理、機械化耕作條件,極大地提升項目區生活和農業生產條件。項目規劃方案見圖2。
2.1?土地平整工程
對廢棄宅基地和廢棄磚廠進行平整之前,通過外業測量數據計算田塊開挖工程量,規劃好土方的移動方向,保持土方的挖填方平衡。配備適宜的施工機械協助進行廢棄宅基地和廢棄磚廠的土地平整施工。用推土機分層把廢舊的宅基地前后老墻、窯背有機肥土分片集中堆放,再用推土機、裝載機拆除項目區內的舊莊基。廢棄宅基地在開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必須配備自卸汽車協助運輸,清理舊建筑中的磚塊等廢棄物。應用推土機、裝載機把可利用的土方攤鋪均勻。對廢棄宅基地和廢棄磚廠進行平整,使地塊規整,便于耕作,以達到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耕地產出率。
針對項目區階梯型的水平臺田,應使臺田田坎方向高程略高于臺田內部,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梯田里的蓄水含量,便于農民耕種農作物,提高土地產出效率。
2.1.1?平整度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線修建層狀的田面水平、埂坎均整的臺階式田塊。梯田改變了地形,減緩了地面徑流,并能攔蓄水分,改良土壤。項目區土地平整后整體應為東高西低的地表形態。
2.1.2?平整單元
項目區土地平整后為水平梯田,土層厚度達到0.6m以上,土壤耕作層0.2m以上;土方平整以局部平整為原則,采用挖方填挖的方式進行平整。平整后,根據田塊自身形狀以及工程建設標準的要求,將田塊分為實驗區和試種區,具體詳設計規劃圖。
2.1.3?田坎高度從土坎用工量及穩定性上考慮,坎高度不超過5m,如果超過5m,應該在田坎中部修建階地,種植植物防止滑坡;從少占地及土坎穩定性上考慮,項目區土坎側坡的坡度設為1:0.36~1:0.26。
2.1.4?田埂修筑在土地整理成梯田以后,為了防止階梯型梯田里的水土流失,起到蓄水、防邊坡破壞等作用,需在梯田邊緣的田坎上修建田埂,田埂在農耕坡地上沿等高線修建,項目區共計修筑田邊埂1075m。
2.2?灌溉與排水工程
根據《土地開發整治項目規劃設計規范》規定,結合浴子河村水文地質條件、作物種植結構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項目區的灌溉保證率設計不低于85%,灌溉水利用系數0.75以上。項目區所在的丘陵溝壑區,防洪標準設計為十年一遇,此外,為排除項目區田間道路積水,沿田間路兩側修建排水溝。
項目區土地平整后主要采用在塬頂修建蓄水池的方式,利用山間高差將水引入項目區東側的蓄水池中進行集中分配。由于蓄水池與項目區存在地勢差,可采用地埋輸水管道自流輸水的方式,將水引入項目區進行灌溉,針對該項目區,將水引入項目區東側,利用高差向西通過地埋輸水管流向農田,通過出水樁進行灌溉。配水干管Φ75PVC管,從蓄水池引水到閘閥井采用Φ75PVC,共計17m,閘閥井進入田間的配水支管采用Φ63PVC管道,埋管深度70cm。
2.3?田間道路工程
梯田田間道路工程設計依據《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標準》,針對項目區地形特點以及耕作需要,擬計劃由浴子河村現有縣道柏油路通往項目區修建泥結石道路,泥結石路面寬度3m,路肩0.5m,比降≤15%。新建生產路2條,分別在上下兩臺地的邊上,長度分別為368m和283m。根據項目區實測數據做好道路工程放線,利用裝載機對路基進行清障、道路邊坡修整,其上做15cm厚3:7灰土墊層,使用壓路機進行路基碾壓,進行20cm厚度塊石、砂石碾壓,在路面施工完成后,做2~3mm米石保護層,最后做好路肩及邊坡的整修及夯實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利用壓路機碾壓要分層進行,壓實系數不低于0.95,確保每道工序合理有序。在道路完成后,為做好道路排水,在路面低位一側修建排水土渠,并在路肩上種植側柏以提高固土能力。
2.4?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工程
為做好項目區周邊防風固土、涵養水分以及提高鄉村景觀等保障工作,要根據空心村整治項目規劃設計要求完成農田防護林種植,要結合項目區實際情況,在較大的人工堆積虛方以及田坎邊坡播撒紫花苜蓿或小冠花等草籽,提高項目區邊坡穩定性水平。針對項目區地形條件,要在新建田間路兩側路肩各栽植1行速生楊,間距2m;五年生胸徑達14~25cm,比普通楊樹大40%~114%,種植密度為18~58株/667m2,穴規格為長×寬×高(0.8m×0.8m×1m),栽植深度60~80cm,速生楊株距6m為宜,項目區共需栽植速生楊132株。為涵養水土,需在距田邊埂內側0.5m處種植側柏,株距3m,項目區共需栽植側柏1250株。
3?結論與討論
通過對澄城縣堯頭鎮浴子河村空心村綜合整治和配套設施優化,將原有廢棄宅基地及廢棄磚廠復墾為可重新利用的梯田,浴子河村土地利用面積增加了3.864hm2。并通過田水路林的合理規劃,既保證了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又能優化區域內經濟結構調整、有效改善區域生態環境,促進新農村及美麗鄉村建設進程。黃土臺塬丘陵地貌作為渭北地區典型的地質結構類型,由社會因素和經濟因素引起的空心村問題逐漸加劇,該項目的實施對渭北臺塬區空心村整治項目的實施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技術參考,將有力推進該區域空心村整治的步伐。
參考文獻
[1] 韓春梅.探析綜合整治空心村的現代農村土地資源[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000(05):37.
[2]米安娜.黃土丘陵區空心村整治關鍵技術與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17(03):158-159.
[3]張偉強.加強空心村綜合整治的思考——以安溪縣科洋村為例[J].福建農業,2016(09):21-22.
[4]張新浩,秦瑩,程芳.空心村問題研究發展綜述[J].現代商業,2016(18):166-168.
[5]孫路,馬增輝,張露.山地丘陵區空心村研究現狀與趨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18):171-172.
[6]馬洪超.山地丘陵區空心村整治工程實踐[J].農學學報,2018,8(4):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