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虹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子宮肌瘤治療的40例患者作為本次調查研究的對象。根據隨機的方式將參與本次調查的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0例患者。對照組行常規開腹手術治療,觀察組采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結果: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遠低于對照組,且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排氣時間少于對照組,經對比兩組之間有明顯差異,差異有臨床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子宮肌瘤的臨床治療中,可采取腹腔鏡剔除術的治療方式,此方式安全有效,療效確切。
【關鍵詞】子宮肌瘤;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
文章編號:WHR2019021208
子宮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統疾病中比較常見的良性腫瘤之一,其發病人數呈逐年上升的趨向,臨床主要表現為月經過多、貧血、子宮出血、流產、白帶增多等癥狀,嚴重地威脅著女性的生殖健康[1]。開腹手術是其臨床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因手術切口較大,對患者預后的恢復造成了極其嚴重的影響。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革新,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越來越深受廣大患者的歡迎。本次研究采用了子宮肌瘤剔除手術的治療方式,詳細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礎資料
選取本院接受治療的子宮肌瘤40例患者作為本次調查研究的對象。樣本選取時間為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根據隨機的方式將參與本次調查的患者分成兩組,對照組20例和觀察組20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3~51歲,平均年齡為(38.5±1.2)歲;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4~52歲,平均年齡為(40.5±1.3)歲。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年齡、性別等資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20例患者行常規開腹手術治療,采用腰硬聯合麻醉或連續硬膜外麻醉的麻醉方式,通過子宮附件腔內超聲檢查確定子宮肌瘤的大小、數量,以及確定腹部手術切口的大小與走向。術后采用1/0可吸收線對子宮肌層進行逐層縫合,使用甲硝唑鹽水對盆腔進行沖洗,最后進行縫合、消毒與包扎處理工作[2]。觀察組20例患者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對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在患者的臍部進行穿刺建立二氧化碳氣腹(壓力10~13mmHg),分別在左右麥氏點做10mm、5mm的切口,使用腹腔鏡對患者的盆腔臟器、子宮肌瘤進行檢查,確定疾病的病變部位。使用單極電鉤切開子宮肌層、漿膜層及肌瘤表面,切口的長度應稍少于肌瘤的直徑長度,使用齒抓鉗夾持肌瘤核后旋轉的同時向外牽拉,使用單極電鉤向下分離瘤體假包膜至肌瘤基底部,之后使用雙極電凝切斷后進行止血處理,在患者左下腹切口處取出肌瘤,同時使用0.9%的氯化鈉溶液對患者盆腔進行沖洗,然后將(用2/0可吸收線)切口進行持續縫合、消毒包扎等處理[3-4]。
1.3 療效觀察觀察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排氣時間,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記錄數據,應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包對子宮肌瘤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以%進行描述,行χ2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對照組20例患者并發癥的發生率為30.0%,遠遠高于觀察組5.0%的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排氣時間對比經對比發現,對照組20例患者的術中出血量、住院時間、排氣時間遠長于觀察組,數據經統計學處理后發現其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3 討論
子宮肌瘤是婦科臨床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不同程度的子宮內膜增生是其臨床的主要表現,當前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開腹手術、肌瘤剔除術、子宮全切等,其中主要以手術治療為主,而手術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傳統的開腹手術與腹腔鏡下子宮剔除術[5]。傳統開腹手術創傷性極大、切口大、患者的住院時間較長、術中出血量較多、術后切口的感染率較高,且患者的各項功能指標恢復均較慢。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創傷性極小、切口較小、患者的住院時間較短、術中出血量也較少,且術后的并發癥極少,同時患者術后恢復較快。近些年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人們認知度的不斷提升,患者對治療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特別注重以保留子宮的完整性、切口的創傷性小為主要治療目標,因此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在臨床的治療中應用比較廣泛[6]。研究結果表明,采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排氣時間、住院時間分別為(37.12±3.51)mL、(20.56±13.78)min、(5.67±1.79)d,遠遠低于采用傳統開腹手術對照組的(78.26±13.62)mL、(41.29±13.57)min、(9.82±2.67)d,因此說明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以傳統開腹手術相比是存在優勢的,再一次驗證了此治療方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葉串連,葉胡娜,彭薇.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情況及預后效果觀察[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8,26(04):78-79.
[2] 齊斯琴.陰式與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37):100,102.
[3] 劉現紅,馬海法,薛惠英.106例子宮肌瘤患者應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的療效對比觀察[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18,02(14):1-5.
[4] 周愛玲,唐進,和智琴,等.微創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差異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8,13(27):67-69.
[5] 孫艷麗,趙榮華.腹腔鏡輔助下陰式全子宮切除、次全切除術、子宮肌瘤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的效果比較[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6):123-124.
[6] 田藝,張坤,蘇青,等.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微創剔除術治療子宮肌瘤臨床療效及對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8,47(0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