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莉


【摘 要】目的:討論依達拉奉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癥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于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選取本院收治的146例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而后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丹紅注射液)與研究組(丹紅注射液+依達拉奉),評判標準:GCS評分、NIHSS評分、hs-CRP變化情況、IL-6變化情況、治療有效率。結果:治療4周后,研究組患者的GCS及NIHSS評分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4周后,研究組患者的hs-CRP及IL-6變化情況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治療有效率95.8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9.45%(P<0.05)。結論:丹紅注射液+依達拉奉治療方案的實施可有效地提高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癥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關鍵詞】依達拉奉;丹紅注射液;急性缺血性腦中風
文章編號:WHR2019011104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在臨床中屬于常見的神經系統病癥,該病癥的多發性群體為老年患者,引發該病癥的主要原因為患者的腦部供血出現障礙,其在臨床上具有發病速度快、致殘率高、致死率高以及病癥恢復速率慢等特點,患有該病癥后,患者會出現肢體功能障礙以及言語障礙等嚴重并發癥[1]。超早期溶栓治療屬于當前治療該病癥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該種治療方式會隨著時間及反應機制等因素而導致患者無法及時進行溶栓治療,此時為患者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就顯得尤其重要[2]。基于此,本文作者單純給予患者丹紅注射液與在此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詳情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于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選取本院收治的146例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而后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73例,其中男女比例為40∶33,平均年齡為(60.8±8.5)歲;研究組73例,其中男女比例為41∶32,平均年齡為(60.9±8.6)歲,上述一般資料并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給予丹紅注射液進行治療,使用2~4mL的丹紅注射液(生產廠家:山東丹紅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0026866)對患者進行肌內注射,每日1~2次。研究組患者給予丹紅注射液+依達拉奉進行治療,丹紅注射液的治療方法與對照組一致,將30mg的依達拉奉(生產廠家:吉林省博大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0051)加入到0.9%的氯化鈉溶液中進行稀釋,而后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并保障在30min內全部藥液滴注完畢,每日2次。兩組患者均接受治療4周。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的GCS(格拉斯哥昏迷評分,該評分指標分值為0~15分,其中13~14分為輕度昏迷、9~12分為中度昏迷、7~8分為重度昏迷、4~7分為昏迷、<3分為腦死亡)及NIHSS評分(神經功能缺損評分,該評分指標分值為0~42分,分值越高,說明患者的神經功能受損程度越嚴重)指標;2)觀察兩組患者的hs-CRP(超敏C-反應蛋白)及IL-6(白介素-6)變化情況;3)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包括顯效、有效以及無效,其判定標準以NIHSS評分降幅程度為標準,其中該評分降幅程度>91%為顯效;90%≥評分降幅程度≥18%為有效;評分降幅程度<18%為無效。
1.4 統計學分析
文中數據均通過SPSS 22.0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表示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s),用t進行檢驗,若P<0.05,說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GCS及NIHSS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GCS及NIHSS評分指標并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4周后,研究組患者的GCS及NIHSS評分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hs-CRP及IL-6變化情況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hs-CRP及IL-6變化情況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4周后,研究組患者的hs-CRP及IL-6變化情況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屬于老年群體中比較常見的病癥,該病癥的發病率約占急性腦血管疾病的一半以上,且具有較高的致死率,近年來該病癥的患病率呈不斷上升趨勢,絕大多數患者在發病后容易產生偏癱、失語等后遺癥,致使給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負擔[3]。當前,在臨床上針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一般采用抗血小板和降壓調脂、降糖等方式進行治療。本次研究中,實施丹紅注射液+依達拉奉治療方案后,研究組患者的GCS評分、NIHSS評分、hs-CRP變化情況、IL-6變化情況及治療有效率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此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丹紅注射液主要由丹參、紅花及注射用水組成,其具有疏通脈絡及活血化瘀的功效,該藥中的丹參具有活血化瘀、通心竅及止痛行血的功效,紅花具有活血止痛以及祛瘀通經的功效,服用該藥后對患者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及降低血小板聚集和血清膽固醇具有明顯抑制作用[4]。本研究中所使用的依達拉奉是一種新型自由基清除劑,通過實踐證明,該藥物可通過捕獲自由基,對脂質過氧化、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的氧損失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對于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患者來講,其存在一定的免疫炎癥反應和免疫紊亂現象,患者在發病后,會產生局部腦損傷和腦水腫癥狀,隨后堆積大量自由基,進一步加重患者腦缺氧狀況,這將導致患者發生細胞膜損傷現象,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危及其生命安全。C-反應蛋白不僅能起到急性反應蛋白的作用,而且對非特異性炎性因子的及時表達具有積極作用,hs-CRP指標則可以反應患者體內的炎癥情況,該指標水平上升,說明患者體內的炎癥反應越強烈,本次研究當中所采用的依達拉奉注射液是一種自由基捕獲劑,服用該藥后,可顯著降低患者的hs-CRP及IL-6指標變化情況,使之進一步減少對患者神經組織的損傷性,避免患者產生神經功能障礙,且其還可以對遲發性神經元的死亡起到積極的抑制作用[5]。
綜上所述,丹紅注射液+依達拉奉治療方案的實施可有效地提高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癥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
參考文獻
[1] 王緒虎,段大磊,王艷軍,等.探討丹紅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臨床療效[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69):173,176.
[2] 李勝酋,李勝愉,張聯玲,等.四君子湯加味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7,38(12):1633-1635.
[3] 黃雙英,何錦照,張婷婷.依達拉奉對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治療效果觀察與分析[J].江西中醫藥,2017,48(08):39-41.
[4] 陳新廣,司金俠.丹紅注射液聯合依達拉奉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中風臨床探討[J].中外醫療,2014,33(20):87-88.
[5] 謝海洋.疏血通聯合依達拉奉治療缺血性腦卒中臨床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16):2179-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