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明

【摘 要】目的:研究CT應用于子宮肌瘤、卵巢腫瘤診斷中的效果。方法:對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6例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病例均接受CT檢查,觀察患者的檢查結果。結果:子宮肌瘤患者和卵巢腫瘤患者的診斷準確率分別為:89.47%、94.12%。子宮肌瘤患者和卵巢腫瘤患者的子宮動脈顯示率、卵巢靜脈顯影率、卵巢動脈顯影率分別為:94.74%、36.84%、57.89%,94.12%、76.47%、82.35%。結論:采用CT診斷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可提高診斷的準確率,利于醫師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診斷結果,更好的制定治療方案。
【關鍵詞】CT;子宮肌瘤;卵巢腫瘤;診斷價值
文章編號:WHR2019021209
子宮肌瘤為女性生殖器官發生率較高的良性腫瘤,也可以叫作子宮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1]。發病原因和正常肌層細胞突變、性激素和局部生長因子相互作用有關,常見子宮出血、腹部包塊、疼痛、貧血等表現。卵巢腫瘤為發生在卵巢上的腫瘤,為女性生殖器官腫瘤,月經初潮早、絕經晚、遺傳因素等均會引發卵巢腫瘤[2]。將本院近3年收治的子宮肌瘤患者、卵巢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評價實行CT診斷的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36例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包括子宮肌瘤者、卵巢腫瘤者各19例、17例,年齡為35~55歲,平均年齡為(45.6±4.4)歲;已婚者、未婚者各28例、8例。將所有患者上述數據均列入統計學軟件SPSS 23.0進行分析并處理,數據無統計學差異,可對比。
入選標準:存在不同程度腹部包塊、月經失調、陰道不規則出血、腹痛等表現者;經病理學檢查確診為子宮肌瘤/卵巢腫瘤者;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排除標準: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者;妊娠期/哺乳期者。
1.2 方法
子宮肌瘤者、卵巢腫瘤者均通過CT檢查,選擇64排螺旋CT設備檢查,掃描患者的恥骨—腎門,掃描設備的層厚、螺距、電流、電壓分別為:8mm、0.92、200mA、120kV。增強掃描前,注射60mL的碘海醇,將對比劑的注射速度控制在2mL/s。以數據追蹤方式,提高動脈期數據的可信度,然后重建三維容積、二維多平面、二維曲面。
1.3 觀察內容
觀察子宮肌瘤患者和卵巢腫瘤患者的診斷準確率,以及子宮肌瘤患者、卵巢腫瘤患者的子宮動脈顯示率、卵巢靜脈顯影率、卵巢動脈顯影率。
1.4 統計學處理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有病例的臨床相關數據均經統計學軟件SPSS 23.0分析。計數資料、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診斷準確率、子宮動脈顯示率、卵巢靜脈顯影率、卵巢動脈顯影率,均通過率的方式表示,行χ2檢驗。
2 結果
2.1 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診斷準確率情況分析子宮肌瘤患者、卵巢腫瘤患者診斷準確率情況,卵巢腫瘤診斷準確率高于子宮肌瘤。見表1。
2.2 子宮肌瘤和卵巢腫瘤患者診斷情況分析子宮肌瘤患者和卵巢腫瘤患者的子宮動脈顯示率、卵巢靜脈顯影率、卵巢動脈顯影率。詳見表2。
3 討論
骨盆腔膀胱位于子宮、陰道上段前緣位置,前屈子宮和膀胱后上緣保持緊貼的狀態,而后屈子宮突入直腸陷窩。CT圖像子宮為圓形軟組織密度,前方為膀胱陷窩,后方為直腸陷窩,闊韌帶經子宮側緣延伸到盆腔內側壁。而卵巢處于后下位,輸卵管在子宮上緣位置,為飄帶狀,所以不易于顯示[3]。子宮肌瘤為實性腫瘤,可單獨生長在子宮不同的位置,也可為幾十個同時生長在子宮位置,為塊狀物堆積在子宮。如果肌瘤較大,在血運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就容易產生變性情況。卵巢腫瘤為婦科發生率較低的疾病,體積較小的腫瘤多見于盆腔內兩側,體積較大的腫瘤常在盆腔入口位置/下腹部生長,主要包括卵巢囊腫、囊腺瘤,以及囊腺癌幾個類型。
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在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早期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的臨床表現并不明顯,多會產生嚴重月經異常、腹痛、包塊、陰道不規則出血等表現。臨床上常采用影像學方式對子宮肌瘤、卵巢腫瘤患者進行檢查。因子宮肌瘤及卵巢腫瘤在發生位置、影像學的表現方面比較,不存在明顯的差異性,所以容易發生誤診問題,這對于患者的預后影響較大[4]。針對于此,臨床方面通過高分辨率方法診斷非常關鍵。當前,多排螺旋CT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而多排螺旋CT的分辨率、造影技術檢測準確率均較高,故此可對腫瘤部位的血管實行檢測,利于醫師對患者卵巢結構、子宮結構予以觀察、分析。子宮肌瘤患者接受CT診斷,可見子宮不均勻/均勻增大、宮腔影偏移/變小/閉塞等表現。子宮內部可見均質性實體密度,邊界非常清楚,和四周脂肪分界比較明顯。而卵巢腫瘤患者實行CT檢查,能觀察到患者子宮直腸陷窩位置囊型腫塊,同時邊界非常清楚,邊緣為光滑狀態,且薄壁內為水樣密度征象。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的直徑>5cm,子宮肌瘤易于產生中線偏移情況,卵巢實性瘤由于腫塊體積過大,會對子宮構成壓迫,這時若想有效鑒別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存在較大的挑戰性[5]。良性腫瘤CT征象輪廓光整,多為橢圓形/圓形,內部結構:囊性、實性均勻。若為實性囊腫、液性腫瘤,臨床征象:軟組織密度,均勻薄壁。實性/囊性表現均為無鈣化。為有效鑒別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經本次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子宮肌瘤患者和卵巢腫瘤患者,在卵巢靜脈顯影率、卵巢動脈顯影率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性,所以建議采用CT診斷子宮肌瘤、卵巢腫瘤,從而提高兩者的診斷準確率、子宮動脈顯示率,以及卵巢靜脈顯影率和卵巢動脈顯影率,并做好兩者的鑒別診斷工作。
總之,CT應用于子宮肌瘤、卵巢腫瘤的診斷中,可提高診斷準確率,為子宮肌瘤患者與卵巢腫瘤患者的治療方案提供數據支持、參照。
參考文獻
[1] 何中虎,吳軍平,鄧啟偉.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的CT診斷價值[J].實用醫技雜志,2017,24(03):254-256.
[2] 李海傳.分析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的CT診斷價值[J].中外醫療,2017,36(08):181-182.
[3] 吳桂英.分析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的CT診斷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1):51.
[4] 劉春嶺.CT檢查在子宮肌瘤診斷中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05):58-59.
[5] 徐飛,紀藝漩.CT在子宮肌瘤與卵巢腫瘤診斷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17,30(15):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