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恒學
【摘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是在特定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相對穩定和規范的社會分配運行規則:市場分配是一種系統綜合的基礎性分配,也是一種系統動態適應的市場化分配模式;政府分配適度、合理、有限地干預市場分配,對市場初次分配所造成的貧富差距進行必要、合理、有限和適度的調節;社會分配在更高層次和更大范圍充分凝聚各種社會力量,有效調動和配置各種社會資源。
【關鍵詞】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 市場分配 政府分配 社會分配
【中圖分類號】D616 【文獻標識碼】A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經歷了一系列調整與變革,而有關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的理論研究也產生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創新,相關的理論探討與爭鳴也從未停止過。從理論淵源上看,有關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分配理論主要源自馬克思和恩格斯經典著作。從實踐上看,新中國成立后,由于物資短缺,曾經實行過供給制,后來又以工資制代替了供給制,基本上照搬了前蘇聯社會主義的分配模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的不斷調整和改革,有關分配制度的理論研究也在不斷深化,重點是圍繞按勞分配理論展開,涉及到按勞分配原則的地位、性質和作用,按勞分配的基礎和條件,按勞分配的層次和范圍等。后來又對社會主義計劃商品經濟條件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進行了理論探索,對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多元化分配制度進行了理論創新。
要構建多主體、多元化、多層次和多樣化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就必須對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進行必要的社會分工和權責利分化,使其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盡其能、各行其權、各負其責、各得其利、各擔其險。具體說來,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分配是第一次分配,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性分配。與市場的初次分配相比較而言,政府分配是第二次分配,是在市場分配的基礎上進行的再分配。除了市場分配和政府分配之外,社會分配是第三次分配。市場分配、政府分配和社會分配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共同構成多元化、多主體、多層次和多樣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分配體系。
在多主體、多層次和多樣化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制度體系中,作為第一次分配的市場分配是決定性的基礎分配。第一次分配不僅決定市場收入的分化,而且決定第二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的規模與水平。因此,為了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激發和增強社會經濟發展活力,就必須進一步強化第一次分配的決定性作用和基礎性地位。
政府分配是在第一次分配的基礎上進行的社會財富再分配,政府再分配的目的在于適度、合理和有限地調節第一次分配所造成的貧富差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由于不同市場主體所擁有和面對的市場環境、市場資源、市場能力、市場價值的差異性與非對稱性,必然會造成不同市場主體之間的市場收入水平的差異化,甚至會造成市場收入水平的兩極分化。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收入水平的分化和差異化,不僅具有必然性,而且具有必要性。因為市場主體之間收入水平的適度和合理分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但是,如果社會財富過度分化,就可能引發社會矛盾、社會沖突、社會對抗和社會動蕩。因此,為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就應該通過政府再分配,對市場初次分配所形成的社會財富分化進行適度、合理和有限的調節。
第三次分配是社會分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不是萬能的,政府也不是萬能的。一般來說,市場價值是市場分配的依據,公共價值是政府分配的依據,而社會價值則是社會分配的主要依據。多元化的分配主體,多層次的分配機制,多樣化的價值分配依據,能夠更好地形成具有包容性、韌性、協調性和適應性的社會主義基本分配體制。
市場收入是市場分配的對象和基礎,市場主體是市場分配活動的參與者,市場價值是市場分配的主要依據。從表面上看,在參與市場收入分配的各類利益相關者中,分別適用“按資分配”、“按勞分配”、“按管理分配”、“按技術分配”、“按權力分配”等不同分配原則。但是,從深層次上看,市場貢獻率和市場價值才是市場分配的根本標準。
市場價值規律是決定市場經濟活動發展變化的一般規律。市場是供求關系的總和,市場價值是市場供求關系及其狀況的反映。供求關系既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也是一種人與自然之間的自然關系,還是一種人的能力與人的欲望之間的思想關系。市場供求關系的社會性、自然性和思想性,反映了人的活動和行為會受到社會激勵、自然激勵和人的自我需求激勵,也必然會受到社會約束、自然約束和人的自我能力約束。一般說來,人們總是在特定的市場環境、市場資源、市場能力等市場約束條件下,追求實現市場價值極大化,從而最大限度地滿足自身的各種需要。就這個意義上講,市場價值不僅是引導人們進行市場投資、市場生產、市場交換和市場消費的市場行為基本準則,也是決定市場分配的根本行為準則。
市場價值不僅反映市場供求關系狀況及其變化,而且綜合反映各種市場要素投入對于市場價值實現的市場貢獻率。就這個意義上講,按市場價值分配,或者說按市場價值實現貢獻率分配,能夠促進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從而引導和實現市場價值的極大化與市場效率的極大化。按市場價值分配,按市場價值實現貢獻率分配,這是一種比較合理和綜合的分配方式,也是一種符合市場價值規律的分配方式。相反,如果不以市場價值為標準,不綜合考慮市場要素投入的市場價值實現貢獻率,而實行單一的“按資分配”“按勞分配”“按管理分配”“按技術分配”“按權力分配”等片面化的按市場要素投入分配,那么,就可能導致市場投入脫離市場需求,從而導致市場資源錯配和資源浪費。換句話說,只有在適應市場需求、實現市場價值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談論“勞動”“資本”“管理”“技術”等不同市場要素投入的貢獻及其分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