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榮 劉云峰 武紅霞 陳彥軍
(1 河北省邢臺縣林業技術推廣站,邢臺054001;2 邢臺市林業技術推廣站, 邢臺054000;3 邢臺縣國營長信林場,邢臺054001)
果桑是以結果為主、 果葉兼用桑樹的統稱。 成熟果實名曰桑椹,不僅口味鮮美,還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多種醫療保健功能[1],并且在春、夏水果淡季的4、5 月份成熟,深受人們的青睞。 由于不同果桑品種的適應性不同,分析比較同一地區不同品種的植物學及經濟特性, 對該地區果桑規模化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試驗對引進的4 個優良果桑品種進行調查比較研究, 以期為邢臺地區的果桑產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試驗園位于河北省邢臺縣西黃村, 以砂壤土為主,年平均氣溫11.2 ℃,無霜期229 d,年降水量500~700 mm, 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
試驗材料為白玉王、無核大十、紅果2 號、黑珍珠4 個果桑品種。試驗苗木均于2015 年3月栽植,白玉王、無核大十、紅果2 號苗木以1.5 m×2.0 m 株行距定植,黑珍珠667 m2栽55 株。
1.2.1 4 個果桑品種葉片性狀調查 采樣時間為2019 年5 月30 日(盛果期),在樹冠上、中、下3 個部位分別隨機采摘1 個正常發育的小枝,再從小枝上隨機取3 片成熟葉片[2]。 觀察葉形,測量葉長、葉幅,計算葉形指數(葉長/葉幅)。 各項指標均取平均值。
1.2.2 4 個果桑品種特性及產量性狀調查 盛果期調查新鮮果桑的縱徑、橫徑、果形指數(果形指數=果實縱徑/橫徑)、果形、果色、單果重、單株產量等指標, 并測算667 m2果桑的產量。每個果桑品種隨機選取3 株,調查結果枝條數、單芽坐果數; 從采摘的新鮮桑椹中隨機抽取3粒,觀察果形、果色,測定果實縱徑、橫徑、果形指數;隨機抽取30 粒測定單果重;以上各項指標均設3 個重復,取平均值。
1.2.3 4 個果桑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測定從采摘的樣本中各隨機取出30 粒, 并分成3份,每份用水果擠壓器擠出汁液,滴入便攜式糖度計,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取平均值[3]。
表1 可知,4 個果桑品種的葉片性狀差異較大,其中白玉王和無核大十的葉片較大,葉長分別為17.2 cm 和18.1 cm;紅果2 號和黑珍珠的葉片較小, 葉長分別為14.7 cm 和13.5 cm。黑珍珠的葉形指數較高,葉形為長心形,其它3個品種的葉形為心形。試驗期間,所有品種均表現較強的抗病性,無核大十耐寒能力較差(2015年試驗園冬季氣溫最低達到-18 ℃, 無核大十遭受凍害),白玉王抗旱能力較弱(2019 年天氣干旱,表現葉片發黃)。
2.2.1 4 個果桑品種的果實品質及性狀比較
由表2 看出,4 個品種桑椹的形狀都為長筒形,白玉王果色為乳白色,其它3 個品種成熟時都是紫黑色。 白玉王縱徑最大,為3.70 cm,紅果2 號縱徑最小,為2.80 cm。 無核大十橫徑最大,為1.64 cm,紅果2 號橫徑最小。果形指數最大的是白玉王,為2.68,最小的是無核大十,為2.05。

表1 4 個果桑品種的植物學特性
4 個品種桑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較大,含量最高的是黑珍珠,為19.43%。 除無核大十無籽外,其余品種均有籽。 黑珍珠和白玉王口感甜, 無核大十和紅果2 號口感酸甜。
2.2.2 4 個果桑品種的經濟性狀 由表3 可知,白玉王單果重最大,為3.64 g,黑珍珠單果重最小, 為2.25 g。 單株產量最高的是黑珍珠,為30 kg;最低的為無核大十,為5 kg。 4 個果桑品種667 m2產量差異不大,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白玉王>黑珍珠>紅果2 號>無核大十,分別為1 665 kg、1 650 kg、1 332 kg 和1 110 kg。

表2 4 個桑椹品種的形態特征及果實品質指標

表3 4 個果桑品種的經濟性狀
果桑品種在河北省邢臺縣的植物學特性及經濟性狀,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本身的適應情況。 本試驗對引入的4 個果桑品種進行調查研究,結果表明,4 個果桑品種的葉片生長勢有一定的差異, 白玉王和無核大十的葉片生長勢較強,紅果2 號和黑珍珠的葉片生長勢一般。 4個品種桑椹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差異較大,含量最高的是黑珍珠,無核大十含量最低。白玉王單果重最大,黑珍珠單果重最小。單株產量最高的是黑珍珠,最低的為無核大十。4 個果桑品種667 m2產量差異不大,產量從高到低依次為白玉王、黑珍珠、紅果2 號、無核大十。
綜上所述, 無核大十、 白玉王品種生長茂盛,產量較高,可作為果葉兼用品種。 黑珍珠和紅果2 號,雖然葉較小,但是產量高,口感也較好,可作為觀光采摘樹種或深加工樹種。本試驗在邢臺縣淺山丘陵區進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在本地其它地區進一步深入研究, 以便進行產業化和商業化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