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彬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yī)院 四川 成都 610401)
糖尿病屬于內分泌疾病,當代人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糖尿病的發(fā)病率也隨之上升,且發(fā)病人群也不再局限于老年人,青少年群體的發(fā)病率提高的問題收到了醫(yī)學界的高度關注。據調查報告顯示,世界范圍內的糖尿病發(fā)病率病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糖尿病通常會伴有多種并發(fā)癥,臨床上多采取手術方法進行治療,但在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要合理選擇麻醉藥物,在確保麻醉效果的同時,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對此,本文就我院近兩年收治的50例糖尿病下肢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麻醉藥物的臨床應用情況,現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間收治的糖尿病下肢手術患者50例為研究對象,將所有患者隨即分為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有25例。其中觀察組有18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齡在45~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4±1.5 )歲。而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44歲-83歲,平均年齡為(61.9±1.2 )歲。所有參與本次研究的糖尿病患者符合本研究要求,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不大,具有可比性(P>0.05)。
兩組患者均行腰硬聯(lián)合麻醉,進入手術室后,醫(yī)護人員要監(jiān)測其血壓、心率、呼吸以及心電圖等生命體征,同時幫助患者開放靜脈通路。所有患者均采取對側臥位,穿刺處選在L2~3和L3~4處,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再實施腰麻,具體以針內針法用 25 G 進行腰穿針。
其后,給予對照組患者布比卡因藥物麻醉方法,而觀察組患者則采用羅哌卡因進行藥物麻醉。麻醉過程中,需要注意硬膜外腔向頭端置管,留管在3~5 cm為最佳。患者取仰臥位,醫(yī)護人員要根據其實際情況來調整麻醉平面,提高操作的便利性。如果患者出現了麻醉平面不足的問題,此時需要硬膜外注射2%的利多卡因,注射劑量控制在5~10mL。若發(fā)現患者血壓降低,可適量靜脈注射5~10mg左右的麻黃素[1]。
①麻醉效果評價:根據語言評價量表(VRS)對患者的麻醉效果進行分級,共有Ⅰ、Ⅱ、Ⅲ、Ⅳ四級。Ⅰ級:患者十分配合麻醉過程;Ⅱ級:麻醉過程中患者較為配合,情緒穩(wěn)定;Ⅳ級;患者的麻醉依從性不高,且伴強烈的疼痛感,麻醉效果差,需要全身麻醉[2]。
②臨床指標:主要包括麻醉鎮(zhèn)痛效果的起效時間、麻醉的持續(xù)時間、患者痛覺與運動的恢復時間。
本次研究的數據處理和分析采用了SPSS 16.0 統(tǒng)計學軟件,其中計量資料數據用(±s)表示,數據間比較采用 t 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兩組數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對比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總結其效果分級情況,其中觀察組中Ⅰ級13例,占比52%,Ⅱ級11例,占比44%,Ⅲ級1例,占比4%,Ⅳ級0例。對照組中Ⅰ級4例,占比16%,Ⅱ級15例,占比60%,Ⅲ級4例,占比16%,Ⅳ級1例,占比4%。根據麻醉效果分級情況,可知觀察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通過臨床指標的比較分析,發(fā)現觀察組患者的整體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統(tǒng)計[(±s),min]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指標統(tǒng)計[(±s),min]
?
糖尿病指的是由于人體胰島素分泌缺陷或是胰島素作用障礙所引發(fā)的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單一糖尿病的治療方式并沒有較大的風險,但由于老年人群是糖尿病的高發(fā)群體,隨著年齡增長這些患者的身體機能下降,從而引發(fā)了呼吸系統(tǒng)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并發(fā)癥,這大大增加了手術的難度和風險。
麻醉藥物的使用是手術治療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麻醉效果會對患者的舒適程度產生直接影響,同時也會影響到治療和預后效果。相關調查研究結果表明,與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麻醉藥物相比,患者使用羅哌卡因后,人體所形成的 QRS 間期延長時間較短,說明該種藥物可以直接應用到手術中,且不會抑制患者的心臟等器官,還能夠降低心律失常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病率。另外,有學者通過驗證發(fā)現,對患者使用相同劑量的布比卡因、利多卡因、羅哌卡因等麻醉藥物,安全性最高的當屬羅哌卡因。
本次研究結果中顯示,使用羅哌卡因麻醉藥物的觀察組患者麻醉效果顯著優(yōu)于采用布比卡因麻醉藥物對照組患者。比較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分級,Ⅰ級、Ⅱ級、Ⅲ級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外,觀察組患者中沒有麻醉效果為Ⅳ級的患者,而在對照組患者中有 1 例,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在臨床指標方面,觀察組患者的鎮(zhèn)痛起效時間、麻醉的持續(xù)時間、患者痛覺與運動的恢復時間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羅哌卡因藥物在糖尿病下肢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其麻醉效果明顯,且安全性高,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值得在臨床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