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靜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 濟寧 272100)
最近幾年,我國醫療器械得到了有效的改進,這些新型醫療設施具備較多優點,如以防職業暴露、降低醫療器械對環境的污染、保護患者等,并被廣泛應用到臨床中[1]。在兒童靜脈留置針治療中,正壓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具有獨特的優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應用效果良好。本文針對正壓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在兒童靜脈留置針治療中的應用進行觀察和研究,詳細如下。
從我院挑選從2018年1月到2019年3月收治的96例接受靜脈留置針治療的兒童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并分為常規組(n=48)和實驗組(n=48),在兒童靜脈留置針治療給予常規組普通套管針肝素帽針頭,給予實驗組正壓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在常規組中,有22例男性,26例女性,年齡段在0.5-11歲之間,平均年齡(3.2±1.6);在實驗組中,有23例男性,25例女性,年齡段在1-12歲之間,平均年齡(2.9±1.2 )。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沒有顯著差異(P>0.05),可比。
謹遵醫囑,給予兩組患者實施靜脈輸液治療,并均利用靜脈留置針進行。針對常規組,在輸液結束以后利用25U/mL肝素稀釋液封管,在患者進行2次輸液室,利用空注射器進行回抽,在保證輸液管路暢通以后,連接輸液器進行輸液[2]。針對實驗組,利用正壓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對留置針、輸液器進行連接,實施輸液治療。正壓無針密閉輸液接頭的陰端和陽端,分別和輸液器、留置套管針進行連接,并把肝素帽進行去掉,把空氣排凈以后實施穿刺,在保證穿刺成功以后,把留置針的針芯拔出來,利用3M敷料,實施皮膚固定。并且,需要謹遵醫囑,對輸液滴速進行調節,進行巡視觀察,在輸液結束以后,可以在正壓接頭中注入適量的生理鹽水,把接頭內殘留的藥液推入到血管中,并把正壓頭接頭的陰端和輸液器進行分離,對留置針固定部位進行再次檢查。患兒進行2次輸液時,利用碘伏消毒液消毒正壓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并和輸液器進行連接,保證處于無針密閉系統以后,就可以實施輸液。
對兩組針頭留置時間、靜脈炎發生情況、堵管發生情況進行觀察。靜脈炎判定標準:Ⅰ度:穿刺點疼痛,且紅腫;Ⅱ度:穿刺點疼痛,且紅腫,出現靜脈條索狀。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其中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對比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從留置時間情況來看,實驗組留置時間<2d的有14例,常規組留置時間<2d的有30例,實驗組留置時間要遠遠長于常規組(<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留置時間情況比較(n)
從堵管發生情況來看,實驗組堵管發生率為8.33%,常規組堵管發生率為43.75%,實驗組的堵管發生情況,要遠遠低于常規組(<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堵管發生情況比較[n(%)]
從靜脈炎發生情況來看,實驗組總發生率為29.17%,常規組總發生率為91.67,實驗組靜脈炎發生情況要遠遠低于常規組(<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靜脈炎發生情況比較[n(%)]
在護理工作中,兒童靜脈輸液屬于一個難點內容,特別是針對肥胖患兒,其靜脈穿刺難度相對較大,因為疾病需求部分患兒需要每天進行2次靜脈輸液治療,這給患兒帶來了較大的痛哭,對患兒的情緒和休息造成了嚴重影響。而通過正壓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可以有效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還有助于留置針應用時間的延長,減少了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并且,還有助于患者休息和康復,大大降低了護士的工作量。正壓無針密閉輸液接的設計較為獨特,可以稱之為無死角,在輸液結束以后,可以把殘余的藥液利用正壓進行推進,有效減少藥液的浪費。并且,還可以通過生理鹽水,把剩余的藥液推入到血管中,保證其不反流,并留置在針內,有效提升了藥劑的療效。本研究顯示,從留置時間情況來看,實驗組留置時間<2d的有14例,常規組留置時間<2d的有30例,實驗組留置時間要遠遠長于常規組(<0.05);從堵管發生情況來看,實驗組堵管發生率為8.33%,常規組堵管發生率為43.75%,實驗組的堵管發生情況,要遠遠低于常規組(<0.05);從靜脈炎發生情況來看,實驗組總發生率為29.17%,常規組總發生率為91.67,實驗組靜脈炎發生情況要遠遠低于常規組(<0.05)。
綜上所述,在兒童靜脈留置針治療中,對正壓無針密閉輸液接頭進行應用,不僅安全方便,并且還可以降低并發癥發生的概率,具有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