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玲 朱雅靜 肖 蕊
(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貴州 貴陽 550001)
老年患者因為年齡原因身體機能下降,思維意識減弱,在整個治療過程中,患者缺乏主動意識以及自主分析能力,很多情況下患者會出現哭鬧、躁動以及依從性差的問題[1]。很多患者會發生皮膚抓傷以及管道脫落等高風險問題。相關研究分析證明,加強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預防和提升老年患者疾病疾病就診質量,減少抓傷以及管道脫落的問題,本文針對本院2018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老年患者對比護理分析,觀察患者的皮膚抓傷問題以及管道脫落發生率,現將相關病例報道如下: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8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老年患者。對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分析,其中實驗組(n=53)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其中男性老年患者年齡為55-78歲,平均年齡(65±2.6)歲,女性患者56-79歲,平均年齡(67±6.5)歲,常規組老人(n=53)進行常規化護理。其中男性老年患者年齡為55-78歲,平均年齡(67±3.5)歲,女性患者56-79歲,平均年齡(69±4.5)歲,對比兩組老年患者皮膚抓傷以及管道脫落的現象。所有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沒有明顯的分組問題,(P>0.0.5)且患者和家屬都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化的護理和輸液治療,按照通常的治療方式,為患者貼膠布,治療傷,定期修剪患者的指甲。
對實驗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在輸液過程中,護理人員為患者粘貼過敏貼敷,并將其固定在患者的臉部位置,值得注意的是,整個護理過程都需要加強巡邏和檢查,并定期更換患者手上包裹的紗布,并使用金剛砂紙打磨患者的指甲。疾病護理時候,護士要檢查患者的身上抓傷的現象,并記錄患者導管脫落、抓傷的時間以及嚴重程度[2]。
觀察患者抓傷以及管道脫落的嚴重程度,計算管道脫落,抓上的頻率。注意觀察新生兒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將其評定為(十分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總滿意度=十分滿意+一般滿意)
使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分析兩組研究數據,計數資料為[n(%)],予以χ2檢驗;計量資料為(±s),予以t檢驗。P值<0.05提示統計學意義成立。

表1 兩組護理總滿意度對比[n(%)]
老年患者住院就診期間都會實施靜脈留置針輸液等治療。但是老年患者缺乏一定自主意識和能力,因此會不自覺地進行皮膚抓傷,管道脫落問題也比較嚴重[3]。在整個治療期間,患者和家屬如果不及時治療以及發現問題,很容易讓患者病情惡化[4],影響患者的就診治療質量,甚至是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引發眼中的醫患糾紛,因此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醫生要加強對患者的治療關系,注重患者的護理質量,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提升患者的護理有效率[5]。本次研究本院2018年8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6老年患者。對患者進行分組研究分析i,其中實驗組(n=53)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對常規組老人(n=53)進行常規化護理。對比兩組老年患者皮膚抓傷以及管道脫落的現象。對比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綜合滿意度為51例(96.23%),對照組就診滿意度為46例(86.79%)。兩組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比兩組患者管道脫落和抓傷、管道脫落、抓傷、綜合滿意率,實驗組管道脫落和抓傷5例(9.43%),管道脫落12例(22.64%),抓傷6例(11.32%)綜合存在問題23例(43.40%),對照組管道脫落和抓傷2例(3.77%),管道脫落10例(18.87%),抓傷3 例(5.66%)綜合存在問題15例(28.30%),對比數據分析,兩組數據(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2 兩組護理問題對比[n(%)]
綜上述,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以及降低醫患事故(管道脫落、抓傷)有改善作用,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