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涓
(江蘇民政康復醫院 江蘇 南京 210003)
選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收治58例的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者,采用隨機分兩組,分別是常規康復護理26例和全面化康復護理26例,在對照組數據中,其中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在39~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1歲;在觀察組數據中,其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在40~6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3歲。兩組數據經統計軟件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有可比性。
1.2.1 常規康復護理
提供常規康復基礎護理,對患者及家屬進行一些健康宣教,對患者的病情記錄觀察,指導他們堅持不懈的訓練,定期監測其生命體征,若患者提出出院申請時,應告知患者以及家屬注意事項。
1.2.2 全面化康復護理
在常規康復護理的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吞咽功能訓練以及指導進食動作。
(1)心理護理
每個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心理都會表現出煩躁、不安甚至會拒絕配合做康復訓練,所以醫護人員在治療的過程中應與患者建立一個信賴的關系,全面了解患者家庭、社會背景,以及患者的性格,綜合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當患者出現不安、焦慮、惶恐等負面情緒時,應以專業知識給患者耐心講解并鼓勵患者,傳輸一些積極、樂觀的正能量想法,使患者保持舒暢的心情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復健以及建立康復的信心。
(2)吞咽功能訓練
腦卒中后將導致神經功能受損,主要表現為吞咽困難,對進食造成影響,所以通常家屬會給患者使用吸管方便進食,但在吞咽功能訓練時使用吸管,是不利于吞咽功能訓練的,因此醫護人員應督促患者戒掉吸管改用水杯,但在用水杯飲水的過程中應注意飲水量不能太大,避免嗆到患者。每日讓患者有意識地開展空口吞咽訓練,并對患者進行口腔清潔且對患者的舌根、咽喉、前后腭弓等部位進行刺激,避免肌肉萎縮還應對患者的舌頭進行左右、上下以及前后拉伸;每日為患者雙側面部肌肉,同時對患者的口輪匝肌、頰部肌、舌部肌功能進行鍛煉。
觀察兩組的患者通過康復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態,對治療的依從性,測試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評分以及對醫護人員的滿意程度如何。
采用 SPSS21.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將統計作計量、計數數據錄入比較,輸入數據后分別進行 t 檢驗、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心理經護理前后的自評表
兩組對比,很明顯的是觀察組患者的心理狀態比對照組的更樂觀,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有顯著的提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情況表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程度情況表
觀察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復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吞咽功能恢復評分情況表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吞咽障礙是腦卒中的并發癥之一,在中老年中是發病率比較高的一種,而且死亡率也比較高。有吞咽障礙的對于患者康復而言是難上加難,它容易導致患者營養不良、脫水等癥狀,而且也會使患者在語言表達能力上有障礙,沒法清晰的發言等情況,這極有可能會對患者造成心理上的負面影響,這些都是導致腦卒中康復難度系數較高的因素。
全面化康復護理的方式是全方位地照顧到患者的身體不方便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生活因素等等,促使患者更加坦然面對自己的疾病,也樂于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康復訓練,并加強自己康復的信心。
綜上所述,不同的康復護理方式對于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臨床效果也是不同的,而全面化康復護理方式對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的康復成效是很明顯的,值得在臨床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