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盼盼
(皖南醫學院弋磯山醫院 安徽 蕪湖 241000)
急性腦梗塞是一種發病急驟、病情危重的腦血管疾病,據統計,因急性腦梗塞造成患者死亡的幾率高達70%。本次研究重點在于,從提高護理效果的視角出發,減少急性腦梗塞患者的并發癥,提高其生活質量開展的對比研究,如下為具體報告。
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間納入74例研究對象,均抽取于我院治療的急性腦梗塞患者,以計算機表法為依據處理分組,得出對照組37例,男性26例,女性11例,年齡區間在41~82歲,均數值(60.12±1.65)歲。應用組37例,男性28例,女性9例,年齡區間在40~83歲,均數值(60.43±1.2 8)歲。
統計軟件檢驗資料數據,P>0.05。
對照組實施全程常規護理,即觀察生命指征,協助醫生等等。應用組實施全程優質護理,具體如下:(1)加強常規護理。做好病房內日常消毒、清潔工作,每日開窗通風兩次,保證溫度、濕度合理,以此預防肺炎發生;除觀察各項儀器變化,注意觀察患者面色、口齒清晰度等,及時流口水患者調整頭部位置,避免發生誤吸;若患者無法自主排痰,需要借助排痰機協助[1]。(2)心理護理。了解患者的情緒變化,若發現有不良心態產生,需要立即幫助其排解不良情緒,減輕心理負擔,保持積極的治療心態。(3)安全護理。在病床周圍安裝防護欄,墻邊、走廊、馬桶邊等設置扶手,讓患者走路時可以扶助,避免發生跌倒摔傷事件。(4)康復性訓練。若患者生命體征平穩,可在兩周左右時間指導其進行康復訓練,先從最簡單的開始,比如,蹬腿、握手等等,逐漸恢復到獨立行走、獨立生活。
(1)選擇Barthel指數評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分數高代表能力強。
(2)調查滿意人數,計算總滿意度。
(3)記錄并發癥發生情況,計算百分比。
應用軟件SPSS17.0分析數據,χ2檢驗計數資料,以(%)體現,t檢驗計量資料,以(±s)體現,若P<0.05,分析存在統計價值。
表1 組間Barthel指數分值比較(±s)

表1 組間Barthel指數分值比較(±s)
組別 Barthel指數(分)對照組(n=37) 38.19±9.13應用組(n=37) 51.1 3±9.66 t 5.9218 P 0.0000
如表1,應用組Barthel指數(51.13±9.66)分明顯更高于對照組(38.19±9.13)分,P<0.05。
如表2,應用組護理滿意度97.30%為組間最高,并發癥發生率5.41%為組間最低,P<0.05。

表2 護理滿意度、并發癥情況[n(%)]
急性腦梗塞一旦發病,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影響,在不同程度上影響其行動能力,同時也會為其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和心里負擔[2]。據了解,大多數急性腦梗塞患者患病后均會出現不良情緒,甚至放棄治療。全程優質護理原則,是在患者從入院開始,直至出院,依據其個人性格、心理特點、經濟條件等等,為其提供全面性、針對性的護理服務,患者同時接受生理、心理上的照顧,不斷的接受來自于護理人員的鼓勵、安慰,保持康復信心。同時,接受積極參與康復訓練的建議,促進其更好的康復[3]。
本次數據結果,應用組Barthel指數(51.13±9.66)分、護理滿意度97.30%、并發癥發生率5.41%明顯更優于對照組(38.19±9.13)分、67.57%、24.32%。
綜上所述,對急性腦梗塞患者開展全程優質護理,可促進其更好的康復。